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桂茹
(內蒙古包頭市二○二醫(yī)院婦產科,內蒙古 包頭 014035)
持續(xù)性枕橫位、枕后位50例臨床分析
孟桂茹
(內蒙古包頭市二○二醫(yī)院婦產科,內蒙古 包頭 014035)
目的 探討持續(xù)性枕橫位、枕后位的原因、分娩方式、產程進展及圍生兒預后。方法 對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50例持續(xù)性枕橫位、枕后位的孕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其原因、分娩方式、產程進展及圍生兒預后。結果 50例孕婦持續(xù)性枕橫位、枕后位發(fā)生原因:骨盆異常19例(38%),胎頭俯屈不良9例(18%),子宮收縮乏力10例(20%),頭盆不稱12例(24%);分娩方式:持續(xù)性枕橫位自然分娩6例(21.4%),陰道助產6例(21.4%),剖宮產16例(57.1%);持續(xù)性枕后位自然分娩5例(22.7%),陰道助產5例(22.7%),剖宮產12例(54.5%);產程異常情況:持續(xù)性枕橫位潛伏期延長6例,宮頸擴張延緩5例,停滯8例,先露下降延緩4例,停滯11例,滯產8例;持續(xù)性枕后位潛伏期延長5例,宮頸擴張延緩4例,停滯8例,先露下降延緩4例,停滯01例,滯產3例;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總產程時間:持續(xù)性枕橫位分別為(10.28±0.5)h,(1.7±0.78)h,(13.2±3.3)h;持續(xù)性枕后位分別為(9.98±2.3)h,(1.8±0.4)h,(15.4±3.5)h;圍生兒結局:持續(xù)性枕橫位發(fā)生胎兒宮內窘迫12例(42.9%),新生兒窒息3例(10.7%),新生兒產傷2例(7.1%);持續(xù)性枕后位發(fā)生胎兒宮內窘迫7例(31.8%),新生兒窒息3例(13.6%),新生兒產傷2例(9.1%)。結論 持續(xù)性枕橫位、枕后位有多種分娩方式,通過適當干預,部分可自然分娩,有些亦應行人工助產或剖宮產結束分娩。
持續(xù)性枕橫位;持續(xù)性枕后位;臨床分析
頭先露不能以枕前位分娩時稱為胎頭位置異常。胎頭位置異常是造成難產的主要原因,其中以持續(xù)性枕橫位和持續(xù)性枕后位的發(fā)生率最高,常導致繼發(fā)性宮縮乏力、產程延長、胎先露下降延緩或停滯、宮頸水腫等,使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顱內出血等發(fā)生率增加[1]。因此早期、及時、準確地診斷和處理持續(xù)性枕橫位和持續(xù)性枕后位,可有效降低剖宮產率和新生兒病死率,提高母兒預后[2]。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分娩的50例持續(xù)性枕橫位、枕后位的孕婦的臨床資料,以探討探討持續(xù)性枕橫位、枕后位的原因、分娩方式、產程進展及圍生兒預后。
1.1 一般資料: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分娩的50例被診斷為持續(xù)性枕橫位、枕后位的孕婦,年齡21~44歲,平均28.36歲,孕周37~43周,平均40.2周,初產婦39例,經產婦11例,持續(xù)性枕橫位28例,持續(xù)性枕后位22例。排除妊娠合并癥及病理性妊娠孕婦。
1.2 診斷標準:持續(xù)性枕橫位或枕后位診斷參照凌蘿達[3]《難產》:臨產后,因各種原因,經充分試產后,胎頭枕部仍位于母體骨盆側方或后方,致使分娩發(fā)生困難者,為持續(xù)性枕橫位或枕后位。
1.3 方法:臨產后,根據孕婦骨盆內外測量結果,結合B超,評估頭盆關系,估計胎兒大小,無頭盆不稱時可陰道試產。試產期間,密切監(jiān)測產程進展,定期聽胎心。對枕橫位、枕后位產婦予精神鼓勵,指導其向胎背對側方向側臥。繼發(fā)宮縮乏力時,及時行人工破膜,予縮宮素靜脈點滴。經上述處理后轉位失敗者,可行徒手旋轉異常胎頭。徒手旋轉胎頭未成功或出現胎兒宮內窘迫時,應行剖宮產終止妊娠[4]。
2.1 50例孕婦持續(xù)性枕橫位、枕后位發(fā)生原因,見表1。
表1 50例孕婦持續(xù)性枕橫位、枕后位發(fā)生原因
2.2 50例孕婦持續(xù)性枕橫位、枕后位與分娩方式,見表2。
2.3 50例孕婦產程異常情況,見表3。
2.4 50例孕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總產程,見表4。
表2 50例孕婦分娩方式
表3 50例孕婦產程異常情況
表4 50例孕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總產程時間(h,xˉ±s)
2.5 圍生兒結局,見表5。
表5 圍生兒結局
在正常分娩時,胎頭以枕橫位或枕后位銜接。胎兒能否正常分娩,胎頭的內旋轉至關重要。影響胎頭內旋轉的因素主要有子宮收縮力、產道及胎兒[5]。在胎頭下降過程中,胎頭枕部在強有力的宮縮作用下,絕大多數能成功轉位枕前位而經陰道分娩。僅有5%~10%胎頭枕骨因各種原因持續(xù)不能轉向前方,即持續(xù)性枕橫位或枕后位,這種不正常的胎位難以經陰道分娩。國外文獻報道[6],持續(xù)性枕橫位|、枕后位的發(fā)病率約為5%,發(fā)生原因主要有骨盆異常、胎頭俯屈不良、子宮收縮乏力、頭盆不稱,有時這幾種原因同時存在,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如骨盆異??赡軐е绿ヮ^俯屈不良及子宮收縮乏力,頭盆不稱亦可導致胎頭俯屈不良子宮收縮乏力。在臨床上由于許多骨盆內徑線無法準確測量及胎兒大小估計不準確,所以產科工作者只有通過試產才能決定分娩方式。持續(xù)性枕橫位、枕后位時常表現為產力異常,產力異常雖然在導致胎位不正時起次要作用,但在處理難產中占主導地位,許多難產首先表現為產力異常,可以通過調整產力,有些可以轉化為自然分娩,減少手術發(fā)生率。
持續(xù)性枕橫位、枕后位于第一產程晚期或第二產程早期,經徒手旋轉胎頭成功轉為枕前位后可經陰道,因此持續(xù)性枕橫位、枕后位并不是剖宮產指征。若出現宮縮乏力和不協(xié)調宮縮或者是潛伏期超過8 h,可用安定10 mg,緩慢靜推(>5 min),讓產婦充分休息以調整宮縮,必要時試用縮宮術靜滴加強宮縮。絕大多數難產在活躍期可表現出來,持續(xù)性枕橫位、枕后位亦在這時期即可診斷,適時行人工破膜促胎頭下降,人工擴張宮頸,同時徒手旋轉胎位異常的持續(xù)性枕橫位、枕后位。若子宮收縮乏力或胎頭俯屈不良引起經上述處理大多數能自然分娩或陰道助產分娩,小部分破膜后雖在有效宮縮下,宮口擴張和胎頭下降仍無進展,行剖宮產結束分娩,多見于骨盆異常及頭盆不稱,陰道助產手術方式選擇,經試產后宮口開全,胎頭骨質部已下降至棘下,可行產鉗或胎頭吸引術[7]。
[1] 林嬋,羅秀霞.新式頭位分娩評分法對初產婦持續(xù)性枕橫位、枕后位分娩方式及預后判斷的臨床研究[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 2011,9(7):103-104.
[2] 劉新美,劉新領,黨賽利,等.調整宮縮下屈髖手轉胎頭糾正持續(xù)性枕橫位和枕后位165例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22):44-45.
[3] 凌蘿達.難產[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0.
[4] 姜春玲.持續(xù)性枕橫位枕后位采用徒手胎頭旋轉術的時機探討[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8,29(7):814-815.
[5] 于淑娟,李飛.持續(xù)性枕橫位與枕后位的產程處理方法探討[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3):233.
[6] Shaffer BL,Cheng YW,Vargas JE,et al.Manual rotation to reduce caesarean delivery in persistent occiput posterior or transverse position[J].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2011,24(1):65-72.
[7] 王鋒.持續(xù)性枕橫位和枕后位產婦的產程特點及預后[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4,6(7):71-73.
R714.4
:B
:1671-8194(2014)32-0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