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波
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價值。探究式教學作為一種現(xiàn)代的教學模式逐漸取代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更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被提到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位置上。探究式的生物教學是以問題為中心,學生主動參與討論的教學方式,探究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認知興趣和學習動機,符合中學生的探究心理。
新課改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學探究式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通過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實施,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探究式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引導之下,能夠自主自由地探索和研究問題。學生通過自己組織探究,尋找問題的答案。
一、課前準備,也就是備課,要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
備課是一項極其細致且復雜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它是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提高教師專業(yè)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師全面了解中學生物教學的基本要求,明確每堂課的教學目標等是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高中生好新奇,愛表揚,爭好勝,并已形成一定的邏輯思維。備課時要考慮他們這些特點,采取問題驅(qū)動式探究,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
1.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教”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學生的“學”。如質(zhì)壁分離后進行復原時,發(fā)現(xiàn)復原效果較差,其原因有哪些? 教師要適時地引導學生區(qū)獨立的思考,可能有蔗糖溶液在配置時,濃度是否過大?質(zhì)壁分離時間是否過長?滴入清水次數(shù)是否太少?教師要強化學生記憶、深化知識遷移、培養(yǎng)學生能力,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這些實例,可使生物課堂充滿生活氣息,生動鮮活起來,從而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2.了解學生實際,因材施教。深入了解學生實際是搞好教學的重要保證,是備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樣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中因材施教,讓學生真正的融入進生物學習和實踐中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通過探究獲取知識的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
課堂上提出探究的問題要有一定的問題空間;教學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問題情境;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營造民主、和諧、多維互動的教學環(huán)境,因此教師為使學生盡快進入積極的探究狀態(tài),教師就要精心設計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
1.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與探究性學習的培養(yǎng)目標和學習方式是相輔相成,交互作用的。設計實驗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索熱情。例如在講“細胞膜——系統(tǒng)的邊界”一節(jié)時,設計一個小實驗:一個小燒杯裝有熱水,另一個小燒杯裝有自來水;然后分別向兩個小燒杯加入一朵新鮮的紅色的大紅花;讓學生觀察實驗結果,學生不僅在課堂上思維活躍、討論熱烈,在探究活動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就感,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生物的熱情,學生通過探究,加深了對本節(jié)內(nèi)容的理解。
2.設置游戲教學情境,探究光合作用?!肮夂献饔谩笔巧飳W的核心概念之一。對這個概念的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但是并不是說,整個學習過程就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因此,教師首先要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植物大戰(zhàn)僵尸”,游戲生動形象地展示了陽光對植物的作用。學生對這個游戲都非常喜歡,這時教師要設置對應的實驗,讓每組實驗都是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進行自主探究,努力把知識的傳授課變成研究課、探究課,并得出正確結論,效果非常好,同時也讓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調(diào)動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從根本上熱愛學習,并在學習中感到學習的樂趣。
三、用合作探究,高效地管理課堂
新課改的精神等現(xiàn)代教育學理論提出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應開展“合作——探究”式的實驗教學模式。
1.學習內(nèi)容安排要適度,線條要清晰,促進研究性合作學習。生物課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實驗,在實驗課程上實施合作教學法,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要促進學生研究性的合作學習。因此,教師要力求讓每個學生都感到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必有所收獲。比如探究“酶的作用受溫度和pH影響”,這是典型的可以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內(nèi)容,學生主要通過模擬教師的試驗方法來完成實驗,如在進一步探究實驗變量的選擇,實驗變量如何控制等,這樣學生對生物學科學習的熱情就會高漲,學習主動性強以及學習效果好,以期取得合作學習的最佳效果。
2.解疑導撥合作探究。對學生的疑問,教師不必過早解釋,只要綜合大家的提問,提出一兩個重點問題組織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可以抓住中心議題或關鍵性問題,讓學生各自發(fā)表見解,集中解決難點。這個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結果分析與評價,縱向深入地研究新問題,最后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因此,探究性學習既能促進學生思想情感交流,又能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精神,
因此,在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時,我們教師要認真組織,合理安排,取得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實踐也證明開展小組間的合作學習,能夠?qū)崿F(xiàn)優(yōu)勢互補,促進知識的建構,培養(yǎng)學的合作意識,給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造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機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四、正確地進行課堂評價,落實探究教學的目標
不同探究性教學的具體內(nèi)容不一樣,評價的側(cè)重點也是不一樣的,但是所有的探究性實驗評價的基本方法是一樣的。教師要在此基礎上制定了相應的評價方案,以便更好地促進教師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
1.正確地進行課堂評價,落實探究教學的目標。在具體化的評價中體現(xiàn)明確性和針對性。教學評價要避免籠統(tǒng)模糊,例如對學生回答生物開放性題目的評價,一句“答得不錯”遠遠比不上“答案合理”,這種評價也可以使一些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看到希望。
2.通過考試成績合理地評價高中生。我們要合理利用這些考試,為促進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對基本技能的掌握,為學生的能力的發(fā)展提供參考數(shù)據(jù),對學生不同方面的發(fā)展情況做出真實的評價。通過評價教師和學生雙方均可獲得學習生物的反饋信息,從而不斷地改進教和學的方法。
探究式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于生物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加強學生對于生物這一門課的了解。同時探究式學習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勤于動手和動腦,逐步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充分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通過“探究”更有效地學習,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科學概念,培養(yǎng)科學的探究精神,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常汝吉.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
\[2\]王江偉.生物學探究式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4(5):100-102.
\[3\]邱和榮,胡朝俊.北師大版高中生物課標教材中的科學方法體系初探\[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