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迪
內容摘要:詞匯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怎樣進行詞匯教學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本文針對詞匯教學的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進行討論,希望對詞匯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詞匯教學 詞義解釋 情景 例句
詞匯,又稱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是構成語言的要素之一,它反映了語言的狀態(tài)。因此,詞匯的教學在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指出:“如果沒有語音和語法,還可以傳達一點點信息;但是如果沒有詞匯,那就不能傳達任何信息。”這句話充分說明了詞匯在語言中的重要性。由此可知,詞匯教學也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一個重點。但是,近年來,在對外漢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詞匯教學是一個相對薄弱的環(huán)節(jié)。胡明揚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詞匯教學的若干問題》中指出,長期以來詞匯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并且多年來沒有顯著的改進。原因一是語匯本身是一個開放性的系統(tǒng),每一個詞語幾乎都有自己的個性,共性不那么多,不便于進行系統(tǒng)的教學。二是語匯教學只能一個一個教,一個一個學,只能逐步積累,逐步加深,在一開始沒有像學語音和語法那么多困難,所以引不起重視。三是不同語言語匯之間的差異在初級和中級階段的影響還不十分明顯,因為在這個時候學生的語言實踐是在教學方案規(guī)定的范圍內受到限制的,而且實際上還是以理解為主,自由運用的機會小,同時這時候語音和語法問題還比較突出,往往掩蓋了語匯教學方面的問題。
一.解釋詞義的方法
作為對外漢語教學的重點,詞匯教學的方法也成為對外漢語教學教師要掌握的技能,因為詞匯教學的方法直接關系到詞匯教學成果的好壞。
對于詞匯的解釋,有多種方法,可以針對不同的詞語使用不用的方法。基本上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就是用非語言手段解釋。除了人類的不同的有聲語言之外,人類還可以通過不同的手段來進行溝通,由于人類的世界觀有一部分是相同的,所以有的時候采用一些非語言的手段來進行解釋更加容易。例如,用實物法解釋一些實義詞。用實物來展示一些水果類的詞匯,比如蘋果、香蕉等等;用圖畫或者模型展示一些生活中可以見到但是又不方便攜帶的實物,例如高樓大廈,紅綠燈等等;用演示法,也就是動作、手勢和表情來解釋詞語,例如,用豎起大拇指表示“好”,用擺手表示“再見”;還有場景法,就是用場景、環(huán)境來解釋詞語,方位詞語和趨向補語就適合用場景法來解釋。
第二種就是用母語來解釋。有一些抽象名詞,并不能用非語言手段解釋,并且由于留學生漢語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用母語來解釋更方便易懂。可以用母語來進行詞語的對譯或者用母語來解釋說明一些詞語。例如像“哲學”“宗教”等這類詞語和“雖然”“但是”等關聯(lián)詞,它們的中英對應非常規(guī)范,如果用英語向學生解釋就非常的方便。但是有些抽象詞語的中英并不是對應的十分規(guī)范,在此情況下,如果要用翻譯法的話,最好從語用、語法、搭配等方面對其進行限制。
第三種就是用目的語進行解釋。首先包括同義詞法,先用學過的或者簡單的近義詞對詞語進行解釋,然后再從近義詞辨析的角度,從詞語的使用范圍、搭配、褒貶義色彩等方面對兩個近義詞進行辨析,使學習者既學到了詞語,又不至于把同義詞混為一談。其次是反義詞法,與同義詞法相似,反義詞法就是先用學過的詞語進行解釋,再利用反義詞解釋,用這種方法需要注意義項的對等問題。還有就是定義法,就是用學過的詞語組成話語,對詞語的意義進行闡述,這里要注意的是教師的語言要淺顯易懂,這樣才能達到解釋新詞的目的。
最后就是情景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是指有些詞語的意義從字面上解釋不出來,要在話語中、上下文中才能體現(xiàn)出來。所以,要多創(chuàng)造情景,多給例句,讓學生通過各種各樣的情景來體會、分析詞語在實例中的用法和意義。
講解詞語的方法有很多,具體在講解時需要使用哪種方法要根據需要講解的具體詞匯來定。講解同一個詞語不一定只用到一種方法,講解詞語的目的不僅僅是使學生理解記憶,更要學生能夠進行實際地運用,因此可以同時對幾種方法進行結合運用,以達到詞匯教學的目的。
二.詞匯教學時應注意的問題
在進行詞匯教學時也應注意一些問題。
首先,是詞匯教學的目的。本人從事的是初級漢語的教學,初級漢語的詞匯教學不僅僅只是詞匯的教學。胡明揚先生指出初級階段語匯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要求學生掌握一批最常用的詞語的基本意義與主要用法,與此同時要讓學生認識到語匯學習的重要性,并通過實例分析和講解讓學生明白不同語言的詞語之間不存在簡單的對應關系,而是在各方面都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從而端正學習語匯的態(tài)度。
其次是詞語的復現(xiàn)問題。詞語如果學習了之后不多加復習,就會生疏遺忘,這樣就達不到詞匯學習的目的。與之相關的語音、語法的教學當中,學過的內容的復現(xiàn)率就會多一些,漢語的21個聲母、36個韻母、4個聲調以及它們相拼組成的音節(jié)數是有限的,在日常的學習中,無論學到的內容是什么,語音的內容總是會被再三地復習,學過一個語法之后,也會在相應的一段時期,用大量的詞語和實景對此語法項目進行重復,畢竟,和詞語相比,音節(jié)和語法的在數量上還是比較少的。所以說,在日常的詞匯學習中,做到對學習過的詞語的復現(xiàn)就很重要。無論采用哪種詞匯教學,都要針對不同的教學法具體分析,把對于學習過的詞匯的復現(xiàn)當做是詞匯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第三是情景教學法的使用問題。情景教學法的使用非常重要。本人覺得學習詞語的目的就是為了使用詞語,因此給出大量的例句對于學生的詞匯學習是非常有用的。因此,情景教學法應該應用到各類詞語的教學中去。以翻譯法為例,一般的對完漢語教材中為了學生學習和復習的需要都會給生詞配上外語注釋,大多數教材的生詞旁邊都會附上此生詞對應的英語。這本是一項方便學習者學習的措施,但是由于中英兩種語言的差異,單純的英語解釋,有時候不但不能幫助學生解惑答疑,更容易加深學生的疑惑。
例如,初級階段的漢語里會學到的兩個詞,“離”和“以后”,在本人的教學過程中,就由于教材中的英文注釋與漢語詞匯的差異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疑惑。“離”的英語釋義是“from”,學生想起了教材中對于“從”的釋義也是“from”,這就產生了很大的問題,很多學生就以為“離”和“從”是一樣的,事實上無論從側重點還是從用法上,漢語中的“離”和“從”都是不一樣的,“從”表示的是時間或者距離的起點,而“離”用在兩個時間或者地點之間表示兩點之間的距離。對于“以后”,英文釋義是“after”。但是,漢語中可以說“以后我想當一名醫(yī)生?!边@樣的句子也會讓留學生產生困惑,因為英語中的介詞“after”的后邊,必須要有一個短語或者句子,不能單獨用,而在這個漢語句子中,以后的意思更近似于英語的“in the future”。所以說,盡管有的時候中英兩種語言都可以用來表示同一個意思,但是他們的語義并不一定完全重合,有時候只是兩個詞語有交叉的部分,即使在指同一個義項時,他們的側重點與用法功能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說,雖然用一門自己已懂得的語言幫助自己理解記憶一門陌生的語言,用已知的意象鏈接未知的意象,是一種學習語言的方法,但是,要明確地知道不能把它們完全地等同起來。這時就需要給出大量的例句,讓學生從大量的實例中分析出這個漢語詞匯的各種用法和意義,這樣才能達到學習詞匯的目的。
既然需要大量的例句來對詞匯的學習進行鞏固,那么例句的選擇也就顯得十分重要。
在例句的使用方面,首先應使用已經學習過的句式和其它詞匯,如果用沒學過的新的句式和詞匯,學習的中心可能會被轉移,這并不利于詞匯的學習。其次,例句應該緊緊圍繞被釋義詞語的語法意義和用法來設計,學生學習到詞語的用法才能正確地使用詞語。最后,例句的語義背景信息,應具有普遍性,降低學生理解時的困難才能達到詞匯教學的目的。
最后,對外漢語詞匯教學屬于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所以我們更要努力對其進行完善。為了提高詞匯教學的效率,各種方法應被綜合使用,也應注意到各個方面的問題,因為詞匯的教學不僅僅關乎語言,也關乎人的認知等方面。
參考文獻
[1]胡明揚. 對外漢語教學中語匯教學的若干問題[J]. 語言文字應用. 1997(1)
[2]方艷. 論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的詞義解釋技巧[J]. 文教資料. 2008(4)
[3]姜靜靜. 對外漢語詞匯教學的幾點看法[J]. 考試周刊. 2009(36)
[4]徐茗. 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的例句設計[J].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9(7)
[5]梁瀟,趙蘊萱. 對外漢語詞匯教學策略初探[J]. 山東省農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J]. 2011(5)
[6]張義萱. 淺議對外漢語詞匯教學[J].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J]. 2011(4)
(作者介紹: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