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PICC置管常見并發(fā)癥及其防護對策

      2014-03-25 22:43:06宋惠鄂州市中醫(yī)院公共衛(wèi)生科湖北鄂州43600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4年33期
      關鍵詞:機械性滲液靜脈炎

      宋惠 (鄂州市中醫(yī)院公共衛(wèi)生科,湖北 鄂州43600)

      張海元 (長江大學醫(yī)學院,湖北 荊州434023)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置管技術是通過外周靜脈穿刺的方法對患者進行插管,并使導管的頂尖部位定位在上腔靜脈中的深靜脈處。目前我國醫(yī)療技術日益發(fā)達,靜脈輸液方式繁多,但相較于其它靜脈輸液技術,PICC置管技術操作簡單、安全、并發(fā)癥發(fā)生較少,其操作成功率也較高,特別是對要求腸外營養(yǎng)支持、腫瘤化學治療及血液透析的患者,提供了一種安全有效的輸液通道。故PICC置管技術仍是較為先進,也已獲得醫(yī)護人員及患者首肯的一種靜脈輸液途徑。PICC置管是通過外周手臂靜脈處穿刺進入,導管末端接近心臟附近的大靜脈,由于PICC置管在體內放置時間較長,如防護不當,極易產生PICC穿刺部位滲液、PICC置管異位及PICC置管所致靜脈炎等并發(fā)癥。

      1 PICC置管導致穿刺部位滲液

      據申屠英琴等[1]報道,自2010年1至5月在予以PICC置管的1224例患者中,有152例患者發(fā)生了并發(fā)癥,其中PICC穿刺部位發(fā)生滲液者有27例,占PICC置管患者中的2.21%。分析PICC置管患者發(fā)生穿刺部位滲液的原因,發(fā)現與下列幾種因素相關。

      1.1 穿刺部位選擇不當

      在PICC置管過程中,如選擇較長且較彎曲的左側路徑進行插管,容易損傷血管內膜,從而導致穿刺部位發(fā)生滲液情況。故穿刺時應該盡量選擇右側路徑,挑選粗、直及靜脈瓣較少的靜脈處進行穿刺置管。

      1.2 穿刺方法不當

      在常規(guī)使用超聲技術引導下利用改良的塞丁格法穿刺置管,但在穿刺點破皮過程中如切口過大,容易使PICC管與其周邊皮膚組織之間存留間隙,導致穿刺部位發(fā)生滲液情況。如果在穿刺點破皮時把握切口大小,利于PICC置管后導管與其周邊皮膚組織之間接觸緊密,特別是對于營養(yǎng)不良患者或老年患者,,可防止穿刺部位發(fā)生滲液情況。

      1.3 穿刺操作不當

      在穿刺插管過程中,可能因多次穿刺或送管不當,導致PICC管損傷組織或淋巴管,從而引起穿刺部位滲液。故PICC置管人員應加強培訓,熟練掌握PICC置管技術,提高PICC置管一次成功率。如在PICC置管過程中發(fā)生淋巴管或組織損傷情況,應立即壓迫損傷部位,加強換藥處理。

      1.4 PICC管維護不當

      PICC置管的穿刺部位如維護不及時或維護不當,當穿刺點局部發(fā)生感染或皮膚過敏等現象時,穿刺點部位的皮膚發(fā)生充血水腫,從而導致滲液情況發(fā)生。故對于PICC置管患者,應加強PICC管維護,避免感染等情況發(fā)生。如果患者已發(fā)生穿刺部位過敏或感染,應在患處進行常規(guī)消毒處理,并涂上艾洛松或百多邦軟膏,覆蓋無菌紗布,用無菌透氣薄膜包扎固定,每天進行換藥,直至感染或皮膚過敏等現象得到控制,無滲液現象發(fā)生為止。

      1.5 患者原發(fā)疾病因素

      予以PICC置管的患者主要是患有惡性腫瘤、血液透析等晚期患者,很多患者營養(yǎng)不良,血液中白蛋白低,血管彈性較差,組織較松弛,置管后導管與其周圍組織之間接觸不緊密,容易導致穿刺點處滲液。此類患者應加強營養(yǎng)物質補充,可短期輸入白蛋白或人血漿等富含蛋白制劑,并囑咐患者注意抬高穿刺處的肢體,多做握拳動作,可有效控制滲液現象發(fā)生。

      2 PICC管異位

      PICC管異位是指PICC置管后,通過拍攝胸片顯示PICC管頭端并不在上腔靜脈處,而是位于頸內靜脈等其它血管或心臟處。PICC管異位是PICC置管過程中常見并發(fā)癥,據報道,PICC導管異位發(fā)生率約占6.7%[2]。PICC管異位容易導致患處液體滲漏、患處所在肢體腫脹及疼痛,嚴重的患者甚至可發(fā)生椎體旁積液或房顫等現象。有許多患者因PICC管異位而導致治療不能繼續(xù)進行,需要拔管及重新置管,既增加了患者經濟負擔,也使患者再承受一次插管的痛苦。現對PICC置管異位的原因及防護措施予以分析。

      2.1 與置管靜脈相關

      據趙銳等[3]報道,選擇不同靜脈置管,PICC導管異位發(fā)生率明顯不同,其中頭靜脈處發(fā)生導管異位率最高,其次為肘正中靜脈,而貴要靜脈發(fā)生導管異位率最低。分析原因:這與不同的靜脈其解剖結構也不盡相同有關,如貴要靜脈較直、粗,且靜脈瓣相對較少,而從頭靜脈處進入腋靜脈時,容易形成較大角度,且此處有一些小分支與鎖骨下靜脈或頸外靜脈相連,故最易發(fā)生導管異位。肘正中靜脈有一部分是流向貴要靜脈,另一部分流行頭靜脈,故選擇肘正中靜脈處置管,導管異位率位于頭靜脈與貴要靜脈之間。另外,左、右上肢發(fā)生導管異位率也存在差異,因左上肢的靜脈到達上腔靜脈處的距離比右上肢的靜脈到達上腔靜脈處的距離要長,故一般來說左上肢處靜脈置管發(fā)生導管異位率比右上肢高。為了盡量避免導管異位的發(fā)生,在選擇PICC置管部位時,我們應當依次選擇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及頭靜脈,另外首選右側肢體的靜脈進行PICC置管[4-5]。

      2.2 與患者穿刺部位血管解剖結構相關

      不同患者其靜脈血管解剖結構可能存在異同,血管的解剖結構存在一定變異的現象是客觀存在的,變異的血管可能會導致PICC導管異位。故在進行PICC插管時,如果在送管的過程中遇到一定阻力,切忌強行的繼續(xù)送管,應及時聯系放射科予以透視或造影檢查,明確血管的走向及導管在血管的位置,再作下一步操作的安排,從而可避免導管異位的發(fā)生。

      2.3 與穿刺過程中患者體位相關

      隨著PICC置管的普及,PICC置管技術在不斷提高,很多醫(yī)務人員在原有的置管技術基礎上不斷改進,對患者在置管過程中的體位也有個體化的要求與改觀[4,6-8]。這說明患者如能保持科學的體位,將會有利于PICC置管人員順利送管,從而減少導管異位現象發(fā)生。

      3 PICC置管所致靜脈炎

      PICC置管屬于一種侵入性操作,容易發(fā)生機械性靜脈炎等并發(fā)癥。機械性靜脈炎常發(fā)生于PICC置管后48-72h,其發(fā)生率約為3-17%[9-10]。PICC置管所致的機械性靜脈炎使患者經歷疼痛、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增加了患者住院成本及延長了患者住院時間,嚴重的還有可能提前拔管,從而影響患者的正常治療。

      3.1 與患者的情緒有關

      對于進行PICC置管的患者,特別是首次進行PICC置管的患者,對PICC置管常識不甚了解,常易產生恐懼、焦慮等情緒,再加上置管過程中的疼痛感,常常導致患者血管收縮,從而增加了PICC導管對血管內膜的機械性損傷,引起機械性靜脈炎的發(fā)生。故置管前應與患者進行充分的溝通與流,以求患者的理解與配合,降低患者應激反應程度,從而降低機械性靜脈炎的發(fā)生。

      3.2 與穿刺部位選擇有關

      如前所述,PICC置管過程中穿刺部位的選擇非常重要。據報道,靜脈穿刺部位選擇與機械性靜脈炎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如貴要靜脈的靜脈炎發(fā)生率為3.33%、肘正中靜脈14.29%、頭靜脈83.3%[11]。為了降低機械性靜脈炎的發(fā)生,故PICC置管部位常首選貴要靜脈,次選肘正中靜脈,且常選用右側路徑。

      3.3 與導管的選擇有關

      導管的型號、類型與機械性靜脈炎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如型號越大的導管,損傷血管內膜的概率越高,發(fā)生機械性靜脈炎的可能性越大。故臨床上常選擇硅膠等刺激性較小的導管,PICC管口徑常以較血管細小為原則,這樣可大大減少靜脈炎的發(fā)生。

      3.4 與導管是否進行合適的預處理相關

      PICC置管所致靜脈炎常與導管在血管中反復移動,從而損傷血管內膜相關,但如果在置管前,將PICC導管侵泡在含有地塞米松及利多卡因的生理鹽水中一段時間,這樣對PICC管的預處理將會明顯減少機械性靜脈炎的發(fā)生率。

      PICC置管技術是近期發(fā)展起來的一種靜脈輸液方法,對需要長期靜脈輸液、腫瘤患者化學治療,晚期透析患者及腸外營養(yǎng)患者來說,具備安全、簡單及穿刺率較高等優(yōu)勢。如果PICC置管專業(yè)人員能熟練掌握PICC置管技術,對PICC置管導致的并發(fā)癥能進行積極有效的防護,PICC置管將在臨床上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1] 申屠英琴,趙銳祎,陳春芳.27例PICC穿刺部位滲液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2):131-132.

      [2] 于健春,王秀榮,蔣朱明.X線輔助經外周至中心靜脈置管與傳統(tǒng)中心靜脈置管的對比研究 [J].中華放射學雜志,1999,33(6):378-380.

      [3] 趙銳祎,謝彩琴,曹素娟 .25例PICC異位的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 [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6):526-527.

      [4] 樓曉芳,高劍虹,朱海虹 .新生兒PICC導管異位的原因分析及預防 [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8):621-622.

      [5] Tamburro RF,Conner DT,Proctor KE,et a1.The effect of amediastinal mass on the initial positioning of a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J].Infus Nurs,2003,26(2):92-96.

      [6] Philpot P,Griffiths V.The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J] .Nurs Stand,2003,7(44):39-46.

      [7] 王秀芳,趙雪紅 .護理技術操作程序與質量管理標準 [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95-98.

      [8] 郭麗娟,王立,任少林,等 .預防PICC置管并發(fā)癥的護理方法 [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7):5-6.

      [9] Loewenthal MR,Dobson PM,Starkey RE,et al.The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ICC a prospective study of its natural history after cubital fossa insertion [J] .Anesth Intensive Care,2002,30(1):21-24.

      [10] 宋葵,戴雪松 .PICC在腫瘤患者應用中的護理問題與對策 [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8):742-744.

      [11] 呂謂紅 .Picc置管致機械性靜脈炎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J].天津護理,2007,15(6):344.

      猜你喜歡
      機械性滲液靜脈炎
      中藥涂擦聯合TDP治療靜脈炎的臨床觀察
      自制式彈力繃帶在重度水腫患者股靜脈拔管后滲出中的應用
      PICC穿刺點滲液的護理體會
      六合丹防治輸液性靜脈炎的Meta分析
      中成藥(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防漏膏在PICC置管術滲液中的應用
      機械性眼球外傷100例臨床分析
      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含金量
      心理護理對機械性眼外傷患者圍術期負性情緒的影響
      聚維酮碘治療藥物性靜脈炎1例報告
      PICC導管穿刺點防滲液裝置研制與使用1)
      護理研究(2015年1期)2015-01-18 03:48:58
      巴东县| 泽普县| 哈巴河县| 额济纳旗| 虹口区| 胶州市| 桃园县| 台东市| 碌曲县| 白沙| 南充市| 靖边县| 衡阳县| 永新县| 东港市| 红桥区| 马关县| 临海市| 北票市| 曲麻莱县| 宁远县| 柳林县| 蒙自县| 遵义市| 沽源县| 龙门县| 河西区| 潍坊市| 布尔津县| 丽江市| 芮城县| 湖南省| 边坝县| 香河县| 临安市| 永福县| 舟曲县| 邳州市| 宝丰县| 广东省| 绿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