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蓉
一、選擇優(yōu)良品種
用作韭黃栽培的韭菜品種很多,按葉片的大小分,有大葉、小葉兩種;按熟性的早、晚分有早熟品種、中熟品種及晚熟品種。四川成都的“犀浦韭”比較好,該品種具有生長快、產(chǎn)量高、耐寒、耐肥、抗病等優(yōu)點。
二、土壤選擇
韭黃的栽培對土壤要求較高,宜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zhì)含量高、疏松透氣、保水保肥、能灌能排的沙質(zhì)壤土。
三、整地作畦
韭菜是一年種多年收的蔬菜,以后不再翻耕,因此種前一定要深翻土層,以利根系發(fā)育。土層深耕達25-30厘米為好,深耕后土壤曝曬3-5天,將大塊的土打碎,精細整地作畦。作畦要考慮有利于灌溉和排水,地塊小的可做成寬10米左右,南北向龜背形畦,地塊大的不用作畦,可在田中央加開“十”字溝,四周開圍溝以利排水。
四、選擇適宜栽培方式
韭菜在每年的春、秋兩季均可播種和栽植,以春季為好,時間是3月中旬至4月中旬。秋季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1.直播。每畝用種量2千克,播種前在畦面上按73厘米的行距開好東西向、底面平整、深17-20厘米、底寬17厘米左右的播種溝。挖松溝底,整碎整平土壤并撒l層薄薄細沙填沒土壤空隙,然后播種。為使播種均勻,種子入土深度一致,出苗整齊,還須特制一種播種壓板(木板長1米,寬8-10厘米,一頭翹起并系上繩子),將木板置于播種溝內(nèi),一人在前緩慢拖動,另一人在后輕輕壓住木板,使溝內(nèi)出現(xiàn)一條平直的印痕,拖壓后將種子均勻地播于印痕內(nèi)。播種后即蓋薄薄一層細沙土,厚度不超過0.5厘米,接著施充分腐熟的人糞尿,濃度為1份人糞尿?qū)?-3份清水,每畝用對好的人糞尿約1000千克。
2.分株移栽。將從老蔸分離出的苗準備好,每畝約需4000-5000株,開好東西向、深20-25厘米的行溝,溝距30-35厘米。每畝施入腐熟的農(nóng)家肥2000-3000千克或施入有機復合肥1000-15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將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勻后將分離出的苗種放入溝內(nèi)培土,株距20厘米左右,淋足定根水即可。
五、韭黃肥水管理
種植韭黃的菜農(nóng)有“晴三天小旱,晴五天大旱”和“韭菜土不能開拆”之說。說明供給充足的水肥,保持土壤經(jīng)常濕潤狀態(tài)對韭黃生長是很重要的。既有利于分蘗和葉片的生長,增加當年的產(chǎn)量,還有增加來年產(chǎn)量、延遲植株衰老的作用。并可使葉片組織柔嫩,達到提高品質(zhì)的目的。春播韭苗必須在播種后視天氣情況澆水,天干時每天早晚各澆一次,保持濕潤,使種子發(fā)芽快、出苗早。一般干籽播后6-10天可發(fā)芽出土,這時整草覆蓋的要及時揭去,施一次10%的腐熟稀人畜糞。當韭苗長到6-10厘米高時,追施一次濃度為20%的人畜糞水。20天后,隨氣溫上升逐漸降低施肥濃度,但要增加施肥次數(shù)和總量。第7天施一次10%的人畜糞水。苗高30-40厘米時,加大施肥濃度,一般30%的人畜糞水每50千克還可加0.2-0.3千克尿素,促使韭苗快速生長、假莖粗壯及葉片寬厚。如遇干旱,則須放水溝灌跑水,待縮水后施50%的人畜糞水。
六、韭黃病蟲害防治
1.韭黃的病害韭黃的病害主要是灰霉病、疫病及黃萎病。
①灰霉病。主要為害葉片。防治方法:其感病程度因品種不同而異,因此選擇抗病品種是防治該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如發(fā)現(xiàn)有少量植株感病時可用50%速克靈或50%撲海因800-1000倍液噴霧,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
②疫病。可為害根、莖、葉,尤以假莖受害重,濕度大時發(fā)病較重,防治方法:由于疫病是在濕度大的條件下發(fā)病重,因此在整地時要開好排水溝,同時注意輪作或在沒有種過韭黃的地上種植。如發(fā)現(xiàn)病株可用50%甲霜銅600倍液或64%殺毒礬400倍液噴施,每隔10天噴1次,連續(xù)防治2-3次為佳。
③黃萎病。主要為害葉片,當葉片感病后葉尖逐漸黃化,葉下垂變黃,嚴重時全株萎蔫黃化而死。防治方法:及時發(fā)現(xiàn)病株,在發(fā)病初期可用50%的多菌靈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500倍液噴霧。同時施肥要以農(nóng)家肥、有機肥為主,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
2.蟲害的防治。韭黃的蟲害主要為韭菜遲眼蕈蚊。韭菜遲眼蕈蚊又名韭蛆,主要聚集在地下部為害嫩莖,春、秋兩季為害韭菜的幼莖引起腐爛,使韭葉枯黃而死。防治方法:發(fā)現(xiàn)幼蟲為害時,用75%辛硫磷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2000倍液灌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