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厚濤
2013年11月23日,祖國大陸依據(jù)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國際慣例,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qū)。島內政野對此反應紛紛:臺灣當局初始表現(xiàn)低調克制,但受美日施壓等因素影響,后又滑向強硬表態(tài)。民進黨則囿于“仇中批馬”的慣性思維,有意拉高抗議分貝。島內學界及輿論界普遍認為,兩岸面臨日本這一共同威脅,未來兩岸應該攜手應對,共同捍衛(wèi)中華民族整體利益。
祖國大陸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qū)后,臺灣當局反應溫和低調,馬英九親自出面,試圖為爭議降溫,聲稱大陸做法無涉“領空”、“領土”和“主權”,而且兩岸各自所劃防空識別區(qū)“重疊范圍有限”,不會對臺灣軍隊的日常訓練演習構成任何影響。與此同時,臺灣當局沒有盲目追隨日本等國,而是向祖國大陸明確表示,愿意配合大陸要求,提交飛行計劃。
臺灣當局之所以在初期保持冷靜克制,主要是因為臺灣深知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qū)主要是針對日本,而非臺灣。國民黨民意代表林郁方等對此都有明確說明。另外,祖國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qū)時,有意未將臺灣實際控制的澎佳嶼涵蓋其中。對此,島內有識之士都給予了高度評價。國民黨民意代表丁守中等就稱,這顯示大陸在向臺灣釋放善意,是對臺灣的一種尊重。而且就其本質而言,祖國大陸東海防空識別區(qū)爭議的背后,主要是中國、日本以及日本背后的美國這三個大國之間的力量博弈,臺灣在這一棋局中的發(fā)揮空間相對有限,因而只能保持自我冷靜,呼吁各方和平對話。臺灣“國安局長”蔡得勝就稱臺灣不大,最理想的做法就是首先自我克制,然后呼吁各方通過對話而非對抗來解決問題。
但在所謂“親美友日和中”的“活路外交”政策驅動下,臺灣當局在初期低調對待祖國大陸的同時,試圖強化與美日溝通,并發(fā)展到后來直接尾隨美日向祖國大陸宣示抗議。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林永樂稱,針對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qū),臺灣在第一時間就與美國和日本進行了溝通聯(lián)絡。由于美日等國對于中國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qū)是持完全反對態(tài)度,臺灣當局自然也會隨之起舞,聲稱會堅定捍衛(wèi)釣魚島列嶼“主權”,全方位保障臺灣漁民各項權益。馬英九在接受日本“每日新聞社”專訪時,更是明確表示,臺灣已經(jīng)向大陸表達嚴正立場,大陸此舉對兩岸關系正面發(fā)展沒有任何幫助。臺灣緊緊跟隨美日,在態(tài)度上由低調向強硬的系列轉變,獲得了美國的高度認可。林永樂就稱,在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qū)議題上,臺灣立場與美國立場“完全一致”,美方對此“高度肯定”?!懊绹谂_協(xié)會臺北辦事處處長”馬啟思也稱,臺灣對于大陸東海防空識別區(qū)的強硬回應具有“建設性意義”,美國對于臺灣的表現(xiàn)給予“正面肯定”。
民進黨一直把“臺獨”奉為“神主牌”,骨子里的“反中”思維長期陰魂不散。祖國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qū)后,民進黨馬上強烈反彈。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聲稱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qū),是搞“區(qū)域霸權”,是對臺灣的“侵門踏戶”。民進黨民意代表李昆澤則稱,大陸的做法“形同軍事擴張”。此外,民進黨還通過召開記者會等方式向祖國大陸隔空喊話,要求大陸撤銷東海防空識別區(qū),并同時要求臺灣當局拒絕向大陸遞交飛行計劃書。不僅如此,民進黨還妄圖拉攏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來共同向祖國大陸施壓。蘇貞昌在會見“美國在臺協(xié)會理事主席”薄瑞光時表示,民進黨在第一時間就要求馬英九當局與美、日、韓、澳保持同步,并對大陸采取一致行動。
民進黨之所以如此高分貝表示抗議,背后動機重重。既想通過挑起事端和制造摩擦,來阻撓兩岸關系進一步深化發(fā)展,又想借此機會向臺灣當局展開炮轟,批評馬英九軟弱無能。與此同時,民進黨還試圖通過向美日獻媚,來贏取對方支持。美國出于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對中國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qū)提出了一定的抗議,例如,國務卿克里批評中國企圖片面改變現(xiàn)狀。對于美國的這些言論,民進黨竭力附和,聲稱表示“支持和歡迎”。而對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提出的“希望與臺灣、韓國及東南亞國家共同尋找解決方式”,蘇貞昌自詡這與他所謂的“民主同盟”說不謀而合。顯然,蘇貞昌有意迎合美日的意味十足。
島內輿論對于祖國大陸的做法普遍持理解態(tài)度,認為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qū)只是對日本頻頻挑釁的被迫回應而已。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系研究中心亞洲暨太平洋研究所所長蔡增家、臺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zhàn)略研究所教授王高成和《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郭正亮等都撰文指出,大陸之所以在這一時間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qū),主要是對日本右翼化的一種應對,與日本較勁意味十分濃厚。
島內輿論還深刻認識到,日本霸權行徑不但挑釁中國大陸,而且威脅臺灣,因而兩岸應該攜手并進,共同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近年來,臺灣不斷遭受日本欺壓。據(jù)臺灣“民航局長”沈啟透露,日本自衛(wèi)隊曾多次強行攔截臺灣民航飛機,僅2009年7月29日至8月2日短短數(shù)天時間,就曾攔截臺灣15架次飛機。對于日本的霸權行徑,島內反應強烈?!堵?lián)合晚報》發(fā)表評論稱,這說明日本對于臺灣的威脅要遠遠大于東海防空識別區(qū)問題?!杜_灣立報》發(fā)表社論稱,對于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qū),臺灣不應加入日美的反制行列,而是必須藉此機會,向日本施壓,要求日本和臺灣重新協(xié)商雙方防空識別區(qū)重疊的問題。
由于兩岸都同時遭受著來自日本右翼勢力的威脅,因而島內有識之士高瞻遠矚地提出,兩岸應該深化政治互信,共同應對。例如,兩岸和平發(fā)展論壇召集人吳榮元就發(fā)表書面聲明稱,臺灣當局必須依據(jù)兩岸同屬“一中”的基本共識,牢牢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大局,在釣魚島等中國周遭海洋問題上與大陸保持共同的態(tài)度與立場。積極開辟兩岸新的互動模式,藉此鞏固和深化“一中框架”,增加兩岸的政治互信。
當然,也有少數(shù)具有綠營背景的學者則別有用心地借機渲染祖國大陸威脅。民進黨前“中國事務部”副主任賴怡忠、民進黨智庫“國防小組”召集人陳文政等都表示,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qū),將對臺灣構成威脅,兩岸發(fā)生軍事意外的風險也將大為增加。
簡而言之,祖國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qū)時,未將臺灣實際管制的澎佳嶼涵蓋其中。而臺灣當局第一時間也沒有刻意拉高姿態(tài),而是選擇低調回應。這說明兩岸都在向對方展現(xiàn)善意,也說明目前兩岸政治互信已經(jīng)具備一定基礎。但從馬英九當局后來的態(tài)度轉變、民進黨的借機炒作以及美日的強力干擾等因素來觀察,兩岸政治互信正面臨著島內和島外的多重阻礙因素,因而未來兩岸在類似東海防空識別區(qū)等重大議題上,需要攻堅克難,排除阻礙,攜手并進,共同努力,繼續(xù)深化政治互信,早日開啟政治對話,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