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昕
(南京市人民中學,江蘇南京,210005)
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和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陣地,只有提高課堂效率,才能讓學生在單位時間里學到更多的知識。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采取各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那么現在高中英語課堂效率如何?教師對一節(jié)高效英語課的理解如何?本文通過對一系列英語公開課的研究和總結,提出一些英語課堂設計存在的問題,同時對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提出幾點建議。
許多教師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設計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力求讓學生參與進來。但是如果為了追求課堂氣氛的活躍而過多開展活動,忽視知識的嚴肅性和教學的有效性,那學生將一無所獲。如果一個活動只有少部分人參加,而其他人處于觀望狀態(tài),這樣的活動也不好。有的教師為了實現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而試圖把“三維目標”貫徹到每一節(jié)課中,結果把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拆解得支離破碎,嚴重破壞了學科知識的邏輯體系和內在關聯,這不但不現實而且會偏離一節(jié)課的重心。
運用多媒體教學的確可以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師教學效率,但是現在很多教師認為一節(jié)課如果不用大量精美的課件就不是一節(jié)好課,殊不知課堂在眼花繚亂的課件中失去了重心,只一味地擴充課堂信息量,學生無法及時消化吸收,只能被動地接受,英語綜合素質也得不到提高。例如,在講解閱讀詞匯的時候,有的教師大量運用充滿了各種例題的課件,把傳授知識的一節(jié)課變成了記筆記課,學生忙于記錄新的知識點,無法及時消化知識,課堂效率低下。其實有的課型是可以回歸傳統(tǒng)的板書教學的,或者多媒體和板書相結合,教師在黑板上展示重要知識點,引起學生的注意,同時聽寫一些較淺顯的內容,以鍛煉學生的聽寫能力。這樣既重點突出又改變了課件內容過多讓學生應接不暇的狀況。
以問題引導學生思維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英語課堂師生雙邊活動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形式。課堂提問可以激發(fā)、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思維,幫助教師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激勵學生參與課堂。所以,有的教師認為提問次數越多越好。而事實上提問不當會適得其反,糾錯過多會讓學生感到焦慮而失去回答問題的勇氣,一些無效提問往往會使學生感到乏味、沒有興趣。例如教師總是采用一般疑問句提問,學生只要回答“yes”或者“no”,學生甚至不要多動腦筋都能達到一半的正確率,這種缺乏挑戰(zhàn)性的提問會讓學生覺得乏味;又如在牛津教材模塊一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時“Welcome”的公開課教學中,教師在展示了課本中的幾幅圖后,設計了一系列問題:“Can you guess where these pictures come from? What are they in these pictures? What are they doing in the picture 4?”其實這幾個問題在課本中都有注解,教師問了一些無效的問題,而問題“where these pictures come from?”不但是個無效問題還是個有歧義的問題,導入部分占用這節(jié)課近5分鐘的時間,既浪費時間又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完全可以刪除。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與學生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促使他們在無拘無束、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情緒飽滿地投入學習,獲取知識。教師要關心每一位學生,特別是那些學困生,他們由于基礎比較薄弱、詞匯量不夠、聽說能力差、課堂參與率低,在課堂上很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必然會影響課堂效率。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氣氛,不斷給予其鼓勵,降低任務難度,使他們克服恐懼心理、增強自信心。教師要了解學生所感興趣的題材,在課堂上多討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比如談論電影的時候可以介紹最新大片——《暮光之城》,或者女生喜歡的卡通片和男生喜歡的游戲、運動等。在講解閱讀理解puppy love(早戀)時,可以讓學生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這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又加深了學生對這個詞語的認識,一舉兩得。
教師在提問過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則:(1)問題要難易適度;(2)問題要明確,不能有歧義;(3)要分層次提問,根據問題的難度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4)要循循善誘,引導學生作答。好的提問方式能夠促進學生參與課堂,增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表達的機會,無論學生的語音語調或者語速如何,都應讓其盡力陳述完觀點,在不打斷其思路的情況下,對其觀點給予一定的提示,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對于學生的局部錯誤教師不要急于糾正,而非局部錯誤的糾正也應在不影響學生自由表達的前提下進行。教師還要注意表揚和糾錯的合理分配,應以肯定為主,同時提出存在的問題和建議,把錯誤點變?yōu)槠谕c效果會更好。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選擇難易程度適中、語言地道、有時代感的學習材料,以適應不同程度和學習興趣的學生;要幫助學生確立可實現的學習目標,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對學生的學習要進行及時的評價和反饋,以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學習動機;還要不斷地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不能以一種模式貫穿始終,例如在觀摩英語閱讀課時我們總是看到教師對照書本上的步驟,按照課件一步一步下來,學生倦于這種課型。教學閱讀課時不妨讓學生嘗試閱讀一些報刊,比如《21世紀報》,上面的文章新穎且貼合中學生實際生活,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訓練學生的略讀、快速閱讀、精讀等各種技能。教師應該經常引導學生進行報刊閱讀,這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且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還可以在每節(jié)課前采用5分鐘的“daily report”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用英語介紹他們喜歡的明星、電影、運動、書籍等,鍛煉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
一節(jié)高效率的英語課開展的關鍵在于教師的自身素養(yǎng)。英語教師不僅承擔著教學的任務,還有思想教育的任務,一名教師如果能處處表現出對學生的真誠,對國家的熱愛,一定會贏得學生的尊重。例如,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用英語介紹一個表現中國人民需要團結的短片,這既幫助學生練習了英語又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在每年12月13日的英語課上,當南京上空的警報聲響起的時候,筆者必然會停止教學活動,讓學生靜心聆聽,用心體會這歷史的慘痛,然后用英語討論“作為學生的我們應當怎么做”,教育他們勿忘國恥。教師要具有過硬的業(yè)務水平,包括強烈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意識、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的專業(yè)知識。教學相長,教師要在思想上樹立“向教育對象學習”的理念。
[1] 劉娟.高中英語有效性課堂教學初探[J].教育探索,2010(6).
[2] 李海彥,劉珍龍.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激勵策略[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0(1).
[3] 王惠玉.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J].淄博師專學報,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