姚張栓 馬 芳
(鄭州人民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83例肝移植術后的護理體會
姚張栓 馬 芳
(鄭州人民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目的 對83例肝移植患者術后進行回顧性總結,探討肝移植術后護理。方法 通過一系列措施和心理護理及藥物應用護理。對排斥反應、出血和血栓的觀察,以及膽道并發(fā)癥的觀察與護理。做到預見性護理,及時準確監(jiān)測移植肝的功能,發(fā)現藥物的不良反應。配合醫(yī)師處理患者出現的異常情況等方法進行護理。結果 83例肝移植術后,2例患者出現排異反應余均正常。結論 83例肝移植患者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保證了手術成功。
肝移植;術后;護理體會
目前,肝臟移植已經成為終末期肝臟疾病治療的最后手段[1]。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對83例肝病患者實施肝移植術。隨著開展例數的不斷增加,術后的治療和護理逐漸形成程序化。經回顧總結,現將肝移植患者術后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本組83例,男58例,女25例,年齡35~62歲,住院天數29~42 d,83例均在全麻下行同種異體原位肝移植,術后移植效果良好。
2.1 環(huán)境要求
患者術后進ICU,氣管插管拔管后即術后第2天轉入肝病科病房,病房定時通風,保持室內清潔,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空氣消毒機每班消毒一次,每次2 h,單個空調調節(jié)室溫,每月做細菌培養(yǎng)一次,包括室內空氣培養(yǎng),物體表面及醫(yī)護人員的手,檢測菌落數及有無致病性微生物,如金葡菌、鮑曼不動桿菌等。門口放有快速手消,出入均需使用。醫(yī)務人員進入室內,須戴帽子口罩、穿隔離衣并換拖鞋。嚴格執(zhí)行五大手衛(wèi)生指征,接觸不同的患者必須用快速手消或洗手。實施保護性隔離,指定專人護理,其余人員不能隨意進入。每天更換已消毒床單被罩,及時更換患者的衣服,地面每天2次用三氯泡騰消毒片1500 mg/L進行濕拖。室內物品及物體表面用消毒液500 mg/L擦拭,每日2次。
2.2 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
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瞳孔并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血氧飽和度、體溫及中心靜脈壓,15~30 min觀察一次并記錄,術后3 d改1 h1次。
2.3 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呼吸的護理
肝移植術后常規(guī)帶氣管插管進監(jiān)護室,根據病情調節(jié)呼吸機參數,以保持有效呼吸使SpO2維持在95%以上[2]。資料顯示:術后氣管插管及機械通氣時間延長會削弱咳嗽反射和纖維運動,降低黏膜免疫屏障功能,使細菌易通過管道侵入[3]。因此,及時吸出鼻腔及氣管內的分泌物和痰液,每次吸痰前要用生理鹽水稀釋痰液,吸痰動作要輕柔,吸力適當,每次吸痰時間不能超過15 s,以免吸力過大、時間過長,損害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力爭保證患者口腔、鼻腔、咽部及氣管內無痰液殘留。每小時聽診雙肺呼吸音1次。及時倒掉呼吸機集液杯中的冷凝水。符合拔管要求的,拔管前,徹底吸凈咽部及氣管內痰液,拔管后,用泰含漱液及時擦試口腔及咽部。更換呼吸機管道時要根據患者肺部的感染情況而定。肺部感染較重時,24 h更換呼吸機管道,定期環(huán)氧乙烷消毒呼吸機管路,并登記時間,做好交接。
2.4 引流管的護理
由于肝移植后留置的引流管多,當患者術后進入ICU后,接診護士嚴格交接班,與醫(yī)師一起核對引流管,逐個用膠布標明引流管部位并檢查引流管是否正常,接相應的引流裝置,并保持通暢,保持引流管周圍皮膚干燥,敷料清潔;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和性質,并及時記錄。每日更換引流袋及負壓裝置,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技術。
2.5 術后體位
術后第1周應取半坐臥位,上身抬高不超過45°[4],因為移植肝早期與膈等組織未形成牢固的致密粘連。所以,術后必須保持正確的體位,以免移植肝移位、扭曲和血管吻合口出血。
2.6 心理護理
由于患者均是肝臟疾病晚期,病程長,經濟負擔重,再加上擔心手術失敗以及術后各種不適,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慮、煩躁和恐懼,護理人員應與患者主動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運用暗示,鼓勵和解釋等方法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
2.7 輸液和藥物應用護理
肝移植后補充足量有效的液體和藥物輸入能促使移植肝的成功,責任護士準確及時給藥。隨時觀察藥物療效和不良反應,先輸入止血藥、免疫抑制劑和抗生素,然后輸入營養(yǎng)藥、保肝藥。合理安排輸液順序。認真交接班,保證用藥的連續(xù)性,準確記錄24 h出入量,根據血壓、脈搏、CVP、尿量及時調整輸液速度,保持留置針及橈動脈插管處干燥清潔,每日用2%吉爾碘消毒穿刺點及周圍皮膚,每日1次更換敷貼及輸液器。
2.8 排斥反應的觀察和護理
急性排斥反應發(fā)生在術后1~2周內,在此期內,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有無煩躁不安,體溫升高,移植區(qū)疼痛,皮膚黃染,大便顏色及T管引流膽汁量是否變少等,一旦出現這些情況,即有可能出現排斥反應,立即告知醫(yī)師。給予抗急性排斥反應治療,遵醫(yī)囑及時準確地留取血標本,監(jiān)測肝功能的各項指標和血藥濃度。
2.9 出血和血栓的觀察和護理
腹腔內出血多發(fā)生在術后48 h內,術后及時送檢血標本,密切掌握并分析各項檢查結果。嚴格遵醫(yī)囑進行輸血,輸液和抗感染治療,掌握患者的動態(tài)變化。另外,保持肝部引流管通暢,每小時由上向下擠壓引流管一次,密切觀察腹腔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并準確記錄,如果短時間內腹腔引流管引流出大量的血性液體,血壓下降,心率快,尿量減少訴口干,肝區(qū)劇疼,壓痛,反跳痛均陽性,提示有活動性出血,立即告知醫(yī)師,做好手術準備。肝動脈栓塞多發(fā)生術后1~2周內[5],此期間嚴密觀察患者有無精神倦怠,食欲不振,肝區(qū)疼痛等癥狀。預防的方法:定期做移植肝臟超聲波,分別在手術后1、6、13 d進行移植肝的B超檢查,以便了解移植肝血供情況。第1周內遵醫(yī)囑給予抗凝藥物治療,抗凝藥連續(xù)使用7 d,24 h微量泵均勻輸入。遵醫(yī)囑抽血,送檢并了解凝血功能。
2.10 膽道并發(fā)證的觀察和護理
觀察患者體溫,是否有持續(xù)高熱,肝區(qū)疼痛,腹腔引流管是否引流出膽汁樣液體,嚴重者膽汁可從切口處溢出。觀察面色,是否有黃疸加重。護理時,密切觀察病情,準確記錄出入水量,引流出的膽汁量大時,要及時告知醫(yī)師,避免水電解質和酸堿失衡。保持各引流管的通暢,尤其是T管,如引流不暢,可使膽汁聚積,形成膈下膿腫或膽汁性腹膜炎。一旦確定膽瘺,立即做好手術準備。
3.1 教會患者掌握正確的服藥方法,不能自行更改藥物劑量或隨意停藥,告知患者按時按量服藥的重要性。
3.2 飲食要規(guī)律不暴飲暴食,吃低脂低鹽高蛋白食物。嚴禁食用人參、蜂王漿等。
3.3 術后半年內少去公共場所,做好個人和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
3.4 每天定時測血壓,
3.5 遵醫(yī)囑定時測體質量,以防體質量增加過快,影響藥物濃度,定期復查血藥濃度、血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
3.6 術后1年內禁止接種各種減毒疫苗和活疫苗。
3.7 如果患者出現高血壓、頭痛、發(fā)熱、嘔吐、腹瀉、下肢水腫等情況要及時與醫(yī)師聯系。
[1] 夏穗生.器官移植學[M].上海:上??萍汲霭嫔?1995:174-192.
[2] 楊素玲,陳健.背馱式原位肝移植術后并發(fā)征的觀察與護理[J].上海護理,2002,2(5):43.
[3] Pirat A,Ozgur S,Torgay A,et al.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compliearionns in adult live transpiant recipients[J].Transpiant Proe,2004,36(1):218-220.
[4] 任勤,龔建平,秦德芳.肝移植手術期護理新進展[J].現代護理,2004,10(5):464.
[5] 肖香梅.背馱式肝移植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0,13(12):5.
R473.6
B
1671-8194(2014)18-03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