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巧用板書圖示,有效化解“矛盾”

      2014-04-04 15:30林玉娟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14年3期
      關鍵詞:普遍性特殊性板書

      林玉娟

      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與哲學中經(jīng)常會遇到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尤其是唯物辯證法的“矛盾觀”部分,涉及多個概念及相互關系原理,如“同一性與斗爭性”“普遍性與特殊性”“主次矛盾與矛盾主次方面”等等。這些概念和原理抽象、深奧,如果僅僅靠口頭講解,學生勢必會覺得枯燥乏味,理解困難,即便學生死記硬背記住了這些概念和原理,也難以應對形式多樣的考題。如何使學生能更深刻、清晰地理解這些抽象的知識呢?本人結合教學實踐,認為巧用板書圖示能有效化解“矛盾觀”中的諸多難點。

      板書圖示法,顧名思義,就是把抽象的文字表述轉化為直觀的板書圖示,把枯燥的語言傳輸變?yōu)閺娏业囊曈X刺激。這種教學方法能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既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又能加深學生對哲學原理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下面就高中哲學“矛盾觀”部分,談談板書圖示法的具體運用。

      例一: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著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兩個方面。矛盾的對立屬性是斗爭性,統(tǒng)一屬性是同一性。斗爭性與同一性的關系,究竟哪個以哪個為前提,學生對此不易理解,而這恰恰又是考試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筆者以板書的形式設計了三組公式,并結合史伯的“和實生物,同則不繼”這句話,有效地突破了這一難點。板書設計如下:

      水 + 水 = 水 面粉+ 面粉= 面粉 水 + 面粉= 面團

      通過這淺顯易懂的三組公式,學生只要稍微體會便會明白這個道理:不同的事物結合在一起才能生成新的事物,如果事物完全相同,沒有差異,則不會發(fā)展下去。而這恰恰說明了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同一性是以斗爭性為前提的。這部分內(nèi)容如果單純地講解效果肯定不佳,而通過這排列有序的板書圖示學生能在短時間內(nèi)明白、理解,化繁為簡,由淺入深,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二: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

      在講解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時,哪個寓于哪個之中的順序不能顛倒,正確的說法應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而“寓于”就是“包含于”,反過來,這句話往往又被表述為“特殊性包含普遍性”。為了讓學生記住并理解這些結論,筆者設計了兩幅圖,一幅為(圖一):

      水果(普遍性) 蘋果(特殊性) 香蕉(……) ……

      筆者讓學生從這幅圖歸納出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果然不出筆者所料,有學生回答:說明了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筆者知道他們陷入了思維的誤區(qū),因為有個大括號,所以往往容易理解為括號左邊的事物包含了括號右邊的事物。這時,筆者又立馬展示了另一幅圖(圖二):

      中國江蘇浙江……

      接著提問:“中國與江蘇是什么關系?”學生準確而快速地回答出了兩者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筆者順勢引導:“中國包含江蘇,兩者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而普遍性與特殊性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如果說普遍性包含特殊性豈不是理解成兩者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了嗎?”學生愕然,繼而積極動腦。兩幅圖意思看起來好像差不多,但區(qū)別在哪里呢?學生通過思考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區(qū)別:圖二括號左邊與右邊的事物都是具體存在的,而圖一括號左邊的水果作為普遍性是抽象的概念,不能具體存在,只能通過一個個具體的事物來表現(xiàn)。學生大悟,他們通過這兩幅圖示的對比,既搞清了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又加深了對“整體與部分”“共性與個性”的理解,一舉兩得。緊接著筆者讓他們看課本71頁的漫畫,這幅漫畫講的是某先生不吃蘋果,要吃水果。學生都笑了,準確地說出了那人的錯誤之處。以后無論是判斷題還是選擇題,在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的問題上我班很少有學生出錯。這樣的板書圖示不僅能啟發(fā)思考,拓寬思路,更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積極動腦的好習慣。

      例三:主次矛盾關系原理。

      主次矛盾關系既是重點也是難點,筆者通過以下兩幅圖示突出了在事物發(fā)展過程中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tǒng)一。大圓里面有3個小圓,說明復雜事物包含多個矛盾。3個小圓大小不一,表示了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之分,要著力抓主要矛盾。

      例四:事物的性質(zhì)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

      在講“事物的性質(zhì)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時,筆者結合“一國兩制”的國家制度,用大小不同的方框來幫助學生理解這句話。

      在講“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轉化,事物的性質(zhì)就發(fā)生了變化”時,筆者準備了一張白紙,一張黑紙(見下圖)。白紙上點一個小黑點,黑紙上點一個小白點。學生很輕松地明白了即使白紙有黑點還是白紙,即使黑紙有白點還是黑紙。并展示如下的板書圖示:

      筆者用這種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了該知識點,并且記憶深刻。

      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巧用板書圖示在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知識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當然,板書圖示的運用要適當,還要注意體現(xiàn)以下幾個特點。

      1.科學性、實用性。板書圖示不僅要“中看”,更要“中用”,要確保圖示嚴謹合理并能準確反映教材內(nèi)容,要有利于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教材內(nèi)容,切不可脫離教學需要,單純?yōu)閳D示而圖示。

      2.濃縮性、簡潔性。板書圖示要力求高度概括,以達到化繁為簡的目的,應盡量用簡單生動的圖示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如果過于復雜,學生理解起來費力,反而得不償失。

      3.形象性、啟發(fā)性。圖示的目的是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易于理解的直觀形式,因此,板書圖示要盡量形象生動,這樣學生才能從圖示中得到知識的啟迪,進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學會”為“會學”。

      學好哲學的方法有許多,板書圖示法只是其中之一。作為教師我們要勇于實踐,深入研究,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學習方法,使哲學獲得越來越多學生的喜愛。

      (責任編輯 袁 妮)

      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與哲學中經(jīng)常會遇到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尤其是唯物辯證法的“矛盾觀”部分,涉及多個概念及相互關系原理,如“同一性與斗爭性”“普遍性與特殊性”“主次矛盾與矛盾主次方面”等等。這些概念和原理抽象、深奧,如果僅僅靠口頭講解,學生勢必會覺得枯燥乏味,理解困難,即便學生死記硬背記住了這些概念和原理,也難以應對形式多樣的考題。如何使學生能更深刻、清晰地理解這些抽象的知識呢?本人結合教學實踐,認為巧用板書圖示能有效化解“矛盾觀”中的諸多難點。

      板書圖示法,顧名思義,就是把抽象的文字表述轉化為直觀的板書圖示,把枯燥的語言傳輸變?yōu)閺娏业囊曈X刺激。這種教學方法能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既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又能加深學生對哲學原理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下面就高中哲學“矛盾觀”部分,談談板書圖示法的具體運用。

      例一: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著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兩個方面。矛盾的對立屬性是斗爭性,統(tǒng)一屬性是同一性。斗爭性與同一性的關系,究竟哪個以哪個為前提,學生對此不易理解,而這恰恰又是考試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筆者以板書的形式設計了三組公式,并結合史伯的“和實生物,同則不繼”這句話,有效地突破了這一難點。板書設計如下:

      水 + 水 = 水 面粉+ 面粉= 面粉 水 + 面粉= 面團

      通過這淺顯易懂的三組公式,學生只要稍微體會便會明白這個道理:不同的事物結合在一起才能生成新的事物,如果事物完全相同,沒有差異,則不會發(fā)展下去。而這恰恰說明了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同一性是以斗爭性為前提的。這部分內(nèi)容如果單純地講解效果肯定不佳,而通過這排列有序的板書圖示學生能在短時間內(nèi)明白、理解,化繁為簡,由淺入深,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二: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

      在講解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時,哪個寓于哪個之中的順序不能顛倒,正確的說法應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而“寓于”就是“包含于”,反過來,這句話往往又被表述為“特殊性包含普遍性”。為了讓學生記住并理解這些結論,筆者設計了兩幅圖,一幅為(圖一):

      水果(普遍性) 蘋果(特殊性) 香蕉(……) ……

      筆者讓學生從這幅圖歸納出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果然不出筆者所料,有學生回答:說明了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筆者知道他們陷入了思維的誤區(qū),因為有個大括號,所以往往容易理解為括號左邊的事物包含了括號右邊的事物。這時,筆者又立馬展示了另一幅圖(圖二):

      中國江蘇浙江……

      接著提問:“中國與江蘇是什么關系?”學生準確而快速地回答出了兩者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筆者順勢引導:“中國包含江蘇,兩者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而普遍性與特殊性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如果說普遍性包含特殊性豈不是理解成兩者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了嗎?”學生愕然,繼而積極動腦。兩幅圖意思看起來好像差不多,但區(qū)別在哪里呢?學生通過思考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區(qū)別:圖二括號左邊與右邊的事物都是具體存在的,而圖一括號左邊的水果作為普遍性是抽象的概念,不能具體存在,只能通過一個個具體的事物來表現(xiàn)。學生大悟,他們通過這兩幅圖示的對比,既搞清了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又加深了對“整體與部分”“共性與個性”的理解,一舉兩得。緊接著筆者讓他們看課本71頁的漫畫,這幅漫畫講的是某先生不吃蘋果,要吃水果。學生都笑了,準確地說出了那人的錯誤之處。以后無論是判斷題還是選擇題,在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的問題上我班很少有學生出錯。這樣的板書圖示不僅能啟發(fā)思考,拓寬思路,更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積極動腦的好習慣。

      例三:主次矛盾關系原理。

      主次矛盾關系既是重點也是難點,筆者通過以下兩幅圖示突出了在事物發(fā)展過程中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tǒng)一。大圓里面有3個小圓,說明復雜事物包含多個矛盾。3個小圓大小不一,表示了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之分,要著力抓主要矛盾。

      例四:事物的性質(zhì)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

      在講“事物的性質(zhì)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時,筆者結合“一國兩制”的國家制度,用大小不同的方框來幫助學生理解這句話。

      在講“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轉化,事物的性質(zhì)就發(fā)生了變化”時,筆者準備了一張白紙,一張黑紙(見下圖)。白紙上點一個小黑點,黑紙上點一個小白點。學生很輕松地明白了即使白紙有黑點還是白紙,即使黑紙有白點還是黑紙。并展示如下的板書圖示:

      筆者用這種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了該知識點,并且記憶深刻。

      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巧用板書圖示在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知識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當然,板書圖示的運用要適當,還要注意體現(xiàn)以下幾個特點。

      1.科學性、實用性。板書圖示不僅要“中看”,更要“中用”,要確保圖示嚴謹合理并能準確反映教材內(nèi)容,要有利于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教材內(nèi)容,切不可脫離教學需要,單純?yōu)閳D示而圖示。

      2.濃縮性、簡潔性。板書圖示要力求高度概括,以達到化繁為簡的目的,應盡量用簡單生動的圖示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如果過于復雜,學生理解起來費力,反而得不償失。

      3.形象性、啟發(fā)性。圖示的目的是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易于理解的直觀形式,因此,板書圖示要盡量形象生動,這樣學生才能從圖示中得到知識的啟迪,進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學會”為“會學”。

      學好哲學的方法有許多,板書圖示法只是其中之一。作為教師我們要勇于實踐,深入研究,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學習方法,使哲學獲得越來越多學生的喜愛。

      (責任編輯 袁 妮)

      在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與哲學中經(jīng)常會遇到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尤其是唯物辯證法的“矛盾觀”部分,涉及多個概念及相互關系原理,如“同一性與斗爭性”“普遍性與特殊性”“主次矛盾與矛盾主次方面”等等。這些概念和原理抽象、深奧,如果僅僅靠口頭講解,學生勢必會覺得枯燥乏味,理解困難,即便學生死記硬背記住了這些概念和原理,也難以應對形式多樣的考題。如何使學生能更深刻、清晰地理解這些抽象的知識呢?本人結合教學實踐,認為巧用板書圖示能有效化解“矛盾觀”中的諸多難點。

      板書圖示法,顧名思義,就是把抽象的文字表述轉化為直觀的板書圖示,把枯燥的語言傳輸變?yōu)閺娏业囊曈X刺激。這種教學方法能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既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又能加深學生對哲學原理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下面就高中哲學“矛盾觀”部分,談談板書圖示法的具體運用。

      例一: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著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兩個方面。矛盾的對立屬性是斗爭性,統(tǒng)一屬性是同一性。斗爭性與同一性的關系,究竟哪個以哪個為前提,學生對此不易理解,而這恰恰又是考試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筆者以板書的形式設計了三組公式,并結合史伯的“和實生物,同則不繼”這句話,有效地突破了這一難點。板書設計如下:

      水 + 水 = 水 面粉+ 面粉= 面粉 水 + 面粉= 面團

      通過這淺顯易懂的三組公式,學生只要稍微體會便會明白這個道理:不同的事物結合在一起才能生成新的事物,如果事物完全相同,沒有差異,則不會發(fā)展下去。而這恰恰說明了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同一性是以斗爭性為前提的。這部分內(nèi)容如果單純地講解效果肯定不佳,而通過這排列有序的板書圖示學生能在短時間內(nèi)明白、理解,化繁為簡,由淺入深,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二: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

      在講解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時,哪個寓于哪個之中的順序不能顛倒,正確的說法應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而“寓于”就是“包含于”,反過來,這句話往往又被表述為“特殊性包含普遍性”。為了讓學生記住并理解這些結論,筆者設計了兩幅圖,一幅為(圖一):

      水果(普遍性) 蘋果(特殊性) 香蕉(……) ……

      筆者讓學生從這幅圖歸納出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果然不出筆者所料,有學生回答:說明了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筆者知道他們陷入了思維的誤區(qū),因為有個大括號,所以往往容易理解為括號左邊的事物包含了括號右邊的事物。這時,筆者又立馬展示了另一幅圖(圖二):

      中國江蘇浙江……

      接著提問:“中國與江蘇是什么關系?”學生準確而快速地回答出了兩者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筆者順勢引導:“中國包含江蘇,兩者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而普遍性與特殊性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如果說普遍性包含特殊性豈不是理解成兩者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了嗎?”學生愕然,繼而積極動腦。兩幅圖意思看起來好像差不多,但區(qū)別在哪里呢?學生通過思考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區(qū)別:圖二括號左邊與右邊的事物都是具體存在的,而圖一括號左邊的水果作為普遍性是抽象的概念,不能具體存在,只能通過一個個具體的事物來表現(xiàn)。學生大悟,他們通過這兩幅圖示的對比,既搞清了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又加深了對“整體與部分”“共性與個性”的理解,一舉兩得。緊接著筆者讓他們看課本71頁的漫畫,這幅漫畫講的是某先生不吃蘋果,要吃水果。學生都笑了,準確地說出了那人的錯誤之處。以后無論是判斷題還是選擇題,在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的問題上我班很少有學生出錯。這樣的板書圖示不僅能啟發(fā)思考,拓寬思路,更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積極動腦的好習慣。

      例三:主次矛盾關系原理。

      主次矛盾關系既是重點也是難點,筆者通過以下兩幅圖示突出了在事物發(fā)展過程中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tǒng)一。大圓里面有3個小圓,說明復雜事物包含多個矛盾。3個小圓大小不一,表示了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之分,要著力抓主要矛盾。

      例四:事物的性質(zhì)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

      在講“事物的性質(zhì)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時,筆者結合“一國兩制”的國家制度,用大小不同的方框來幫助學生理解這句話。

      在講“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轉化,事物的性質(zhì)就發(fā)生了變化”時,筆者準備了一張白紙,一張黑紙(見下圖)。白紙上點一個小黑點,黑紙上點一個小白點。學生很輕松地明白了即使白紙有黑點還是白紙,即使黑紙有白點還是黑紙。并展示如下的板書圖示:

      筆者用這種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了該知識點,并且記憶深刻。

      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巧用板書圖示在幫助學生深刻理解知識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當然,板書圖示的運用要適當,還要注意體現(xiàn)以下幾個特點。

      1.科學性、實用性。板書圖示不僅要“中看”,更要“中用”,要確保圖示嚴謹合理并能準確反映教材內(nèi)容,要有利于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教材內(nèi)容,切不可脫離教學需要,單純?yōu)閳D示而圖示。

      2.濃縮性、簡潔性。板書圖示要力求高度概括,以達到化繁為簡的目的,應盡量用簡單生動的圖示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如果過于復雜,學生理解起來費力,反而得不償失。

      3.形象性、啟發(fā)性。圖示的目的是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易于理解的直觀形式,因此,板書圖示要盡量形象生動,這樣學生才能從圖示中得到知識的啟迪,進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學會”為“會學”。

      學好哲學的方法有許多,板書圖示法只是其中之一。作為教師我們要勇于實踐,深入研究,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學習方法,使哲學獲得越來越多學生的喜愛。

      (責任編輯 袁 妮)

      猜你喜歡
      普遍性特殊性板書
      語文教師,今天您板書了嗎?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人體內(nèi)的塑料微粒
      淺談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板書設計的時效性
      PEP小學英語第六冊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學設計
      代數(shù)中的從特殊到一般
      關于“哲學方法”的思考
      思想政治課簡約板書
      代數(shù)中的從特殊到一般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色性與普遍性
      代數(shù)中的從特殊到一般
      霸州市| 嘉兴市| 长岭县| 福建省| 康保县| 仪陇县| 庆元县| 淳化县| 鹿邑县| 沙田区| 汽车| 金寨县| 平昌县| 黔西| 阿城市| 新宁县| 佛坪县| 华宁县| 行唐县| 内黄县| 祁东县| 西充县| 长葛市| 济宁市| 金堂县| 白水县| 靖西县| 广元市| 兴文县| 定兴县| 乐亭县| 体育| 昔阳县| 民和| 桃园市| 呼玛县| 阳山县| 德钦县| 鄂尔多斯市| 化隆| 仙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