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東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一些學生感到難以理解和掌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采取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方法,就只能使學生厭煩疲勞,昏昏欲睡,課堂氣氛沉悶而缺乏活力。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巧妙激疑,成為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學習、強化物理課堂學習效果的必要條件。
一、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任何學科的教學,要取得最佳教學效果,都離不開好的課堂環(huán)境。對于內容比較抽象、枯燥的物理課來說,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尤其重要。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設者是教師,一堂課上得好與壞,與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步驟、方法和創(chuàng)設的課堂教學情境有很大關系。課堂要讓學生的心情激蕩,使他們感到物理學知識神圣、有魅力和充滿詩意,才能在愉快的氛圍和環(huán)境中,迸發(fā)激情,產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意愿。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手段和方法多種多樣,往往要因人而異,因課而異。
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根據學生求知、求動、求趣、求異、求新的心理特點,精心組織和設計課堂講授內容,把課本知識和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創(chuàng)設引人入勝、妙趣橫生的情境。
教師可以運用風趣、詼諧機智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使教學生動風趣。這樣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因此,教師要進行心理調整,帶著愉悅的心情上課,選擇適當的時機,巧妙地應用風趣語言開導學生,讓其產生共鳴,從而深深感染和吸引學生,贏得學生的喜愛、信賴和敬佩,教得輕松,使學生學得愉快。
教師要用豐富的情感,營造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富有情感色彩的課堂教學,能激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使他們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教師講課時,若將準確的措詞、生動的語言、形象的描繪、柔和的聲調、有趣的動作、豐富的表情融為一體,就一定能使學生在一堂課上不僅學到物理知識,還能體驗到美的享受。在對物理概念、現(xiàn)象和規(guī)律進行敘述時,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注意語言抑揚頓挫、聲音高低、感情運用等技巧,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為思維啟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激發(fā)情感,建立民生平等的師生關系
愛是教育的基礎,情是心靈的鑰匙,師生情感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
(一)教師必須熱愛每一個學生
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教師熱愛一個學生,則可塑造一個學生;厭惡一個學生,無異于毀棄一個學生。公正無私的愛,對成績較差的學生更重要。愛能他們抬起頭走路,將感激之情遷移到學習中,從而最大限度地開發(fā)潛力,使他們不至于因成績不好而沉淪。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使學生變“厭學”為“樂學”。
(二)尊重學生,人格平等
每個人都有尊嚴和個性,同樣,學生的人格不容侮辱和侵犯。如果對學生進行挖苦、諷刺、體罰,就會使其自尊心受到傷害,產生屈辱感和逆反心理。學生只有親其師,才會信其道,否則將逆其師而背其道。
(三)以情動人,促進師生情感交流
情感變化具有復雜性,教學中不僅要把握多數學生的情感變化,更要注意個別學生的情感差異,因材施教。情感具有感染性,即以“情”動“情”,使學生心情愉快地聽講,教師應像春風細雨一樣,和藹而嚴肅、平靜而安詳,即使有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教師不要輕易批評學生,以防打亂學生正常的聽課情緒,影響師生課堂情感交流。
(四)疏通渠道,增進師生友誼
當一些學生學習中不能將教師所講知識掌握、作業(yè)頻繁出錯、提問回答不對、測驗得不到好成績時,教師不要一味責備他們不努力、不認真學,而要耐心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清除盲目的“師本位”心理,主動積極地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五)加強師生合作,共同樹立信心
要讓學生學好物理,重要的是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首要條件則是教師要有信心。我每帶新班都向學生保證:一定使物理這門課成為各人的優(yōu)勢學科,并根據過去的成績適當做自我介紹,使學生對教師既了解又敬佩,使每一個學生都在物理課上躍躍欲試。
三、巧妙激疑,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一)精心“設疑”
教師要精心設計疑問,巧妙提出疑問,先讓學生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激勵誘導學生,而后通過努力尋找“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教學實踐中,能否成功運用“設疑法”進行教學,關鍵在于教師設疑藝術高超與否,所設的問題要富有啟發(fā)性,符合學生實際,這是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思考、討論的基礎。
(二)“正反”對比
學生盡管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基礎知識,對概念有一定的理解,但由于受種種思維障礙的影響,再加上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在解題過程中常會出現(xiàn)錯誤。對于他們在知識上暴露出的缺陷,可讓學生發(fā)表看法,然后分析錯誤的原因,并做出正確解答,這樣通過正反對比的思考和分析,可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三)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范圍內,提出一些要求有創(chuàng)造性或獨特見解解答的問題,就好像摘桃子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那樣。這“跳一跳”引起的思考和探究,可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鼓勵學生提問題
科學探究的環(huán)節(jié)中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提出問題,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眴栴}是思維的動力、創(chuàng)新的搖籃。
(五)運用“一題多解”和“多題一解”的方法,克服題海戰(zhàn)術,培養(yǎng)探索精神
通過一題多解幫助學生加深對各種解法的認識,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物理知識的能力,對學生好的解法及時給予表揚推廣,鼓勵其把知識學活,從而培養(yǎng)與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六)發(fā)揮實驗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凡是課本上規(guī)定的實驗我都認真做好,還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實驗.加大實驗教學力度,大量增加實驗次數和內容,將一部分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分組實驗,如“影響蒸發(fā)快慢因素”、“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研究杠桿平衡條件”和“電阻的串、并聯(lián)關系”的演示實驗等,都可讓學生分組動手實踐。此外,我還將故事法、游戲法、辯論法、演示法、競賽法等激發(fā)興趣的做法引入課堂,以趣激學,始終使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對大面積提高物理教學質量作用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