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恩佳
?
儒學與當代文化的發(fā)展和不同文明的對話——在北京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
湯恩佳
(孔教學院,香港)
湯恩佳(1934-),廣東三水人。美國愛奧華威斯理安大學工商管理博士。現(xiàn)任香港孔教學院院長、世界儒商聯(lián)合會會長、國際儒家生態(tài)聯(lián)盟副主席、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副理事長、中國香港體育協(xié)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名譽副會長等。
從1970年開始歷任香港羽毛球總會會長至今,曾任亞洲羽毛球總會會長(一屆) 及亞洲羽毛球總會永遠名譽會長和廣東省政協(xié)委員(三屆),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第九屆、十屆、十一屆中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委員會成員,第一、二、三、四屆立法會委員及行政長官推選委員會委員,持有300多個社會上各界榮譽職銜。因其在商界、學術界、宗教界、體育界等做出了突出貢獻,英女皇于1996年授予MBE勛銜。2005年獲日本世界宗教法王廳頒授世界和平大獎,2006年榮獲美國總統(tǒng)喬治·布什、美國教育部長頒發(fā)的“杰出儒學家獎”,2009年獲美國名譽林肯勛章。2011年獲國家文化部孔子文化獎,2013年獲中華名人錄頒授杰出華人終生成就獎。2014年獲香港特區(qū)政府頒發(fā)銀紫荊星章。在香港特區(qū)政府禮賓編制排名第十二。
湯恩佳博士自幼尊孔,50多年來致力于弘揚孔教儒家思想。自擔任香港孔教學院院長及主席30年來,將大部分精力和資源投入到對孔教儒家思想的宣傳和對國內外孔教儒家文化傳統(tǒng)的考察??犊饽?,捐助孔教儒家事業(yè)。著有《孔學論集》《孔子讀本》《論語圣經》等多部儒家著作。編寫了《香港小學儒家德育課程》(1-6冊)、《香港中學儒家德育與公民教育課程》(1-3冊),共發(fā)表1 150多篇弘揚孔教儒學的論文和演講詞(并已編集印成《湯恩佳尊孔之旅環(huán)球演講集》1-22卷),為推廣孔教儒家思想,捐出資產近1.5億元,近年還捐了一幅土地約值2億元。弘孔足跡走遍了全國各省市,捐贈孔子及歷代大儒大小雕像500多尊,為西藏捐贈了一所孔子醫(yī)院,捐獻孔子儒家文獻資料不計其數(shù)。在國外,在世界五大洲,在英、美、加、澳、日、韓、菲律賓、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哥斯達黎加、古巴、瑞典、俄羅斯及摩洛哥等國都有他弘揚孔子儒家文化的足跡。(孔教學院供稿)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同道、各位朋友:
欲復興中華民族,必先復興中華文化;欲復興中華文化,必先復興儒家文化。對于儒家文化的偉大價值,習近平主席說:“要通過研讀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書籍,吸收前人在修身處事、治國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經驗,養(yǎng)浩然之氣,塑高尚人格,不斷提高人文素質和精神境界?!苯裉焓强鬃诱Q辰2565 周年紀念日,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中國孔子基金會、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聯(lián)合舉辦紀念孔子誕辰2565 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大家要努力精進,研究、傳播、踐行、運用、發(fā)展儒家文化,使儒家文化成為當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我代表香港孔教學院祝會議圓滿成功!
何謂道德?道得之于己,內化于心,見之于行,就是德。道在何處?道就在儒家經典之中。2011年5月9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考察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在與師生座談時說:“我們的一切學習都是為了學以致用,中華民族連綿不斷的五千年文化,是我們的自豪所在,一定要發(fā)揚光大,使之成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大動力。學習國學的目的,不是為了把它當古董擺設,也不是食古不化、作繭自縛,而是要變成內心的源泉動力,做到格物窮理、知行合一、經世致用?!备裎锔F理、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等觀念,正是弘揚儒家文化的正確途徑與方法。儒家文化提供了豐富的治國經驗,提供了修身處世的基本原則,需要每一個中國人認真學習。去年11月26日,習近平主席來到曲阜和孔子研究院參觀考察,在孔子研究院同專家座談時表示:“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立場,堅持古為今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因勢利導、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發(fā)揮積極作用。”習主席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fā)展繁榮為條件。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道德規(guī)范,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習主席認同儒家制定的道德原則,這對儒家文化的傳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儒家的道德觀念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認同。美國出版的《世界名人大辭典》和英國出版的《人民年鑒手冊》將孔子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美國總統(tǒng)里根曾說:“孔子高貴的行誼與偉大的倫理道德思想,不僅影響了他的國人,也影響了全人類??鬃訉W說世代相傳,提示全世界人類豐富的為人處世原則。”英國行政官員莊士敦認為,中國人如果“不崇敬孔子”“不誦習孔教之奇經偉典”,就會成為“中國人之禍害”。英國湯恩比說:“中國文化如果不能取代西方成為人類的主導,那么整個人類的前途就是可悲的?!?/p>
當代人類面臨著極其深重而且日益擴大的道德危機,出現(xiàn)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消費主義、見利忘義、損公肥私、不講信用、欺詐訛騙、以權謀私、暴力橫行、自殺增多、犯罪猖獗、對立沖突、流血戰(zhàn)爭、恐怖襲擊、邪教肆虐、環(huán)境污染、吸毒販毒等現(xiàn)象。而要克服以上種種道德危機,只能大力發(fā)揚孔子儒家的五倫五常之道。 “五倫”是基本的五種人倫關系,即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五種關系。《孟子·滕文公上》:“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泵献诱J為,父子之間有骨肉之親,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夫妻之間摯愛而又內外有別,老少之間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具體的要求就是:為臣的,要忠于職守,為君的,要禮待他們;為父的,要慈祥,為子的,要孝順;為夫的,要主外,為婦的,要主內;為兄的,要照顧兄弟,為弟的,要敬重兄長;為友的,要講信義。
在世界各大宗教中,孔教在培養(yǎng)人的道德觀方面有博大精深的理論與踐行。先賢康有為先生、陳煥章先生力挽狂瀾,提出“保國、保種、保教”,掀起了孔教復興運動。陳煥章先生將孔教定義為神道之教與人道之教,所謂人道之教,即是道德宗教,是入世之教,是教化之教,是禮樂之教。
儒學一直存在著,但儒學常常存在于學術圈子中,與廣大人民相脫離。有些儒學研究者借用西方的邏輯、概念、方法,將儒學變成抽象的知識,運用深奧晦澀的詮釋方式,加入專家學者才能懂的術語,反而為儒學的傳播制造障礙。所以,在儒學之外,應當大力推進孔教復興。
儒學與孔教相輔相成,在培養(yǎng)中國人的道德觀、培養(yǎng)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各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偉大價值。任何宗教都有其理論形態(tài),如孔教有儒學,佛教有佛學。其實,孔教本身已包括了儒學,儒學就是孔教的理論形態(tài)。張岱年先生在《孔學論集》中作序指出:“孔子提出人生必須遵從的為人之道,使人民有堅定的生活信仰。在這一意義上,孔子學說又具有宗教功用,可以說孔學是一種以人道為主要內容,以人為終極關懷的宗教?!边@就清楚說明了孔教與儒學的內在關系。臺灣地區(qū)和日本、韓國,儒釋道三教是他們的傳統(tǒng)宗教,而且經濟相當發(fā)達。在日本,洋教徒只占0.2 %,但日本人民團結一致,同心合力建設現(xiàn)代化。臺灣地區(qū)在保護自己的傳統(tǒng)宗教方面也做得好,只有2 %的人接受外來宗教,其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清末民初,以康有為、陳煥章為代表的一批學者,致力從理論上彰顯儒學的宗教性。在康氏看來,儒教(孔教)同其它宗教一樣,也有自己的教主、教義、教儀、信仰以及眾多的教徒??鬃邮侨褰痰膭?chuàng)始人,是儒學的倡導者,“為神明,為圣王,為萬民作師,為萬民作保,為大地教主”。(《孔子改制考·序》),又說:“昔者吾國人人皆在孔教中,魚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術,則勿言孔教而教自在也。”(《孔教會序》)錢穆先生所著《孔子與論語》一書說:“一種哲學,博得多數(shù)人信仰,便成為一種宗教?!边@些是說明孔教與儒學是一體兩面的關系。
傳播儒家文化,我們要高舉孔教和儒學兩面旗幟。在學校、公眾論壇、大眾媒體上,如不講孔教,可以講儒學。而在孔廟等宗教場所,我們就以孔教的方式推廣儒家文化。如果這樣,就開辟了儒家文化傳播的廣闊渠道。信不信孔教,是個人自由。不信孔教,可信儒學,但不能否定孔教(儒教)是宗教,正如我不信基督教,但不能否定基督教為宗教的道理一樣。所以,儒學學者,絕對不要去貶低或否定孔教,孔教信徒也不可去貶低儒學學者,大家都是在弘揚孔子儒家文化。
今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發(fā)表講話,他說:“中華文明綿延數(shù)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今天,我們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營養(yǎng),否則就不會有生命力和影響力。比如,中華文化強調‘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強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強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主張以德治國、以文化人;強調‘君子喻于義’‘君子坦蕩蕩’‘君子義以為質’;強調‘言必信,行必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強調‘德不孤,必有鄰’‘仁者愛人’‘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貧濟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像這樣的思想和理念,不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都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時代價值?!鄙鲜隽暯街飨闹v話所引用的經典語句,百分之百都是儒家的經典語句,其中大部分是孔子的語錄。由此可見,習近平主席非常認同儒家的價值觀。
人的生命之所以高于動物、植物,是因為人有價值觀。荀子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荀子·王制》)中國和西方由于是不同的文化體系,在價值觀上有重大的差別。但是,中西方文化都為人類貢獻了偉大的價值,仁愛、誠信、忠孝、自由、平等、人權、法治、民主、健康、智慧、勇敢、道義、正直、公平、文明、幸福、和諧、互助、信賴、友善、責任等等。當代儒家完全認同以上這些價值。這些價值觀存在于何處?就存在于經典之中?!洞髮W》講:“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不可能憑空進行,只能依照經典的教導來展開。新加坡政府1991年頒布的《共同價值觀白皮書》中所提出的“國家至上,社會優(yōu)先;家庭為根,社會為本;關懷扶持,同舟共濟;求同存異,協(xié)商共識;種族和諧,宗教寬容”,正是將儒家價值觀與西方價值觀融合的產物。儒家通過經典教育,培養(yǎng)君子人格。按孔子的要求就是:“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卑疵献拥囊缶褪牵骸案毁F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p>
當今教育強調,要讓學生從經歷的各類事件中獲得認知與體驗,并通過處理這些事件,培養(yǎng)他們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這種“生活事件方式”教育是有價值的,但我們認為也有明顯的不足之處:現(xiàn)今世風敗壞,存在著大量的消極的“生活事件”,例如:各種丑聞、流行的庸俗文化、暴力、色情、詐騙、高消費等等,對這些“生活事件”,學生難免從中接觸到各種有害的思想觀念,更有甚者,有人卻去嘗試那些不良行為。這些精神毒素,直接影響到年輕學生。補救之道是,推行以“四書五經”為主要內容的中華傳統(tǒng)經典教育,通過經典熏陶,樹立一個理想的、道德的精神世界,使學生從中吸取力量去抗拒敗壞的世風。
建設當代中國文化,最重要的舉措就是將傳統(tǒng)文化經典作為當代文化的基礎。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主席到曲阜和孔子研究院參觀考察,在孔子研究院看到《孔子家語通解》和《論語詮解》兩本書,他拿起翻閱,然后說:“這兩本書我要仔細看看?!笨倳泿ь^讀《論語》,全國的黨員干部也應當一起學習《論語》。在政治上,孔子認為道統(tǒng)高于政統(tǒng),倡導“以道事君,不可則止”(《論語·先進》) ??鬃诱J為,君臣雙方互盡義務而不是臣下對于君上的單方面服從,提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如果君王有錯,臣下應當加以糾正。郭店楚簡《魯穆公問子思》中子思說:“恒稱其君之惡者,可謂忠臣矣?!眱仁ナ且匀蕿楹诵牡母呱械牡赖缕沸裕馔鮿t是生命個體對外產生積極的作用,產生利國利民的成果。在現(xiàn)代社會,科學與民主,首先必須以道德質量為基礎,在人的善良動機之下去運用,才有正確的方向;同樣,內在的道德質量如果不借助科學與民主向外發(fā)生作用,就不可能產生經世濟用的效果,就會流于虛玄與空談。黃梨洲《明夷待訪錄》提出了以學校作為議政機構以制約君權的設想,“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學?!保⒁詫W校作為最終裁決是非的機構,學官則由選舉產生而非政府任命。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是以孔孟思想為基礎,適應時代的需要而提出的。他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張民權、民主選舉;孔子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便是主張民權的大同世界?!薄墩撜Z》中的“選賢與能”等如提倡自由選舉。近現(xiàn)代儒家,如康有為、章太炎、梁啟超、熊十力、梁漱溟、牟宗三和唐君毅沒有一個不贊成憲政民主原則的,說明儒家具有民主的傳統(tǒng)。
現(xiàn)行國際政治奉行的原則是“弱肉強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霸權主義、軍國主義、種族歧視、恐怖活動嚴重地威脅人類的安全。儒家倫理倡導的“仁者愛人”“忠恕之道”“和而不同”三大原則,是孔教的基本教義,也是解決世界錯綜復雜的各種矛盾,維持人類和諧安寧的靈丹妙藥。如果世界各國、各大宗教、各民族都能共同認同并遵行這三大原則,就能重建世界的良好秩序,引導世界走上永久和平之路。
習近平主席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就文明對話發(fā)表重要演講,闡釋了儒家“和而不同”的道理,他說:“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薄拔拿魇瞧降鹊模祟愇拿饕蚱降炔庞薪涣骰ヨb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類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鑒的動力?!?/p>
在當代社會,儒家文化完全可以同西方文化相輔相成,共同促進人類的進步。儒家文化崇尚禮教,西方文化崇尚法治;儒家文化崇尚道德,西方文化崇尚力量;儒家文化崇尚責任,西方文化崇尚權利;儒家文化崇尚智能,西方文化崇尚知識;儒家文化崇尚天人合一,西方文化崇尚天人對立;儒家文化是家庭本位,西方文化是個人本位;儒家追求和諧,西方追求競爭;儒家文化崇尚秩序,西方文化崇尚自由。梁漱溟先生認為:“舊日中國社會秩序之維持,第一不是靠教會的宗教,第二不是靠國家的法律——或者只可說是靠道德習慣。”靠的是自律而不是他律,靠的是內在約束(道德、廉恥),而不是外在約束(法律、宗教)。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現(xiàn)代社會很復雜,人既需要道德的內在制約,也需要法律的外在制約。
在社會生活中,儒家倡導禮樂文化。現(xiàn)代化絕對不能是西化,抗拒全盤西化的有力手段就是儒化。早在20世紀初,辜鴻銘就說過:“洋人決不會因為我們割去發(fā)辮,穿上西裝,就會對我們稍加尊敬。我完全可以肯定,當我們中國人變成西化者洋鬼子時,歐美人只能對我們更加蔑視。事實上,只有當歐美人了解到真正的中國人——一種有著與他們截然不同卻毫不遜色于他們文明的人民時,他們才會對我們有所尊重?!薄犊鬃蛹Z·勸學》說:“子曰:……不敬無禮,無禮不立?!敝劣诙Y樂中的“樂”,音樂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陶冶性情、導人向善,通過心性的和諧而達致社會和諧。儒家提倡的是“德音”,即具有道德教化效果的音樂。荀子《樂論》說:“樂行而志清,禮修而行成?!闭f明禮樂文化的作用在于陶冶性情、培育道德,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最終的結果是導向社會和諧。
儒釋道三教同為中國本土宗教,應當成為中國的主體宗教。在當今西化浪潮之下,儒釋道三教的生存與發(fā)展都面臨著一定的壓力。在宗教領域,如果不用中華傳統(tǒng)的宗教去弘揚,必然使人民生命信仰無法建立,更為外來宗教的傳播大開方便之門。在宗教領域,儒釋道三教若得不到國家的強力支持,在宗教競爭中就會明顯處于劣勢。
全世界的宗教應呈現(xiàn)多元發(fā)展。關于儒家文明與基督教文明,我的看法是,按孔子“和而不同”的理念,儒教并沒有排他性,儒家文明與基督教文明是不相沖突的,但一定要擺正兩者的關系。中華民族應當信仰儒釋道三教,而且應當以儒教為主體,因為儒教與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tǒng)、傳統(tǒng)文化、民族特性密切相關;西方民族信仰基督教,以基督教為主體宗教,因為基督教與西方民族的歷史傳統(tǒng)、傳統(tǒng)文化、民族特性密切相關。王炳燮在同治年間說道:“中國之人自有中國之教,為中國子民即當尊重中國圣人之教,猶之為外國人也世守外國之教也?!?/p>
可惜,基督教傳到中國時,有些傳教士并不尊重中國傳統(tǒng)的宗教信仰。清末西方來華傳教士宣稱:“欲求吾道之興,必先求彼教之毀。”他們最反對尊孔祭祖。
全盤西化浪潮席卷中國,中國有一些文人政客否定自己的宗教文化。在各種勢力的打擊下,儒教在中國喪失了立足之地,佛教、道教也隨之衰微。于是,宗教文化的陣地讓出來,讓外來宗教大舉進入。
日前,來自美國普渡大學中國宗教問題學者楊鳳崗的一項研究預測受到了國際媒體的關注。他預測說:中國的基督徒將在2025年達到1.6億,到2030年超過2.47億,“中國將在15年后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信仰基督教人數(shù)最多的國家”。
基督教在中國傳播是可以的,中國政府也采取了很寬大的政策。但是,如果中國成了世界第一大基督教國家,就會造成嚴重失衡。中國會步非洲大陸的后塵,變得更加貧窮。非洲人民感嘆:“白人來的時候,我們有黃金,他們有圣經;白人走的時候,我們有圣經,他們有黃金?!?/p>
中國人民給人類的最大貢獻就是孔子儒家思想。法國思想家伏爾泰崇拜孔子,對中國的道德及政治制度極其向往,對西方神學、神的啟示不遺余力地進行抨擊,他贊美孔子只訴諸道德,不宣傳神怪,而歐洲教會恰恰相反,因此不能像中國人一樣,真是不幸。他認孔子為天下唯一的師表,在自己的禮拜堂懸掛孔子像,寫詩贊美,朝夕禮拜。百科全書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法國哲學家霍爾巴哈主張以儒家理性道德觀念代替基督教神性道德觀念,并且像中國那樣把政治和道德結合起來。他說在中國,道德成為唯一宗教。他強調“歐洲政府非學中國不可,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將政治和道德結合的國家”。
本來,中國“天人合一”的生存模式是人類的希望。如果西方文化主導了中國,中國也會隨著西方走自我毀滅的道路。按日本(神道教和佛教)與臺灣地區(qū)(孔、道、佛的一貫道及其他本土宗教)的經驗,在本土宗教昌盛的情況下,外來宗教很難發(fā)展。日本的基督教信徒只占人口的0.2 %,天主教占總人口的0.02 %。我國應當吸取經驗,以儒教為中國國民的主體宗教,外來宗教只能作為補充。
中國佛教是由印度傳過來的,但已不是印度佛教的原樣,而是印度佛教同中國的儒家文明、道家文明相結合,形成中國佛教??捉趟鲝埖摹叭?、義、禮、智、信、忠、孝”等道德觀念,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道德觀的主要內容,也是當代中國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佛教傳入中國之后,正是認同了以上倫理觀念,佛教才具備了豐富的倫理觀。在宋代,理學家走的是儒、釋、道三教通融的道路,并沒有削弱儒教,反而推動儒教達到了鼎盛時期。趙樸初先生、星云大師倡導“人間佛教”,表明了佛教吸取了儒家現(xiàn)實生活倫理觀,關注現(xiàn)實人生?,F(xiàn)在,許多佛教、道教的朋友,在宣傳本教教義的同時,都在宣傳孔子儒家思想。當然,儒教在當代社會要發(fā)展,也應當吸取佛教中的優(yōu)秀成份。
儒釋道三教都追求和諧、和平,在中國幾乎沒有宗教戰(zhàn)爭。佛教主張“和諧世界,從心開始”。凈空法師的《和諧拯救危機》電視節(jié)目,運用佛教原理,結合儒家思想,在中國產生很大的影響。在宗教領域,儒教就是孔子貢獻給人類的精神珍品。儒教是屬于全人類的,因為,儒教是最符合人性的宗教,因而可以超越國界、超越時空、超越民族,成為全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孔子儒家思想“和而不同”的原則,不強求各種文化在內容上和形式上的相同,而是承認各種文化在內容上和形式上的各自具有不同的特色,只要堅持“和為貴”的原則,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就能保護和發(fā)展世界各族人民的民族文化,避免世界文化的單一化和平面化,按照“和實生物”的原理,達致世界多元文化共存共榮。
在中國歷史上,以儒教為國教,以佛教、道教為兩翼,三教互補,各得其所,大道并行不悖。此是中國宗教界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我們應當繼承和發(fā)揚。在香港,有六宗教聯(lián)席會議,表現(xiàn)出宗教界團結合作之精神。儒釋道三教互補,這是中國宗教界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我們應當繼承及發(fā)揚。我們希望儒、釋、道三教,團結起來,共同弘揚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共同促進中國宗教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在日本,儒釋道三教與神道教和諧相處,保持了國家的團結與穩(wěn)定,沒有宗教的沖突與紛爭,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在祖國大陸、臺灣地區(qū)、香港特區(qū)、澳門特區(qū),儒釋道三教和諧共存,共同發(fā)展,有助于保持中華民族的民族特性,弘揚民族精神,培養(yǎng)傳統(tǒng)道德,促進社會的和諧。
中國當下最迫切需要的,就是通過重建儒釋道三教,形成中國人民的文化認同,并通過文化認同進而形成國家認同。中國大陸人民和港澳臺人民同時信仰儒釋道三教,就能達到同心同德的局面。中華民族要實現(xiàn)偉大復興,首要的問題就是要保持國家的團結與統(tǒng)一。保持國家的團結與統(tǒng)一,就需要國家認同。美國哈佛大學亨庭頓教授說,要用英語和基督教來形成美國的國家認同。相應地,我們也應當認識到,要用孔子儒家思想與漢語來構建中國的國家認同。統(tǒng)一的中華民族需要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精神軸心,這個精神軸心就是孔子儒家思想。
回顧人類歷史,世界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思想、傳統(tǒng)宗教信仰、民族精神軸心。唯有這樣,國家民族才有根基,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否則,就會走向民族虛無,最后被外來勢力顛覆,不戰(zhàn)而敗,與前蘇聯(lián)一樣,瓦解成15個國家。
明末清初,中國的穆斯林學者相繼開展了以漢文譯著伊斯蘭教經籍的活動。他們著書立說,“以儒詮經”,將儒家文化與伊斯蘭教結合起來,被稱為“中阿兼通”,“懷西方(指伊斯蘭教)之學問,習東土之儒書”的“回儒”。出現(xiàn)了一大批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如張中的《歸真總義》,王岱輿的《清真大學》,伍遵契的《歸真要道》,劉智的《天方性理》《天方典禮》,馬注的《清真指南》,藍煦的《天方正學》等,影響甚廣。
對于至上神,孔教與伊斯蘭教有相同的看法??捉痰闹辽仙袷顷惶焐系?,簡稱為“天”??鬃蛹词顷惶焐系墼谌碎g的使者,孔子說:“巍巍乎唯天為大。”(《論語·泰伯》)“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獲罪于天,無所禱也?!?《論語·八佾》)“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論語·雍也》) “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憲問》) 昊天上帝無形無象、無所不在。伊斯蘭教認為宇宙之間是有主宰的,宇宙萬物是由大仁大慈、普育眾生、絕對獨一的“安拉”所創(chuàng)造,“安拉”無形象、無方位,也是無所不在。
社會和諧主要體現(xiàn)在“五倫”關系中,明末清初的伊斯蘭教學者劉智在《天方典禮》一書中,用了大量篇幅論述他的“五典”之說。所謂“五典”,實際上是指“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個方面的人倫關系。儒家非常重視家庭和諧,倡導齊家之道,倡導“夫義婦順”。伊斯蘭文化重視家庭價值,認為家庭是男女雙方情投意合共同生活的合法正道。儒家非常重視孝道,認為孝道是“天之經”“地之義”,孝道是行仁之始,主張父慈子孝?!豆盘m經》中也主張對父母要孝敬,要謙卑,要和顏悅色相待,更時時感激雙親撫育之恩??捉倘寮抑鲝埲收?,對殘疾人、病痛者、老人等特殊群體實施“皆有所養(yǎng)”政策。伊斯蘭文化主張對貧者弱者要慷慨解囊,贈予財物?!疤煺n”是穆斯林的五項天職之一,每人每年將凈收入的2.5 %的錢財捐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制度??鬃泳哂腥祟愖钤绲钠降纫庾R,他主張“有教無類”“仁者愛人”。伊斯蘭教則主張,任何不同的種族膚色、不同性別的人,無論尊卑富貧,都應享有平等人權,在安拉真主面前人人平等。
本人堅信孔子儒家思想有六大主要功能:
一、能促進世界和平;
二、能提升全人類道德素質;
三、能與世界多元文化共存共榮;
四、是中國56個民族、13億人民的精神軸心;
五、能促進中國和平統(tǒng)一;
六、能達致與世界各宗教文化平起平坐。
本院現(xiàn)在及將來要做的重點工作是:
第一、籌建孔子紀念堂(香港孔廟),以此作為向海內外宣傳孔教儒學的基地。
第二、向香港特區(qū)政府申請,將萬世師表孔圣誕定為公眾假期及教師節(jié)。
我們懇請在座各位給予精神上的大力支持!如同心同德表示贊成,則請熱烈鼓掌。謝謝各位,并祝各位事業(yè)進步,身心康泰!
2014-09-27
湯恩佳(1934-),男,廣東三水人,香港孔教學院院長,管理學博士.
10.3969/j.issn.1673-2065.2014.06.001
B222
A
1673-2065(2014)06-0001-06
(責任編校:衛(wèi)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