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勤菊
滕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靜配中心,山東 滕州 277500
持續(xù)性護理干預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分析
田勤菊
滕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靜配中心,山東 滕州 277500
目的探討持續(xù)性護理對髖部骨折的老年患者術后的肢體功能恢復的臨床效果。
髖部骨折;老年患者;持續(xù)性護理
髖部骨折是股骨頸和股骨轉子脫位或者斷裂,是一類老人患者常見疾病,此病嚴重影響老年患者的身體健康,主要導致患病老人的行動障礙。本次是對持續(xù)性護理在患者術后恢復中所起的作用進行重點探究,其過程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全部符合有關髖骨骨折診斷標準的103例髖部骨折老年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53例;年齡65~86歲,平均為(71.9±6.91)歲;髖骨骨折的原因主要包括外傷、撞傷及跌傷。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52例,試驗組51例,兩組老年患者在年齡、髖骨骨折情況等一般資料上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試驗對照的可比性。
1.2 手術方式
患者按照其損傷的部位和程度,部分患者(29例)行全髖置換術、部分患者(74例)行內固定治療術,術后第4個月對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評價。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骨外科常規(guī)護理,主要有圍手術期的常規(guī)護理,術后對患者開展功能鍛煉指導,出院前進行健康指導和功能鍛煉宣教。負重鍛煉主要有進行負重鍛煉,包括側登樓梯訓練、椅子上坐立訓練、單腳負重鍛煉、正面登樓梯訓練和負重步行鍛煉。
患者出院后7 d內進行一次家庭訪視,對患者的居住環(huán)境進行評估,告知環(huán)境中可能存在的隱患和整修意見。并將心理支持護理貫穿于整個護理過程中。向患者講解持續(xù)性鍛煉的重要意義,并通過多渠道了解患者持續(xù)性鍛煉的進度和對護理的依從性。
1.4 功能恢復評價[1]
本研究采用的評定標準為Harris功能恢復評分,評價髖部術后康復程度,包括關節(jié)靈活度、功能、疼痛等,總計100分。分為四個等級優(yōu)(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差(70分以下)??傆行?優(yōu)+良+中。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試驗數(shù)據(jù)的整理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 檢驗結果P<0.05為差異有意義。
兩組患者術后采用不同的護理模式,試驗組優(yōu)21例,良22例,中6例,差2例;對照組優(yōu)10例,良17例,中18例,差7例。試驗組的優(yōu)等和總有效率均好于對照組,差異有意義(P<0.05)。
髖部骨折是股骨頸和股骨轉子脫位或者斷裂,是一類老人患者常見疾病,此病嚴重影響老年患者的身體健康,主要導致患病老人的行動障礙。近幾年,國內骨科專家對于髖部骨折的老年人患者的治療傾向與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后可以讓患者早日恢復肢體的功能,進行下地活動,減少患者的并發(fā)癥,降低致殘率和病死率等,術后整體功能障礙不但會影響老年患者身心健康,也會對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較嚴重的影響[2]。持續(xù)性護理干預在整個過程中不僅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肢體運動性護理,還對患者進行長期的心理疏導,使其恢復過程免受不良情緒的影響。因此在試驗組實施了持續(xù)性護理后4個月,對兩組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評分,試驗組的優(yōu)等和總有效率均好于對照組,差異有意義(P<0.05)。綜上所述,持續(xù)性護理干預能夠改善老年患者的髖關節(jié)的活動度和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活能力,所以在臨床上持續(xù)性護理有著重要的意義。
[1]嚴佳成.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8):97-99.
[2]張德榮.康復護理對老年髖部骨折術后功能恢復的影響[J].西部醫(yī)學,2010,22(2):363-364.
R473.6
B
1674-9316(2014)13-0083-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3.050
方法將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3例髖部骨折的老年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試驗組51例,對照組52例。試驗組采用持續(xù)性護理干預進行患者肢體的功能恢復,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對肢體進行功能恢復。對患者的護理效果按Harris評分進行評價,對比評價結果。
結果試驗組患者評分明顯比對照組好,差異性顯著(P<0.05),具有意義。
結論髖部骨折老年患者術后肢體的功能恢復,采用持續(xù)性護理干預的效果較好,優(yōu)于臨床常規(guī)護理,值得臨床護理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