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艷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醫(yī)院,云南 保山 678000)
ICU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加強人文關懷護理體會
楊 艷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醫(yī)院,云南 保山 678000)
目的對ICU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加強人文關懷的護理體會進行探討。方法隨機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療的50例ICU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通過回顧性分析對ICU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結果50例ICU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在接受我院的綜合護理與人文關懷護理之后,45例患者治愈,5例患者死亡,治愈率為90%,死亡率是10%。死亡原因如下:3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患者百草枯中毒死亡。結論人文關懷護理在ICU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護理中的應用,不僅大大提高了ICU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的治愈率,而且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促進患者的恢復,值得在臨床治療中進行大范圍的推廣與應用。
ICU;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人文關懷護理
在呼吸內科的治療過程中,呼吸衰竭[1]較為常見,是指患者的肺部換氣功能發(fā)生異常,不能正常的完成氣體的交換,因此患者會出現(xiàn)缺氧或者是二氧化碳潴留的現(xiàn)象,導致患者的代謝紊亂或者是生理功能異常等臨床綜合征。呼吸衰竭患者常表現(xiàn)出呼吸困難、缺氧等臨床癥狀,一旦發(fā)病,將會導致患者的全身器官與組織發(fā)生代謝紊亂,嚴重時,將會改變患者的組織結構,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F(xiàn)階段,機械通氣[2]是呼吸衰竭患者治療最有效的方法,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危險。筆者隨機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療的50例ICU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通過回顧性分析對ICU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療的50例ICU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其中33例男性,17例女性,患者年齡段是21-79歲,平均年齡是68.5歲。50例患者均存在多種原發(fā)病,例如多發(fā)性創(chuàng)傷、腦出血、百草枯中毒、慢性阻塞性肺氣腫、重度哮喘、重度肺炎[3]等。50例患者均通過氣管切開或者是氣管插管的方式與呼吸機配合使用。50例患者均享有知情權,同意參與此次探究。
1.2 護理方法
1.2.1 心理護理在ICU病房中,由于患者對于環(huán)境以及醫(yī)護人員不熟悉,儀器設備的使用,再加上氣管插管或者是氣管切開給患者造成的痛苦,呼吸機在使用過程中會產(chǎn)生很大的報警音,因此患者多表現(xiàn)出恐懼、不安,因此醫(yī)護人員要積極主動關心患者,并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呼吸機用途的解釋,并傳授相關的專業(yè)知識,為患者塑造戰(zhàn)勝病痛的信心[4]。
1.2.2 觀察病情對患者的心率、血壓、體溫以及呼吸等進行觀察,并對患者的潮氣量、呼吸頻率、動脈血氣以及通氣量進行監(jiān)測,以對患者使用的呼吸機參數(shù)進行調整。需要在患者吸痰操作后20-30min[5]進行抽血氣操作,注意要在無菌的環(huán)境中操作,禁止標本和空氣之間的接觸,在血氣抽完后即送檢,以避免影響檢驗結果。
1.2.3 氣道護理在對氣囊護理的過程中,醫(yī)護人員要選擇低壓型與大容量氣囊進行氣管插管,并對氣囊進行漏氣檢查,防止傷害到患者的黏膜。在進行氣囊放氣操作前,需要對患者口鼻內、氣道內的分泌物進行清除以防止誤吸的出現(xiàn)。在氣道護理中,氣道濕化較為重要,而注射用水在滅菌后可用作濕化液,不能直接使用生理鹽水,主要是因為生理鹽水中的氯離子與鈉離子能夠沉積在患者的呼吸道粘膜位置,阻塞支氣管。在機體液較少的情況下,患者呼吸道中的水分會對患者失水部位進行補水,從而導致患者出現(xiàn)呼吸道失水的現(xiàn)象,因此在氣道濕化操作前,需要對患者進行液體的補充,避免痰痂的形成,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幾率。
1.2.4 營養(yǎng)支持在患者使用機械通氣后,當天就需要對患者輸送靜脈營養(yǎng)支持,并在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后的1-2d開展胃腸內營養(yǎng)支持,盡量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以及高熱量且消化難度低的營養(yǎng)液,醫(yī)護人員在營養(yǎng)液注射的過程中,要注意速度的平緩性,溫度保持在38-40℃[6]。如果患者使用鼻飼,則需要抬高患者的床頭,并間隔5h,就需要通過溫開水來完成對胃管的沖洗,從而避免食物返流的出現(xiàn)。
對本次所抽取的我院治療的50例ICU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50例ICU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在接受我院的綜合護理與人文關懷護理之后,45例患者治愈,5例患者死亡,治愈率為90%,死亡率是10%。死亡原因如下:3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患者百草枯中毒死亡。
南丁格爾曾經(jīng)說過:護士是缺少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傳遞的使者。不僅是對醫(yī)院護理人員的贊美,而且也是對護理人員職業(yè)素質的一種體現(xiàn)。護理人員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所具備的專業(yè)知識水平,還要注意提高人文修養(yǎng),讓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關心。
患者一入院,醫(yī)護人員就需要主動問候,以消除患者對于陌生環(huán)境的緊張感,并通過稱呼的改變,縮短與患者之間的距離感,拉近關系。在交接班時,醫(yī)護人員需要主動問候患者,以讓患者真正的感受到溫暖。在護理過程中,醫(yī)護人員要盡量使用關心的語氣,以獲取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對于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醫(yī)護人員要進行合理的解釋,以緩解患者的緊張心理,并適當進行鼓勵與疏導[7],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以改善醫(yī)患之間較為緊張的關系,促使和諧的發(fā)展。
醫(yī)護人員還努力進行人文關懷氛圍的營造,并利用現(xiàn)有的資源進行健康教育專欄的布置。由于ICU病房的特殊性,很多的儀器設備,患者較為緊張、焦慮,因此醫(yī)護人員為了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應該盡量將ICU病房環(huán)境整理的安靜、舒適、干凈,以保證患者心情的愉悅性。通過燈光的柔和性,體現(xiàn)出溫暖,從而將人文服務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
在與患者的溝通過程中,除了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外,還需要尊重患者的隱私,應注意溝通技巧的利用,從而建立和諧、信任的醫(yī)患關系?;颊叱诵枰惺芗膊〉耐纯嗤?,心理上也承受極大的煎熬,不僅需要關心與支持,更需要尊重與理解,因此在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時,醫(yī)護人員尊重患者的飲食與人格尊嚴,學會換位思考,以真正了解患者的心理,了解患者痛苦,從而做好與患者溝通的工作,以尋求患者的合作與諒解。
在本次探究過程中,筆者隨機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療的50例ICU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通過回顧性分析對ICU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50例ICU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在接受我院的綜合護理與人文關懷護理之后,45例患者治愈,5例患者死亡,治愈率為90%,死亡率是10%。死亡原因如下:3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患者百草枯中毒死亡。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護理在ICU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護理中的應用,不僅大大提高了ICU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的治愈率,而且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促進患者的恢復,值得在臨床治療中進行大范圍的推廣與應用。
[1]黃妮娜,劉愛俠,盧嫦清,何軍.舒適護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27(22): 34-35.
[2]龍利亞.預防機械通氣所致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08(16):188-189.
[3]田宇紅,霍世英,王省,王欣,王瑋,陳珺,井文穎.序貫機械通氣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蛐秃粑ソ叩淖o理體會[J].海軍總醫(yī)院學報,2011,23(03):186-187.
[4]盛春風,劉培,王福珍,陳黎,黃雨,鄭翔.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老年胸腹部手術后急性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的臨床觀察[J].微循環(huán)學雜志,2012,18(01):37-39,5,9.
[5]暨誠樂.ICU機械通氣患者行鎮(zhèn)靜治療時的護理措施[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08(18):3938-3938.
[6]劉魁.AECOPD伴嚴重呼吸衰竭患者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及療效影響因素分析[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
[7]向鏡芬,楊祥,曾峰,劉杰雄,潘桂嫦.烏司他丁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學及氧化應激的影響[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8,17(11):1934-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