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絲綢起源時代古史考

      2014-04-05 10:10:54段渝,馮永德
      四川蠶業(yè) 2014年1期
      關鍵詞:禹貢系辭禮記

      傳世文獻對中國絲綢的最早記載,見于《尚書·禹貢》。此篇記載的絲綢種類有絲、織文 (有花紋的絲織品,應即綺)、玄纖縞 (纖細的黑繒和白繒)、玄纁 組 (黑色和淺紅的絲織品)等。至于此篇提到的“織貝”,鄭玄注以為“錦名”,即所謂“貝錦”,實誤,應當是細 和貝殼兩種物品,即把貝殼磨成小粒扁圓珠并縫綴于麻質 ()衣物上,這是海洋文化的產物,在殷墟考古中曾有出土。不管怎樣,《禹貢》的記載表明,早在中國文明興起的初期,中國絲織品已經形成了多種類多樣化的發(fā)展格局。顯然,中國絲綢的起源時代,還遠在《禹貢》的成書年代之前。

      那么,《禹貢》成書于什么時代呢?這是一個頗有爭論的問題。近世以來對此問題主要有五種意見:(1)西周前期說,以辛樹幟為代表;(2)戰(zhàn)國說,以顧頡剛為代表;(3)春秋說,以王成組為代表;(4)漢代說,以日本學者內藤虎次郎和德國赫爾曼教授等為代表;(5)不同時代說,其中的“九州”篇所記生態(tài)環(huán)境反映的是公元前第2000年間的情況,其藍本當出自商朝史官對夏代的追記,此說最近由考古學界所提出。從《禹貢》所記貢絲織品的地域同古史的參驗比較來分析,“九州”篇本出公元前第二個千年即夏商之際的看法,是最為接近歷史實際的?;谶@種認識反觀先秦文獻,可以看出,夏商時代中國絲綢已經發(fā)展到了相當水平。

      《禮記·禮運》記載:

      昔者先王未有宮室,……未有絲麻,衣其羽皮。后圣有作,……治其絲麻,以為布帛,以養(yǎng)生送死,以事上帝鬼神,皆從其朔 (按:朔,初也)。

      此篇所說“后圣有作”,“治其絲麻”,所指即是絲綢起源時代的情形。

      《易·系辭下》記載: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孔穎達《疏》云:“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絲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長大,故云垂衣裳也。”這表明,中國絲綢的起源是在黃帝時代。

      關于《禮記》和《易·系辭》的成書年代,論者或有爭議,以為是漢代人的作品。但是關于《禮記》源出先秦,早在漢代就有清楚明確的記錄,《漢書·景十三王傳》載:漢景帝時,河間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籍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漢書·藝文志》和《說文·敘》亦并謂孔壁中有《禮記》,可見大小戴《禮記》本出古文,原為先秦舊籍,并非西漢作品。至于《易·系辭》,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 “孔子晚而喜《易》、 《序》、《彖》、《系》、《象》、《說卦》、《文言》”,雖不一定完全可信,但《系辭》為先秦舊籍是可以肯定的。王充《論衡·正說》:“孝宣皇帝之時,河內女子發(fā)老屋,得逸《易》、《禮》、《尚書》各一篇奏之。宣帝下示博士,然后《易》、 《禮》、 《尚書》各益一篇”。所得逸《易》,應指《說卦》?!峨S書·經籍志》:“及秦焚書,《周易》獨以卜筮得存,唯失《說卦》三篇。后河內女子得之”。這里所說三篇,即《說卦)、 《序卦》、 《雜卜》三篇,并不包括《系辭》,可見《系辭》并非漢代人偽作,而是傳自先秦的文本。據(jù)此, 《禮記·禮運》和《易·系辭》所記絲綢源自黃帝時代,這一說法應當就是先秦時代累世相傳的舊說。

      傳出《淮南子》所引的《蠶經》,對蠶桑絲織起源于黃帝時代也有明確的記載,其文曰: 《蠶經》云:“黃帝元妃西陵氏始蠶?!睂τ谶@條《蠶經》的年代,論者有所爭議,或以為出自宋元時期的偽作。但是,至少有兩個證據(jù)可以表明,此條《蠶經》原為先秦舊史所傳,決非宋元人偽作。

      其一,《世本》 (見《大戴禮記·帝系》引)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娶于西陵氏,西陵氏之子謂之嫘祖氏,產青陽及昌意。青陽降居氵氐水(按:《史記·五帝本紀》引作“江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謂之昌濮氏,產顓頊"。這條材料本是先秦時代中原舊籍所傳,并見于成書于西周中葉以前南方古史所傳的《山海經·海內經》,表明有著真實的歷史內容。而黃帝、嫘祖之子昌意娶于蜀山氏,恰恰顯示了古代從利用桑蠶之絲到馴養(yǎng)家蠶并抽絲織帛這一重大歷史性變革 (詳后),意味著中國絲綢起源于黃帝時代。這與上引《禮記·禮運》和《易·系辭》是恰相一致的。因此,不論從材料本身還是所反映的歷史背景來看,這條《蠶經》都出自先秦,當可肯定。

      其二,根據(jù)《荀子·賦篇·蠶》的記載,戰(zhàn)國時已發(fā)展了關于蠶的義理,稱為“蠶理”,而蠶理的形成年代足可追溯到“五帝”時代?!盾髯印芳确Q蠶理,則當時已有總結和闡述關于蠶理的書籍傳世,當可肯定?!盾髯印反似€提到一種流布廣遠的傳說,即蠶與馬的關系,說: “五帝占之曰:此夫身女好而頭馬首者”,并說這是蠶理之一,可知此說是一種來源久遠的傳說?!吨芏Y·夏官·馬質》“禁原蠶者”句下鄭玄注云:“原,再也,天文辰為馬?!缎Q書》:'蠶為龍精,月直大火,則浴其種'。是蠶與馬同氣也?!编嵶⒁C的這部《蠶書》,雖然并未注明為何時之書,不過從它的內容與《荀子》所述蠶、馬關系有所關聯(lián)來看,應當就是戰(zhàn)國時代關于蠶理一類的書,出自先秦舊本,當無疑義。秦始皇時,盡燒天下《詩》、《書》、百家語,“所不去者,醫(yī)藥、卜筮、種樹之書”,有關蠶理一類先秦文獻,即屬“所不去者”之流,因而得以保存并流傳下來,至漢初為淮南王劉安《淮南子》所取用。由于漢初并稱先秦義理之書為經,所以淮南王劉安在引用此書時稱其為《蠶經》,這是符合漢初風氣的。至漢武帝時,設五經博士,只有經學稱經,其他諸書則不再稱經,所以東漢鄭玄引用此書時稱其為《蠶經》。由此可見,《淮南子》引用的《蠶經》,原為先秦舊本所傳,并非后人偽作。這種情況,與漢初許多古籍抄自先秦舊本一樣,不足為異。當然,除這部《蠶經》而外,劉安本人是否寫過一部《淮南王養(yǎng)蠶經》,因文獻闕如,難以考察,只能存而不論。

      至于今本《淮南子》不見這條《蠶經》,也并不足怪,這是由于此書在傳抄過程中有所脫漏而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正如許多書籍在傳抄中有所脫漏一樣。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佚文輯自哪個時代的哪一部書,而在于佚文是否合乎它自身所反映的史實和背景,是否有可靠依據(jù)。以此來看這條《蠶經》,不難知道它出自先秦舊本,決非宋元間人士的偽作。

      總而言之,通過對上引各條先秦文獻的考證和分析,可以確認這樣一個事實,即:中國蠶桑、繅絲和絲綢的起源是在黃帝時代,“西陵氏始蠶”、“治絲繭以供衣服”等古史傳說有著充分的歷史根據(jù),并非后人向壁虛構之說。

      猜你喜歡
      禹貢系辭禮記
      國學周周讀
      近百年《禹貢》相關問題研究述評
      SOUNDS OF THE VILLAGE
      漢語世界(2022年5期)2022-10-15 12:32:58
      第五屆譚其驤禹貢基金優(yōu)秀青年歷史地理論著獎評選揭曉
      《禮記·祭統(tǒng)》孝道觀的神圣意蘊
      原道(2020年2期)2020-12-21 05:46:38
      半途而廢
      “人品訴諸”在《系辭》中的應用研究
      文明
      尚書·禹貢
      寶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6:48
      讀點經典
      當代貴州(2012年17期)2012-08-15 00:51:42
      什邡市| 漾濞| 荥经县| 佛冈县| 建平县| 池州市| 灵武市| 广安市| 乌恰县| 囊谦县| 南川市| 凤山县| 鲁甸县| 浦县| 会同县| 从化市| 黄冈市| 东平县| 南陵县| 蛟河市| 安达市| 浮山县| 久治县| 封开县| 长乐市| 宜兰县| 宁德市| 大同市| 九台市| 常山县| 大埔区| 吉安县| 阜宁县| 宝鸡市| 东丰县| 靖西县| 申扎县| 普洱| 正安县| 静宁县| 崇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