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雨佳
摘 要:鋼琴是學習音樂的基礎課程,同時也是鋼琴教師必須掌握的教學工具,是高等師范學校音樂教學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
關鍵詞:鋼琴伴奏;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法
隨著音樂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高等師范院校音樂教育教學中采用的一對一的鋼琴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已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因此,對教學模式進行一定的改革勢在必行。即:個別授課與小組授課相結合,建立數(shù)碼鋼琴教室,擴大規(guī)模,采用鋼琴集體授課方式進行教學,充實并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開設伴奏課,培養(yǎng)學生掌握一定的原譜伴奏和即興伴奏的能力,以豐富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的鋼琴教學。
一、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首先,采用個別授課與小組授課相結合的方式。眾所周知,高校音樂系的學生,有以鋼琴專業(yè)考取的,也有其他樂器或聲樂專業(yè)考取的學生,所以,鋼琴程度參差不齊,普遍缺乏鍵盤和聲及曲式等理論知識,針對這種狀況,教師應先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對其分組,選擇相應的音樂作品進行授課。
其次,在一定階段內互相觀摩,進行交流討論,提高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對于程度較高的個人或是小組,則側重于與鋼琴教學有關的和聲學習、演奏技巧的學習及音樂處理的學習。在不同時期安排學生彈奏不同作曲家的作品,對作品進行分析,使學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及含義。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當然,這種組合不是固定不變的,經過一段時期的學習后,對學生進行考核,然后重新組合,做到準確合理,以激發(fā)學生學習鋼琴的主動性。讓學生真正理解即興伴奏的要義,掌握其核心技術,為以后的繼續(xù)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是本課程的關鍵所在。
二、加強理論建設,提高全面修養(yǎng)
鋼琴是和聲性樂器,它的音域比較寬廣,音樂的表現(xiàn)力較其他樂器更為豐富,柏遼茲說:“它一方面可以當作樂隊樂器之一,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可當作一個完整的小型樂隊。”所以,要想掌握鋼琴即興伴奏這門技巧課,首先要具備音樂基本理論知識,有較為扎實的理論基礎,并在這個基礎上提高音樂的全面素質及其修養(yǎng)。
三、提高教學效益
大多數(shù)音樂院校的老師都是畢業(yè)于音樂院?;蚴撬囆g院校的本科生,受學生時代教師的影響,許多老師的教學方法簡單而單一,同時又受自身彈奏水平的影響,教學上沒有實質性的提高和改進。隨著音樂教育事業(yè)的突飛猛進,這種教與學的矛盾也日益顯現(xiàn),這就要求教師研究教法,更新知識,提高鋼琴教學水平。
鋼琴即興伴奏的教學與藝術實踐活動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授課形式,可采用一彈一唱的形式進行。在教育教學中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文藝演出,在實踐活動中得到歷練,豐富他們的舞臺經驗,完善和充實自己,使他們感受到藝術的價值所在。
當學生步入社會,鋼琴即興伴奏是學生應聘考核時的一項重要課程。當學生步入課堂時,又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工具。所以,鋼琴即興伴奏課在教學中應占主要地位。
參考文獻:
[1]李斐嵐.鋼琴伴奏藝術縱橫[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05.
[2]張建國,汪洋.鋼琴即興伴奏原理與實踐[M].上海音樂出版社,2012-03.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qū)烏蘭察布市集寧師范學院音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