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秀焰,陳崇澤(福建省長樂市醫(yī)院藥劑科,長樂 350200)
患者,男,61歲,因竇性心動過緩服用參仙升脈口服液后出現乏力、食少1周,伴肝功能異常,于2013年4月3日入院?;颊?個月前因頭暈就診,診斷為竇性心動過緩,2013年3月16日開始服用參仙升脈口服液,10 mL,1日2次,三分三浸膏片(克朗寧)3片,1日3次;間斷服藥22 d后,出現四肢疲乏無力,休息后不能緩解,食欲減退,厭油膩,食量減為平時的1/2,無目黃、尿黃,無畏寒、發(fā)熱、惡心、嘔吐,未予治療;1周后癥狀加重,皮膚、黏膜可疑黃染,伴頭暈、惡心欲吐;在我院門診查生化結果: ALT:1 368 IU·L-1,AST:485 IU·L-1,TBIL:38.49 μmol·L-1,DBIL:11.96 μmol·L-1,IBIL:26.53 μmol·L-1。初步診斷為病毒性肝炎(病原不明)急性黃疸型、藥物性肝炎。為進一步診治收住入院。既往無肝臟和膽道病史,無嗜酒史。
入院體格檢查:體溫36.5 ℃,呼吸19 次·min-1,血壓135/80 mmHg。入院后停用參仙升脈口服液,繼續(xù)服用三分三浸膏片,完善相關病毒學指標檢查,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抗體、人類皰疹病毒抗體和巨細胞病毒抗體均為陰性。給予復方甘草酸苷100 mL、多烯磷脂酰膽堿25 mL,靜脈滴注,1日1次。保肝治療第7天復查肝功:ALT:323 IU·L-1,AST:48 IU·L-1,TBIL:30.91 μmol·L-1,其余大致正常?;颊咴V乏力、納差改善明顯,余無不適,皮膚鞏膜可疑黃疸,繼續(xù)同前治療。
保肝治療第8天患者自行到門診要求醫(yī)師開具參仙升脈口服液,每次10 mL,1日2次,服用1 周。保肝治療第14天,復查肝功:ALT:321 IU·L-1,AST:127 IU·L-1,TBIL:78.66 μmol·L-1,其余大致正常?;颊吒蟹α?,食少,黃疸較前加深,考慮參仙升脈口服液所致,囑其停用;同時加用茵膽平肝膠囊1.0 g,1日3次。保肝治療第18天,復查肝功:ALT:180 IU·L-1,AST:78 IU·L-1,TBIL: 88.36 μol·L-1,余大致正常。患者訴仍感乏力、納差,皮膚鞏膜輕度黃疸。繼續(xù)治療1 周后,患者仍訴乏力、納差,皮膚鞏膜輕度黃疸,轉上級醫(yī)院。
在上級醫(yī)院仍未能明確病因,肝穿報告示:不排除藥物肝及EBV感染可能。經治療好轉出院后我院門診隨訪,復查肝功:ALT:94 IU·L-1, AST: 50 IU·L-1, ALP: 51 IU·L-1,GGT:36 IU·L-1,TBIL:26.42 μmol·L-1,DBIL:6.57 μmol·L-1,IBIL:19.85 μmol·L-1。
根據《急性藥物性肝損傷診治建議(草案)》[1],藥物性肝損傷的診斷需首先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損傷。本例患者首次出現肝損傷時進行的相關病毒學指標檢查均為陰性,且患者用藥前在我院門檢查肝功能正常(ALT:13 IU·L-1, AST:16 IU·L-1, ALP:49 IU·L-1, GGT:12 IU·L-1, TBIL:14.96 μmol·L-1,DBIL:2.09 μmol·L-1,IBIL:12.87 μmol·L-1,TP: 69.7 g·L-1,ALB:39.8 g·L-1)。既往無肝臟和膽道病史,無嗜酒史,初步可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損傷?;颊呖诜⑾缮}口服液與肝臟血清學指標改變有明確時間關系;入院后停藥并經保肝治療后,肝酶各項指標下降明顯,臨床癥狀也有明顯改善;再次服用參仙升脈口服液1周后出現保肝治療療效不顯著,且患者臨床癥狀加重,提示該患者藥品再激發(fā)試驗陽性。根據不良反應因果關系分析評價,本例患者肝損傷是由參仙升脈口服液引起的結論肯定。
據報道[2],目前已知可致肝損害的中草藥有100多種,中成藥有30多種。引起肝損害的中草藥主要有麻黃、蒼耳子、雷公藤、何首烏、細辛等,中成藥有壯骨關節(jié)丸、復方青黛丸等。參仙升脈口服液含紅參、淫羊藿、補骨脂(鹽炙)、枸杞、麻黃、細辛、丹參、水蛭,組方中的麻黃、細辛可引起肝損害的不良反應。參仙升脈口服液說明書中記載不良反應:部分患者服藥后出現不同程度的口干、胃部不適,未提到肝功能損害。檢索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和PubMed數據庫,參仙升脈口服液引起肝損傷的個案報道僅1例[3]。
參仙升脈口服液致肝損傷發(fā)生的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機體特異質反應有關,免疫介導的肝細胞損傷或變態(tài)反應起作用[4]。參仙升脈口服液說明書中明確“肝陽上亢、濕熱內盛者禁用”,而本病患者屬于熱性體質,應該屬于慎用或禁用人群,這提醒臨床醫(yī)生在選用中成藥時必須注意中醫(yī)辨證[5],否則容易造成藥源性疾病。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肝膽疾病協(xié)作組.急性藥物性肝損傷診治建議(草案)[J].中華消化雜志,2007,27(11):765-767.
[2] 汪月娥,姚光弼.中草藥和相關保健食品引起藥物性肝病的研究[J].中華消化雜志,2007,27(7):435-438.
[3] 沈培源.步長參仙升脈口服液致肝功能損害1例[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33(4):122.
[4] 岳曉紅,黃荊南,杜書章,等.3 246例藥物性肝損害回顧分析及經濟學評價[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11(6):80-82.
[5] 徐列明,林慶勛.正確認識中藥的肝毒性[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7,15(7):53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