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浩
近年來,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語文教學在理念構建層面呈現出除舊布新之態(tài),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是,在日常教學的實際操作層面上,仍然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該如何沖破教材設下的藩籬”,“該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該如何增加語言習練的有效性”等等。筆者提出“自主學習流水線”的設想,就是想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實踐,形成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操作流程。
所謂“自主學習流水線”,就是通過建立并不斷滾動“自主閱讀”“自主寫作”“自主評賞”三個學習環(huán)節(jié),來有效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一種教學流程。一方面,它強調學生習練的“自主性”,旨在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另一方面,它又強調這一個學習流程的“整體性”,旨在形成一個流暢而完整的“學習流水線”,并通過這個“流水線”內部環(huán)節(jié)的不斷循環(huán),來加大語言習練的強度,提高學生讀寫的能力。
以下是筆者對“自主學習流水線”的研究和實踐。
一、“自主閱讀”是“自主學習流水線”運轉的基礎
1.“自主閱讀”的兩個階段
在筆者開設的閱讀課里,“自主閱讀”主要分“自由性閱讀”和“專題性閱讀”兩個階段。
在前期的“自由性閱讀”中,筆者不推薦書目,讓學生比較自由地選擇課外文本,然后將其帶到課堂上進行閱讀。教師提供這一種自由的模式,目的是先讓學生選擇自己愛看的文章,以增加他們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當然,對于一些庸俗的讀物,教師要明令禁止。
“自由性閱讀”主要是針對高一上半學年的學生,閱讀內容可以以雜志(如《讀者》等)為主。
“自主閱讀”的第二個階段是“專題性閱讀”,主要針對高一下半學年至高三上半學年的學生。在這個階段,教師要推薦文史哲類的經典書目,讓學生自由選擇,加以閱讀。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進度和愛好列出閱讀書目以做調整和補充,這也是學生自主性的充分體現。
2.“專題性閱讀”的推薦書目
以下是筆者向學生推薦的部分書目。
高一下:林語堂《蘇東坡傳》、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筆記》、泰戈爾《飛鳥集》、魯迅《朝花夕拾》、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沈從文《邊城》、錢鐘書《圍城》、巴金《家》、李開復《做最好的自己》、周國平《妞妞》等。
高二:魯迅《吶喊》《彷徨》、羅貫中《三國演義》、周國平《周國平散文》、張曉風《張曉風散文》、曹禺《雷雨》、余華《活著》、路遙《平凡的世界》、傅雷《傅雷家書》、羅曼·羅蘭《巨人三傳》、房龍《寬容》等。
高三上:莎士比亞《哈姆雷特》《奧賽羅》、蘇東坡《東坡志林》、莊子《莊子》、曹雪芹《紅樓夢》、王開嶺《精神自治》、張遠山《告別五千年》、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等。
比較厚的書,如《紅樓夢》,教師可以允許學生進行一至兩個月左右的閱讀,讀書筆記可以分章節(jié)來完成。
3.文本的準備
要閱讀,就要有閱讀的文本。筆者是通過如下做法來準備文本的。
在“自由性閱讀”階段,提前讓學生準備好雜志或書籍。雜志由學生自己購買,也可以提前到閱覽室借閱或是在兩個班級之間交換閱讀。
在“專題性閱讀”階段,筆者采取以下策略:
①在高一下半學年,筆者讓學生自己去圖書館借閱推薦的書籍或者自己去書店購買,讓學生發(fā)揮主動性自己去解決。
②從高二開始,文理科分班后班級已經固定下來,筆者便要求學生購買高二、高三的推薦書籍,數目至少在一本以上。筆者規(guī)定,學生買的這一本書要在班級里借閱流通,所有權歸購買的學生,閱讀權歸班級每個同學,相當于建立了一個臨時的班級圖書館。
“自主閱讀”是“自主學習流水線”最為基礎的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組織好閱讀活動的開展,同時,也要積極推動“自主閱讀”向“自主寫作”過渡。
二、“自主寫作”是“自主學習流水線”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1.“自主寫作”的兩種主要成果和教師的指導作用
(1)“心得式讀書筆記”和教師的指導
所謂“心得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之后寫出自己的認識與感想以及得到的啟發(fā)與收獲的一種筆記。
以下是筆者認為學生在寫“心得式讀書筆記”時容易產生的一些不良傾向。
①復述文章。學生之所以會停留在復述文章的階段,主要是沒有將閱讀文本對自己的觸動追問下去,缺少對文本內容的提煉、分析、聯想和新的解讀。
②消遣娛樂。學生在閱讀時會有消遣娛樂的傾向,這種傾向帶入到寫作中,就會出現以搞笑好玩為目的寫作。
③偏激狹隘。有的學生在寫“心得式讀書筆記”時思維會顯得比較狹隘和偏激,缺少辯證的眼光和正確的價值觀。
要避免學生犯以上這些毛病,教師就要進行引導和規(guī)范,使學生能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來。教師要指導學生明確以下幾點:第一,要“依文解道”,讀懂文本。在這一步,學生要依據原文所提供的語言文字,仔細閱讀分析,從整體上把握文本的材料和主旨,為深入解讀和評析做好準備工作。第二,要“依道悟文”,鑒賞評析。這一步,要力求能深入體味文本從形式到內容的精妙所在,對文章的布局、材料、立意、表達都能夠了然于心。第三,要“捕獲感觸”,凝聚觀點。要讓學生緊緊抓住感觸最深的一點,形成自己對文本的獨到的看法。觀點盡量不落窠臼,也不無病呻吟。
總之,要寫好“心得式讀書筆記”,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如何提煉觀點、如何聚焦觀點,如何論證觀點的方法,將學生由“隨意點評式讀書筆記”引向“專題研究型讀書筆記”上來。
(2)“共鳴式抒情散文”和教師的指導
所謂“共鳴式抒情散文”是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情感和思想的共鳴后,寫自己生活中相同的際遇,以此來抒發(fā)真情,表達某種哲思的一類文章。
教師在指導學生寫這一類文章時要強調兩點:
第一,要找到共鳴點,即文章呈現的最能震撼自己心靈的元素,然后把它捕捉到筆下。
第二,要表達“生命之真情”和“生活之真諦”。教師要告訴學生,如能表達出生命的某種真情、生活的某種真諦,便找到了“共鳴式抒情散文”的靈魂所在。從意象到真情,再從真情到哲思,這便是“共鳴式抒情散文”寫好、寫活的關鍵。
2.做好經典“讀書筆記”的推薦工作
如果僅有教師的指導,效果并不會太好。這時,就需要讓學生有針對性地看一些經典的讀書筆記或是點評。筆者給學生開了部分參考書目,如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圖繡像三國演義》(毛宗崗評),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胭脂齋重評石頭記》(胭脂齋評)等。
三、“自主評賞”是“自主學習流水線”中“評價”和“鑒賞”的環(huán)節(jié)
筆者認為,作文的評價鑒賞不一定要教師包干到底,完全可以讓學生參與進來,讓他們成為評價鑒賞的主體。
1.教師要做好學生互評作文的指導和組織工作
(1)根據作文評分細則和新課標,具體給出評改的參考標準
在這一步,教師最重要的工作是確定評改的參考標準。
以下是筆者給學生批改提供的一個參考標準。
①字數足?!白灾鲗懽鳌币_到的字數是800字左右。
②文面凈。潦草、字跡不工整,都要在批改的時候指出來。
③中心明。文章貴在中心明確,切忌多個論點出現。學生批改閱讀時要注意文章的“神”是否貫穿始終,情感是否凝聚不散。
④立意深??戳⒁馐欠裆羁?,能否給人以啟迪,對論點的論證是否透徹全面,讓人信服。
⑤語言美??凑Z言是否準確、生動、形象。學生在批改時要用波浪線畫出優(yōu)美的或發(fā)人深思的句子。
⑥材料博。能否充分展開聯想和想象,由古及今,從中到外,打破時空,旁征博引。
⑦思路清。看文章的敘述是否有條不紊,論證是否清晰有力,結構是否完整嚴密,富有層次感。
⑧感情真。是否敘寫自己真實的生活,抒發(fā)自己真實的情感。
⑨觀點新。是否有創(chuàng)意、有個性,想人之所未想,發(fā)人之所未發(fā);觀點、材料是否都有獨到之處。
應該說,以上九條,只是給學生一個批改的方向和支點,學生在具體操作時不需要面面俱到,全部都參考到。
(2)作文互批的具體操作流程
①學生批改。筆者要求學生按照批改的參考標準進行批改,寫好評語,評定星級,寫上批改人的姓名。星級作文的標準,筆者將其凝練成六點:字數足文面凈;立意深中心明;語言美有文采;材料博論據豐;思路清層次順;有個性感情真。
根據這六點來評星級,其中六星為最高級別,要選出來在全班范圍內交流。對于評語,筆者要求學生不是簡單地評價文章的好壞,而是針對文章的內容進行闡發(fā),表達自己的思想或者對文章中的某一點有所鑒賞。
②教師檢查記錄。在批改小組全部改完作文后,由小組長收齊交給教師。教師閱讀了解寫作的情況和批改的情況,然后登記學生得到的星級,選出優(yōu)秀的作文,并且給批改者進行打分(比如:優(yōu)秀的五分,良好的四分,一般的三分)。
③獎勵措施。作文實行積分制,目的是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比如3星作文得2分,4星作文得4分,5星作文得6分,6星作文得8分。這些分數可以按一定比例折錄進總評成績。
2.教師要提供“交流”和“反思”的平臺
在學生批改完作文后,教師應該提供一節(jié)課左右的時間讓師生共同鑒賞佳作,交流思想。因為課堂的合作學習能充分體現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大家各抒己見,取長補短,就能共同提高,構建高質量的課堂。
具體可進行如下操作。
①反思己作:針對評語,給自己的文章進行重新設計,寫出自己認為的最佳方案(以結構提綱為主)。
②欣賞佳作:教師將優(yōu)秀的作文打印分發(fā)給學生欣賞。欣賞完畢后,教師要大家思考諸如以下的問題:“如果你來批改會給出什么樣的評語?你覺得這篇文章好在什么地方?這篇文章還有沒有提升的空間?”
③自由發(fā)言:學生談自己對作文的理解和鑒賞。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做到“敢說、會說、能說”,在評析中逐步提高鑒賞能力。
④教師總結:教師要多肯定學生思維的獨特或深刻之處,多突出那些有利于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見解和理論,多挖掘優(yōu)秀作品中最具有價值的閃光點。
“自主評賞”其實是建立了一種以“主動參與、樂于交流與合作”為特征的新的學習方式,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表達和讀寫能力,并且為開啟新一輪的學習流程做好鋪墊,打好基礎。
實踐證明,當學生進入到新一輪的“自主學習流水線”時,已經在“讀、寫、評”三個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的教學愿景,也會在這個不斷循環(huán)的學習流程中慢慢地得到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