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網絡文化對高職學生思想道德的負面影響調查分析

      2014-04-08 06:27:54李明月
      職教通訊 2014年23期
      關鍵詞:思想道德德育高職

      李明月

      一、調查的背景與目的

      當今,網絡文化愈益深刻地影響著青年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道德品格,高職院校德育工作者必須準確把握網絡文化的內涵,系統(tǒng)了解網絡文化對高職學生思想道德正負兩方面的影響,全面透視網絡文化對高職學生思想道德產生負效應的原因,積極探尋網絡文化下高職學生德育工作新路徑。但從目前學術界的研究現(xiàn)狀來看,這一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仍存在大量有待深入研究的領域。[1]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從宏觀上評價網絡對網民社會生活的影響,而對更深層次的研究較少,特別是對高職學生群體的研究非常少。因此,本課題組開展的調查著重研究網絡文化對高職學生思想道德的影響,并針對網絡文化負效應提出相應對策,以實現(xiàn)網絡文化與高職院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和諧共振,促進高職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整體提升。

      二、調查對象與調查方式

      (一)調查對象

      本課題組從實證分析的角度出發(fā),于2013年對江蘇城市職業(yè)學院武進學院(以下簡稱“武進學院”)的在校生進行調查。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500份,回收500份,回收率為100%。調查覆蓋機電一體化、數控設備操作與管理、汽車、國際貿易、會計與統(tǒng)計核算、報關、會計、多媒體、電腦、藝術、電商、計算機12個專業(yè)的高職學生。

      (二)調查方式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高職學生上網的基本狀況

      問卷經過整理、歸納,可以較為清晰得出武進學院高職學生接觸網絡文化的基本狀況,可以分析出網絡文化對其思想道德的影響。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高職學生上網基本狀況

      1.觸網低齡化。由于網絡的迅猛發(fā)展及對人們工作、生活、學習的深切影響,高中以上學歷人群中互聯(lián)網普及率已經到了較高的水平,且出現(xiàn)學生網民低齡化現(xiàn)象。調查結果顯示:高職學生首次接觸網絡的時間較早,84%的學生從初中以前就開始接觸網絡,進入高職院校才接觸網絡的學生僅占2%。

      2.網絡依賴化。在上網時間的調查上,每天上網時間3小時左右的高職學生約占65%,每天上網時間高達5小時以上的學生約占20%,而每天上網1小時以下的學生僅占15%;在“一整天不上網會有什么感覺”問題調查上,約22%的學生有“感到空虛、痛苦,患得患失,甚至無所事事”的感覺,認為“網絡已經成為生活難以分割的一部分”,甚至有4.6%的學生“經?;孟胱约荷钤谔摂M世界”中??梢姡蠖鄶狄咽琴Y深網民,部分學生對網絡依賴性很強,少數學生長期浸染在網絡中,受網絡文化的影響不容小覷。

      3.上網移動化。在對高職學生上網設備進行調查時,高達64.2%的學生使用手機上網?,F(xiàn)階段,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手機上網因其便捷性和廉價性獲得了大量學生的青睞。另外,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學生習慣在碎片化時間利用手機上網,課后、就餐、休息、排隊和乘坐公交車等各種場景下均隨處可見“拇指一族”。手機上網所帶來的移動化、便捷化和廉價性也進一步助長了高職學生對上網的依賴和沉溺,部分學生甚至反映“每天睡覺前和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手機上網”。

      (二)高職學生上網內容分析

      高職學生在各類網絡應用領域均有涉獵。其中,休閑娛樂類、交流溝通類和獲取信息類網絡應用是高職學生對網絡的主流應用。具體如表2所示。

      表2 高職學生網絡應用情況

      1.娛樂需求。移動通信技術的不斷更新,使學生上網受速度限制減少,而智能手機屏幕的加大和手機高清視頻APP等功能的推出,進一步滿足了學生對休閑娛樂功能的需求。調查結果顯示:78.4%的高職學生認為,網絡文化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娛樂功能;60.8%的高職學生上網主要目的之一是觀看網絡視頻;43.6%高職學生上網主要目的之一是玩網絡游戲。

      2.社交需求。“社交化”作為網絡的一種功能元素,正在全面融合到各類互聯(lián)網應用中,整個互聯(lián)網都在走向社交化的大趨勢。QQ功能日趨豐富,逐漸從早期單純的聊天工具向近期的綜合化平臺方向發(fā)展,集成社交、資訊、娛樂等多種功能。其門檻低、傳播快、受眾廣的特點得到了高職學生的青睞。調查結果顯示:62.8%的高職學生上網主要是利用QQ平臺增進感情、進行社交;50.6%的高職學生認為,網絡增進了自己與朋友間的情感交流。

      3.信息需求。內容豐富、更新及時的資訊,可以滿足學生隨時隨地了解最新資訊、查找信息、發(fā)表評論等。調查結果顯示:72.6%的學生認為,網絡對自己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獲取信息、拓寬視野這一塊;70.8%的高職學生認為,網絡文化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傳媒功能;58%的學生認為,網絡文化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知識傳承功能。

      (三)網絡文化對高職學生思想道德的影響

      分析調查問卷,可以得出網絡文化對高職學生思想道德影響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其能最大程度地幫助高職學生更加便捷地汲取優(yōu)秀文化的最新成果,彌補高職院校傳統(tǒng)德育在時間、空間、選擇范圍等方面的缺陷;另一方面,由于網絡的開放性、虛擬性和不可控性,以及高職學生自身的身心特點,不良網絡文化難免會給高職學生帶來種種負面效應。當前網絡文化對高職學生思想道德產生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點。

      1.自由度高,易受困惑。自由性是網絡文化所特有的魅力,同時,也正是這種自由性使得高職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的道德價值判斷難度加大。由于現(xiàn)實社會有著嚴格的道德規(guī)范和道德約束,而虛擬的網絡社會是一個自由王國,高職學生在不能很好自律的情況下,其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就可能出現(xiàn)偏差,表現(xiàn)出與現(xiàn)實生活道德規(guī)范不相符的狀況,甚至對一些不良行為失去應有的客觀評價。調查結果顯示:對于語音聊天室、論壇、貼吧等網絡平臺上存在的罵人現(xiàn)象,32.2%的高職學生表示“無所謂”,9.2%的高職學生表示“別人都在罵,我也罵”,6.2%的高職學生則表示“很好玩”。

      2.超越性強,易受蠱惑。網絡環(huán)境中,網絡行為主體的身份、形象、特征等已經數字化和隱匿化,少數學生網民通過匿名、匿形欲擺脫社會輿論、傳統(tǒng)習慣、內心信念的制約而導致自身道德行為的超越化,給建立在現(xiàn)實社會基礎上的傳統(tǒng)道德規(guī)范帶來嚴竣的挑戰(zhàn)和巨大的沖擊,由此而引發(fā)的道德沖突問題也就愈來愈多。調查結果顯示:對于自己在網絡空間中的行為規(guī)范評價,16%的高職學生清晰地認識到自身行為“很不規(guī)范”,13.4%的高職學生認為,自身行為“不太規(guī)范”。雖然此類學生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但德育工作者也不可輕視此現(xiàn)象。

      3.趣味性大,易受誘惑。網絡文化與生俱來的趣味性,如網絡游戲所營造的虛擬、新奇、刺激的網絡世界對部分高職學生有極大的誘惑力。調查結果顯示:20.6%的高職學生認為,網絡游戲“刺激過癮”,23.6%的高職學生認為,網絡游戲“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滿足成就感”;在“是否幻想自己生活在虛擬世界中”的調查問題上,4.6%的高職學生表示“經?!?,21.8%的學生表示“有時”。此類學生一旦被網絡游戲吸引就易于沉溺其中,這不僅會影響他們的學業(yè)和身心健康,而且還會帶來較重的經濟負擔。據訪談,由于生活費用有限,少數高職學生往往通過撒謊向家長要錢,或者向他人借錢方式獲取上網費用,而其中一些借錢上網的高職學生很難及時償還債務,由此出現(xiàn)誠信危機,甚至引發(fā)各種惡性事件的發(fā)生。

      (四)被動性強,易受迷惑

      在問卷調查和學生訪談中,課題組發(fā)現(xiàn),大部分高職學生對網絡文化沒有進行較為理性的思考和判斷,對于網絡文化的影響,雖表現(xiàn)出主動參與的意識,但更多的是被動地接受。調查結果顯示:在“面對形形色色的網絡輿論時,你是否會被輿論左右?”問題上,21.6%的高職學生表示“迷茫,不知到底誰可信”,35.4%的高職學生表示自己是“打醬油的”,僅33%的高職學生面對網絡輿論時,有自己的主見而不被左右;在如何看待本地知名網絡論壇中提到的網絡事件問題上,41.6%的高職學生表示“事情真相難以了解”;對于網絡中出現(xiàn)的新鮮事物,特別是詞匯等,接受調查的高職學生表現(xiàn)出較低的興趣,如在“你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會使用網絡流行詞么?”問題上,71.4%的高職學生表示“偶爾”使用,僅有18.6%的高職學生表示“經?!笔褂?。

      可以說,網絡既有“信息黃金地”,又有“信息垃圾堆”;網絡既是“價值宣揚者”,又是“道德冷殺手”。網絡文化的負效應已開始侵蝕到了傳統(tǒng)德育和網絡德育,影響了高職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因此,高職院校的德育工作者必須多措并舉應對網絡文化負效應。

      四、對策與建議

      (一)優(yōu)化網絡德育資源

      網絡文化的開放性和自主性,決定了學校德育在堅持思想性的同時,必須充分考慮以趣味性來增強自身吸引力,以此吸引高職學生注意力,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道德教育。德育工作者要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以校園網絡為載體,利用電子刊物、校園論壇、虛擬社區(qū)等網絡平臺引領高職學生一起營造網上校園文化氛圍,讓圖文聲并茂、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德育形式與科學健康、積極向上的德育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引導高職學生文化趣味,提升其文化品位。

      (二)細化網絡道德教育

      針對網絡匿名性和不可控性特點,高職院校德育工作者應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增設網絡德育的有關內容,強化網絡道德教育。德育工作者要充分發(fā)揮教育對象的道德主體作用,幫助他們認識到不良網絡文化對思想道德的侵蝕性。同時,進一步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網絡觀,提高網德修養(yǎng)、錘煉網德意志、增強網德自律能力、規(guī)范網德行為,做遵紀守法的文明網民。

      (三)強化學生道德自律意識

      學生階段是一個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與定型階段,因此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倫理道德觀念顯得非常重要。在這方面,德育工作者可以開展網絡道德方面的座談會、主題班會、演講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參與進來自由討論,使他們充分認識到網絡道德失范的社會危害性,提高高職學生網絡自我教育能力。同時,德育工作者要注重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慎獨”精神,提升大學生的道德自律能力,認真恪守網絡空間“七條底線”——即“法律法規(guī)底線、社會主義制度底線、國家利益底線、公民合法權益底線、社會公共秩序底線、道德風尚底線、信息真實性底線”,這不僅是網絡道德教育的問題,更是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四)固化新型德育隊伍建設

      加強高校道德教育進網絡工作,關鍵在隊伍。教育部明確提出:“要培養(yǎng)一支既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又了解網絡文化特點,能比較有效的掌握網絡技術、在網上進行道德教育工作的隊伍。”這支隊伍的人員除了具備網絡道德教育工作的一般素質之外,還應該有新的德育觀念、新的工作素質。所謂新的德育觀念是指能清醒地認識到形勢的變化,并能順應形勢、更新觀念,探究互聯(lián)網條件下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路。[2]所謂新的工作素質,是指在各種信息交叉滲透、技術高度發(fā)展的網絡社會中,所應具備的信息處理實際技能和對信息進行篩選、鑒別和使用的能力,主要包括敏銳的信息意識、較強的信息收集處理能力和較高的信息道德水準。[3]

      (五)深化家庭教育協(xié)同

      隨著互聯(lián)網在家庭中的迅速普及,家庭教育方式對青少年網絡道德品質的影響越來越大。家長作為高職學生的終身老師和榜樣,(1)要樹立科學的網絡觀,正確看待孩子的上網行為,拋棄對子女上網那種“談網色變”的錯誤認知;(2)家長要及時學習充電,了解網絡技術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對孩子網絡使用行為進行有效監(jiān)管,對上網內容和上網時間進行合理控制;(3)要發(fā)揮和諧家庭對孩子德育的重要作用,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和溝通,避免他們在網上尋求情感支持、迷失網絡,甚至走向犯罪邊緣??傊鳛榧议L應當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調整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與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共同努力,營造一個文明、健康、和諧的網絡環(huán)境。

      在網絡文化興盛的時代背景下,在與時俱進的發(fā)展要求下,面對網絡文化的負面影響,德育工作不能因噎廢食,應該與時俱進。德育工作者必須深刻把握網絡文化的特征,洞察網絡文化對高職學生的作用機制,掌握高職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及問題所在,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尋求德育工作的新突破,提升高職學生在現(xiàn)實和網絡中的思想道德水平,為培養(yǎng)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美]尼克·施蒂文森.認識媒介文化[M].王文斌,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2]王榮發(fā).網上德育——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與實踐[M].上海:華東理工出版社,2009.

      [3]魯寬民,喬夏陽.網絡虛擬社會建設論略——法治和德育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猜你喜歡
      思想道德德育高職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中國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創(chuàng)新機制 多措并舉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向縱深推進
      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02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策略
      甘肅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06
      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進道德素質的提高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32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高職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探討
      海峽影藝(2012年1期)2012-11-30 08:15:44
      静安区| 河津市| 靖边县| 松滋市| 北海市| 山阳县| 马公市| 礼泉县| 五华县| 余姚市| 墨江| 读书| 岗巴县| 广汉市| 彭山县| 绵竹市| 金溪县| 盐津县| 屏南县| 马边| 大厂| 昌都县| 平舆县| 台南市| 绥棱县| 炉霍县| 龙泉市| 内乡县| 景宁| 井研县| 庆安县| 桂平市| 乐亭县| 榆社县| 中牟县| 绥宁县| 昆明市| 松桃| 大埔区| 大安市| 苗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