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試論道家守愚為智的人生哲學

      2014-03-26 03:18:44左少杰
      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5期
      關(guān)鍵詞:道家老子莊子

      左少杰

      (西北大學 哲學與社會學學院, 陜西 西安 710119)

      在社會歷史進程中,當以生存為需的狀況轉(zhuǎn)入滿足為需的狀況之后,人與人、人與自然界的關(guān)系發(fā)生了眾多變化。為了正確處理這些復(fù)雜的關(guān)系,人們開始不斷地發(fā)掘自身的潛能,以求獲得更多的知識來彌補自身天生的不足,因此,對自身的要求隨著這種需要逐漸地分化開來,尤其是在古代的中國,那里不斷地組成一種旨在提高人類本身修養(yǎng)至高層境界的學術(shù)性派別,如道家與儒家。在這些學派當中,以儒家最為出名,主導(dǎo)中國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幾千年。但就當代中國人的處事方式而論,道家“守愚為智”哲學思想影響更為深遠。

      道家守愚為智的哲學思想,有人將其稱為一種“愚民政策”,或是一種“權(quán)術(shù)”。實則不以為然,道家的守愚為智并非如此,其中之“愚”亦非“樸素”、“質(zhì)樸”之意。借蘇軾之語即所謂:“大勇若怯,大智如愚”[1]??此啤坝蕖眳s藏真智慧,乃大智,而非真正的愚蠢。又如林語堂之言:“盡我所知,老子是混混噩噩藏拙韜晦為人生戰(zhàn)爭利器的唯一學理,而此學理本身,實為人類最高智慧之珍果?!盵2]再如張戩坤談到道家之愚時說到:“圣人教化天下,是給天下人以解脫方法與智慧,而不是俗解的要愚民”[3]。故而欲知道家“守愚為智”的人生境界,必先貫通“愚”之境界。

      一、道家之“愚”的哲學依據(jù)

      縱觀道家經(jīng)典之文獻,雖然直接描述“愚”的話語不多,但在《道德經(jīng)》諸多篇幅之中,老子用“昏昏”、“悶悶”、“渾兮”等詞來延伸“愚”之思想。為何老子頻頻用之?這與道家思想之“道”密不可分?!暗馈弊鳛榈兰艺軐W最為核心的概念,首先以萬事萬物的總根源和總根據(jù)被表示出來,即所謂道生萬物,然道生萬物又內(nèi)于萬物之中,以萬物之“德”性表現(xiàn)出來。在這里,道的本質(zhì)特性即一種“無為”的境界,因此,對“無為”的理解就成了理解道家以“愚”作為外在形象的突破口。

      無為并非無所作為之意,因為在道家這里,萬物皆來自于“有”,而有卻來自于“道”,來自于“道的一”,可見,無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它無所不包,無所不有,無所不生。就這點來看,“無為”也就成為了一種強大的作為,其外在平淡的表面下其實蘊藏著巨大的生機與波瀾,即無為中的“有為”。那么,道家這種“無為之有為”的處事主張必然賦予他們“守愚為智”的外在形象?!坝蕖蹦恕盁o”的外在表現(xiàn)與延伸,即一種主“靜”的精神素養(yǎng),而“智”就是“為”的最好闡釋。理解了“守愚為智”,那么“褒愚貶智”又作何解釋?

      在《道德經(jīng)》中:“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4]從中得知,老子認為古代善于用道治理國家的人,并非用道來使民眾變得明智,而是用道使民眾變得愚樸純真。民眾混亂難治正是因為他們太過明智??梢姷兰以趪抑卫碇惺欠浅V鲝垺坝拗巍狈磳Α爸且钡?,因為“愚”即是一種“無”的表現(xiàn),是符合道的;而智慧的增長是一種有為的表現(xiàn),是不符合道的本質(zhì),正如老子本人所說:“智慧出,有大偽”。這是一種符合道之特性的“褒愚貶智”的主張,因此,正是這種“無為”的品質(zhì),造就了道家先哲們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優(yōu)良品格,而這種品格在世俗之人的眼中當然是一種“愚”的表現(xiàn),而只有真正了解道家哲學思想的人才會體會到道家的高超之處。

      因此,道家所說的“愚”其實是對“道”的準確把握,是一種真正的大徹大悟,大知大智。準確地把握“道”,就可以“旁日月,挾宇宙,為其吻合,置其滑昏,以隸相尊。眾人役役,圣人愚鈍,參萬歲而一成純?!盵5]意思就是,更夠準確把握“道”的人,就可以依傍日月,懷抱宇宙,與萬物合為一體,對是非爭執(zhí)置之不理,對尊卑貴賤一視同仁。眾人忙碌不止,圣人對世俗之事愚鈍到渾然不知,卻能糅合萬物而成為精粹的一體。這種對道本質(zhì)特性“無為”的外在延伸,以“愚”的形態(tài)展現(xiàn)出來,不去領(lǐng)會世俗間紛亂的事情,實為一種極大的“有為”,是一種大智慧。

      二、道家“愚”的含義

      愚與智是相對立的,就褒愚貶智而言,道家的“愚”以上述的言語來理解可能會陷道家于一種雙面的角色,即自身含有大的智慧卻保守地顯示出愚來。那么要是以真正的愚蠢來看道家顯然是不正確的。其實老子本人也意識到了上述問題的存在,他曾說到:“我愚人之心也哉”。

      要準確理解道家“愚”之含義,我們不妨從莊子入手。在《莊子·天地》中記載著:“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币馑季褪侵?,知道自己愚的人,不是真正的大愚蠢;知道自己惑的人,不是真正的大迷惑。大愚蠢,終身不能理解;大迷惑,終身不能醒悟。由此可見,在這里,那種自知自覺自身愚或惑的人,其實已經(jīng)不是愚蠢和迷惑了,而那些不能自知自覺自身愚或惑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愚蠢和大迷惑。這種觀點在《莊子·內(nèi)篇·人世間》得到了更好地說明。再如,孔子的學生顏回自告奮勇的想去勸說殘暴無道的衛(wèi)國國君,他提出了三種構(gòu)想:一為“端其虛,勉而一”;二為“內(nèi)直外拙”;三是“成而上比”。但孔子卻認為衛(wèi)國的國君高傲自負,還沒等顏回說完就已經(jīng)大禍臨頭了。正是顏回自以為高明的見解,自作聰明的想做好事,但卻不分實際狀況,實則是葬送自己愚蠢的表現(xiàn)。

      可見,道家“愚”之本意就是一種“無為”狀態(tài)的外在表現(xiàn),而人們應(yīng)該在遵循這一狀態(tài)的同時又能夠認識自身之“愚”,達到大智的最高境界。因此,守愚才能達智,即愚中有智。另者,莊子又言:“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梢?,道家之“愚”和“惑”既非小愚和小惑,亦非大愚和大惑,而是一種不知不覺的自我知之之狀態(tài)。因此,“愚”要做到與小愚和大愚的區(qū)分,惑要做到與小惑和大惑的區(qū)別,即一種知愚而非愚,大智也!

      從人生來說,道家的愚智論,為人生修養(yǎng)提供了理論指導(dǎo)。它告知世人,人活于世,要有所愚而不能大愚,要有所惑而不要大惑。那些不能認識自身之愚的人,在小事上善于算計,自持高明,卻在大事上常犯錯誤,這是一種小智的表現(xiàn);而能夠認識自身之愚的人,在瑣碎小事上看似糊涂,在大事上卻不糊涂,實際上是一種大聰明,大智慧。那些追求名利,顯擺知識的人,看似得到好處,實則是其走向滅亡的發(fā)端;而看似“愚鈍”的人,毫無爭搶之意,但卻是一種極大的作為,即“大智若愚”。在《莊子·人世間》中有:“德蕩乎名,知出乎爭。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也。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6]認為道德的喪失,是由于追求名利;知識的顯露,是出于爭強好勝。名利,是相互傾軋的原因;知識,是爭強好勝的利器。這兩樣都是兇器,不能讓他們大行其道。不去計較名利和知識的“愚”看似無用,其實是大用。守愚為智,其實就是明白無用之大用的道理[7]。

      三、中西愚智論的簡單比較

      不論在中國還是西方,愚與智的問題始終為歷代哲學所探討的話題。首先在古希臘就“哲學”一詞來看,意為“愛智慧”。如赫拉克利特曾說:“智慧就在于說出真理,并且按自然行事,聽自然的話?!薄俺姓J一切是一,那就是智慧的。”[8]另者,西方哲學的發(fā)展史上,也曾出現(xiàn)過無智慧的思想,如蘇格拉底的“我自知我無知”。更者,在經(jīng)院哲學中,認為智慧就是一切禍根的發(fā)端,因為在上帝創(chuàng)造亞當夏娃時,他們并沒有智慧,只是違背上帝的意志偷吃了智慧之果,因此受到了上帝處罰來承擔偷取智慧的后果。

      從整體上看,西方哲學思想是“貶愚褒智”的,與道家思想相對立。出現(xiàn)這種巨大的分差,其主要原因在于分別占兩者統(tǒng)治地位的意識形態(tài)的區(qū)別所導(dǎo)致。在西方,人們運用理性去認識世界,從而實現(xiàn)對世界的改造和統(tǒng)治,如斯多葛派哲學家馬可·奧勒留曾說:“低等的東西是為高等的東西存在的,這不是很明白嗎?而有生命的存在都是優(yōu)越于無生命的存在的,而在有生命的存在里最優(yōu)越的又是那有理性的存在?!盵9]尤其在文藝復(fù)興以來,更多的哲學家把智慧、知識提上了更好的位置。如培根的“知識就是力量”[10]。在這一時期內(nèi),人類理性不斷地起到推進歷史前進的巨大作用,但與此同時,對無限的不斷追求導(dǎo)致了理性的無限膨脹,理性成為戰(zhàn)勝一切的唯一依據(jù)。

      然在道家的思想中,自然、道、天、地、人有著明確的順序規(guī)定,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見人的理性處在自然、道、天、地之后,因此,凡是自然產(chǎn)生,都是符合道的,因此都是合乎理性的。人如果一味的通過自身理性來改變自然的秩序,改變天地間的法則,就是不符合道的。

      綜上所述,在西方的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中,人的理性、人的智慧就是一切的核心,這是一種貶愚褒智的理論。而在道家思想體系中,人的理性和智慧是有限的,而符合道的才是正確的,因此是一種褒愚貶智的理論。回看歷史,曾經(jīng)的“大智慧”在實踐中的檢驗卻是“大愚蠢”;而曾被認為“愚”的現(xiàn)在看來卻是最大的智慧。因此,就道家的“守愚為智”思想而言,其不僅是國人追求的最高境界,而且亦是一種謙虛求教的高貴品質(zhì)。

      參考文獻:

      [1][宋]蘇軾.蘇東坡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29.

      [2]林語堂.老子的智慧[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1:43.

      [3]張戩坤.老子的大智慧·兼論儒釋道文化的同一性[M].香港:光大出版社,2007:170.

      [4]范應(yīng)元.老子道德經(jīng)古本集注[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22.

      [5]陳少明.齊物論及其影響[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17.

      [6]馮學成.禪說莊子(二)[M].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8:53.

      [7]張尚仁.道家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79.

      [8]苗力田,李毓章.西方哲學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78.

      [9][古羅馬]馬可·奧勒留.沉思錄[M]. 梁實秋,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31.

      [10]李喆.西方哲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04.

      猜你喜歡
      道家老子莊子
      老子“水幾于道”思想解說
      淺析老子之道:有與無
      漫畫道家思想
      中老年健康(2017年9期)2017-12-13 16:45:11
      漫畫道家思想
      牢記道家養(yǎng)生“十不過”
      紅土地(2016年6期)2017-01-15 13:46:11
      《莊子說》(二十二)
      《莊子說》(二十)
      中老年健康(2016年8期)2016-10-17 02:03:46
      智者老子
      《莊子說》(十四)
      中老年健康(2016年2期)2016-03-26 09:00:33
      《莊子說》(十五)
      中老年健康(2016年3期)2016-03-26 02:04:52
      五台县| 义乌市| 容城县| 江华| 南郑县| 开远市| 错那县| 乐山市| 长武县| 鲁甸县| 文昌市| 北辰区| 武宣县| 朝阳县| 北票市| 屯留县| 肇东市| 平原县| 高州市| 积石山| 太湖县| 澜沧| 河东区| 蓬溪县| 和平县| 郓城县| 古田县| 饶河县| 盐城市| 克东县| 闻喜县| 乐都县| 永丰县| 达尔| 普安县| 资溪县| 温州市| 大名县| 赫章县| 蕲春县| 洪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