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興 李曉燕 (溫州大學音樂學院 浙江溫州 325000)
高漸離是一個極具個性的人物,他的出現為整部歌劇帶來了強烈的愛情悲劇色彩。在一部歌劇中,此種人物性格刻畫是鮮明的,其劇中角色的演繹具有非常典型的抒情男高音特點。
1.不畏強權、愛憎分明。高漸離一出場,身穿囚衣,額頭上燙著“囚”字。表情憤怒,看到秦始皇一臉的仇恨和不屑。待秦始皇提出要高漸離為其寫頌歌的時候,高漸離憤怒至極。在第一幕的第二場景中,這個片段充分表達了高漸離對祖國、家鄉(xiāng)人民的熱愛,痛恨暴君對其國家和人民的蹂躪,即使這個敵人是自己兒時一起長大的伙伴,也不與為其伍,不為名利所動的可貴品質。
2.不懼死亡、溫柔細膩。高漸離為了不讓秦皇的頌歌得逞,絕食抗議,櫟陽公主對他產生了愛慕之情,在整部歌劇中描寫高漸離和櫟陽公主的愛情唱段的地方對筆者的觸動非常大。第一幕第三場,在這個片段中,高漸離連用了幾個比喻,深刻表達了愛情的美好及對櫟陽公主的愛慕之情。使得寧死不屈、充滿仇恨的高漸離也有著溫柔細膩感情的一面,有血有肉,人物更加鮮活。
3.悲天憫人、嫉惡如仇。高漸離在教授櫟陽公主音樂的時候,目睹了建設長城的奴隸們,他們唱著奴隸之歌被監(jiān)守無情地斥責著。他頓生憐憫之心,對秦始皇屠殺和奴役百姓的行為更加痛恨。第二幕第二場,在這個片段中,高漸離已經心如死灰,他在為奴隸們大聲吶喊,痛斥秦始皇的暴政。寧死不屈,秦始皇想用榮華富貴來誘導高漸離,但漸離始終是高風亮節(jié)的氣概,不為所動。最后咬斷自己的舌頭為自己給秦始皇寫頌歌來贖罪。充分體現了他熱愛人民,嫉惡如仇、堅強不屈的性格特點。
高漸離在整部歌劇中起到一個橋梁作用,秦始皇與櫟陽公主之前的父女之情和對唱均是因高漸離而起。因此,高漸離在本劇中的地位可見一斑。與其說這部歌劇在寫秦始皇的豐功偉績和殘暴,不如說在寫高漸離站在殘暴的秦始皇的對立面樹立了一個正面的英雄形象。抒情男高音的定位一般是歌劇里的悲劇形象或為愛歌唱的紳士。根據高漸離的人物形象,其聲部定位為抒情男高音。
高漸離的角色是由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保羅·葛羅姆(Paul Groves)來演繹的,保羅用他優(yōu)美的嗓音生動的再現了高漸離的英雄形象,征服了觀眾。其中,第二幕第一場的部分唱段。這部分唱段大體意思是:一塊石頭會哭嗎?一只烏龜能飛起來嗎?一定要為一個人的喜好而毀掉另外一個人?我知道將軍和大臣要謀劃殺了我,即使我當上了大樂師也會被打掉牙齒坐牢。可是我活著又能為我的愛人帶來什么呢?好,好!為了我的愛人,為了我的愛人櫟陽,我會完成頌歌!本唱段的曲式結構為:A(a+a1)+A1(a2+b)+連接(c),調式調性為bB大調,其中a1是a的變化重復,a2是a的節(jié)奏寬放。
其中,A段連用兩個比喻和三個反問(Can a stone cry?Can aturtle fly?Must one man’s joy rise while another’s dies?連續(xù)上行的旋律走向,表達了高漸離強烈的不滿。a句里面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均采用級進的模式,表示對他反問問題的事物不可能發(fā)生的一種質問,第三句采用下行模式,以強拍開始表達了對自己命運的一種感慨。a1句表達了自己就算答應給秦始皇寫頌歌也難逃厄運的一種無奈,拍子由4/4拍變?yōu)?/4拍。A1段和后面的連接總體是處于一個強烈的情感碰撞的部分,節(jié)拍由前面的變化之后轉為2/4拍,表示對自己處境的思考,糾結中要做一個決定,或死或順從秦始皇為其寫頌歌。想到自己深愛的櫟陽公主,高漸離在痛苦中掙扎著,最后下定決心為了愛情,他要完成頌歌。But what would I give if I could live with my be loved?Fine...Fine!For the woman I love,for the woman I love(Yue Yang)I will complete the anthem!在此段,高漸離提出了一個疑問,然后緊接著連著兩個Fine,又連著兩句For the woman I love,深刻的表達了在痛苦的抉擇中的復雜心情,更深層次的表達了對櫟陽公主的愛。
譚盾先生對音樂的執(zhí)著和熱愛令人感動?!肚厥蓟省愤@部歌劇近些年已經上演過多次,筆者在整個論文完成過程中,更加深刻的領略到這位作曲家的過人之處。我們可以在每個角色身上找到符合他們人物性格的音樂主題動機,而在重唱中又很好的把各個聲部之間的旋律有機地配合起來。在參考視頻資料時,更是體會頗深。譚盾的音樂充滿歌詞與旋律以及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都在他的筆下真實地呈現在人們眼前。在對于高漸離這個人物角色進行研究分析時,也著實嘆服于譚盾在對復雜人物的塑造也有很高的成就。在對這個性格多樣,表現力十分豐富的角色,作曲家更是把自己的創(chuàng)作的能力充分無保留的展現出來,不得不讓人為之嘆服。
[1]楊和平.《譚盾歌劇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09.5
[2]劉波.《抒情男高音在歌劇種的藝術表現力——以《她心情平靜》和《星光燦爛》為例》[D]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6
[3]龔莉雅.《從藝術流派的形成看譚盾的音樂現象》[J]新鄉(xiāng)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3月第1期
[4]劉詩嶸.《譚盾的歌劇秦始皇》[J]人民音樂,2008.1
[5]羅平冠.《譚盾音樂及其對中國音樂創(chuàng)作的啟示》[J]江漢大學學報,2005年10月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