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占靈
眾所周知,語文不僅僅是一門語言學,語文更是一個綜合性的大課堂,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因此,學生要學好語文是不容易的,而教師要教好語文就更不容易。語文老師要承擔著比其他老師更重的責任,要博學多識,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zhì)。對于學生,最好的老師是興趣。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大多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靠我們這些一線的語文老師用一顆真誠的愛心想方設(shè)法激發(fā)起來的。
一、語文老師應該個個都是鴻儒,用淵博的知識吸引學生,將語文課上得精彩再精彩
很多學生認為語文就是學習字詞背誦課文,感覺不到學習的快樂,其實不然,語文是在學習語言的基礎(chǔ)上來豐富知識的,聚沙成塔的積累方法是學習語文最好的方法。作為老師,應該讓學生感到語文的樂趣并愿意主動去積累知識。我在教授成語“破釜沉舟”時,先讓學生講出這個成語的歷史故事,學生們興致很高,大談歷史風云人物劉邦和項羽,甚至談到了“霸王別姬”,有的同學講的頭頭是道,比我知道的還要多。此時,最不愛聽語文課的學生也目光專注,神采奕奕。我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在講授說明文《大自然的語言》時,為了更清楚的講解影響物候現(xiàn)象的四個因素,激發(fā)學習興趣,我在黑板上畫一個比較工整的地球,畫上了經(jīng)線和緯線,北京、南京、煙臺、大連等城市的大體位置。并且講解了很多地理知識如“近海的地區(qū)冬季比同緯度的內(nèi)陸地區(qū)溫暖濕潤”,看到學生們的眼睛個個都睜得溜圓,我又一次暗自欣喜。第二天,我檢查時,同學們都積極回答且回答得很正確。因為學生有了興趣啊。
二、語文課堂上,老師對學生的表現(xiàn)要積極的評價,要多樣化,不應該只是簡單的“對錯”二字
不能把學生的答案硬拉到自己的自認為正確的答案上來,以致于學生感到自己從來就沒有回答正確過,這是我們很多老師的失誤,這樣極大的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反,我們應該做的是讓每個學生在每一節(jié)課上都有成就感,有快樂感。我的語文課代表除了在語文學習上起帶頭作用以外,還有一個職責,就是做好語文課堂表現(xiàn)記錄。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的同學,每回答一次,加一分,不論回答的正確與否,能夠答對高難度問題的同學加二分。每一個月都要評選出語文課堂積極分子并且給予小小的獎勵。采取了這一措施之后,我發(fā)現(xiàn)課上舉手的同學多了起來,回答問題的聲音也響亮了。
三、語文課堂要讓學生當主角,老師只是導演或者是聰明的觀眾
想讓學生“動”起來,老師就要給學生“動”平臺,幫助他學會“動”,老師要有“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的胸懷。學習文言文《核舟記》時,我征求了學習委員和小組長們的意見,采用了小組學習法。學委和課代表組織課堂程序,我成了幕后總裁。課堂上分小組來口頭翻譯課文,并且選出了優(yōu)秀小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語文課代表組織,找五名同學到講臺上表演“大蘇泛赤壁”的情景。“蘇軾、黃魯直、和尚佛印、兩個舟子”被他們表演得惟妙惟肖,甚是精彩。全班同學都是興致勃勃、滿腔熱情。作為“總裁”的我當然是自得其樂了。
如果說教學過程是骨架子,那么教學情境就是血肉。假如我們只干干巴巴的摳文本的字面,就會枯燥無味,學生也會產(chǎn)生厭倦感,老師自己也感到很疲勞。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就是對我們傳統(tǒng)教學最好的補充。富有感染力的樂曲和令人賞心悅目的圖畫來再現(xiàn)課文的情境,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進而很好地理解教學內(nèi)容,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在學習詩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時,我用了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視頻,那紛紛揚揚的白雪,那壯美的塞外風光,那深深的離情,一下子感染了學生。學生的心情是激動的,情思是飛揚的。詩歌的語言美、畫面美,詩人豐富的思想感情,每個學生都會有深入的體會。那節(jié)課,師生完全融入了詩的意境中,我感覺上得很成功。
語文課要承載聽、說、讀、寫的任務(wù),所以必須要上的多姿多彩。為了訓練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我們每周上一節(jié)朗讀比賽課,以此培養(yǎng)語感并讓學生認識到誦讀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作用。每周安排一節(jié)講故事課,來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積累的能力。還有一節(jié)綜合實踐課,鍛煉其動手動腦的能力。學生通過這些有意義的活動,綜合素質(zhì)提高了,對語文學科也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作文是語文的重中之重,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這里我只想強調(diào)一點:就是語文老師必須動手動腦,親自寫下水作文,與學生比試高低,互相切磋。學生在欣賞老師的作文時,自然會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很多寫作技巧就已經(jīng)學會了,這比起老師條條框框的講解效果要好。所以,作文課上,老師不僅僅是巡視者和批閱者,更應該是一位寫作者,與學生共同寫作共同進步。
四、語文老師的愛心是永遠的支柱
因為愛學生,所以,老師的目光才落到了每一個學生的身上;因為愛學生,老師才走到每一個學生的身邊;因為愛學生,老師才精心批改每一本作業(yè);因為愛學生,老師才融入學生當中談笑風生。我常與學生同去餐廳打飯,看到有的學生不喝粥只吃面包和饅頭時,我總是像父母一樣說上兩句“不吃稀飯會上火的”。幾多責怪,幾多呵護,我想學生們是心知肚明的。因為愛學生,我很快樂,學生得到了愛,會更愛他的老師,愛老師所教授的學科,學習興趣自然會高漲起來。
以上幾點是我從多年的語文教學中總結(jié)出來的。激發(fā)語文學習興趣是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責無旁貸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語文有了濃厚的興趣,那么我們的教學就會事半功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