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林
摘 要:近年來,幾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認識到教育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方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尤其對于中職學生的語文教學,更要講究方法,注意策略,教學經驗證明教師應緊貼生活,把學習內容跟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感受生活。
關鍵詞:語文教材;寫作素材;發(fā)展規(guī)律
長期以來,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都基本沿襲教師講、學生聽的舊模式,嚴重脫離生活,缺乏實踐性。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必須讓語文教學深入生活,拉近語文教學和學生生活的距離,本著“實用為主”的原則,增強中職語文教學的實用性,以滿足學生未來職業(yè)生涯的需求。
一、語文教材緊貼生活
近幾年的中職語文教材,經過專家的整合修訂,已走出原來傳統的“課文—練習”模式,整冊課本分為閱讀與欣賞、表達與交流以及語文實踐活動幾個不同板塊。閱讀與欣賞里的課文按文體分為不同的幾個單元,每個單元都有內容說明與學習重點,而且每篇都有導讀,包括課文的內容要義、寫作特色及主旨等,課文后面有相關的練習與思考,可以說從內容到形式,可謂靈活多樣,能夠適合不同水平的中職學生學習。但仍有些篇目難度較大,缺乏職教與地方特色,對語文基本素質較弱的中職生來說,不足以發(fā)展他們的個性,因此我們還需要大膽改革中職語文教材,讓語文教材生活化,讓中職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找到生活的
影子。
中職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鄉(xiāng)土資源,積極開發(fā)校本教材,像當地的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社會發(fā)展等等,都可以進入中職語文課堂。我在語文課堂上,就大膽引入了環(huán)縣皮影戲這一地方傳統藝術,還邀請幾位有名的皮影藝人到課堂講課,帶領學生到縣皮影中心觀看皮影演出,觀察皮影的制作流程,讓學生從活動中感受自己家鄉(xiāng)深厚的藝術底蘊,產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激發(fā)學習語文的熱情。
二、語文課堂緊貼生活
對于中職生來說,語文課上教師不能像對待初高中學生那樣側重知識的傳授,而要講究方法,注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內容上讓中職生的語文學習與學校、家庭、社會生活充分聯系,引導學生走出課本,走出課堂,走進社會,把生活中的實例拿到課堂進行討論,把書本上的知識拿到實際生活中進行驗證,充分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在教學方法上可以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種形式,拿每節(jié)課的導入來說,就可以采取“三分鐘演講”“我是這樣購物講價的”“我是這樣和陌生人交談的”“我是推銷員”等等方法,鼓勵學生大膽說話,展示自己對生活的看法。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去關注生活,并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的話,語文能力就會在學習中不斷得到提高。
三、語文作業(yè)緊貼生活
沒有作業(yè),學習就得不到鞏固,但中職學生又厭煩作業(yè),所以教師就要在作業(yè)的形式、內容和量上做文章。首先要觀念開放,樹立大語文觀,讓語文作業(yè)立足課本,放眼生活。
作業(yè)的形式要不拘一格,走出以前的紙筆局限,或摘或錄,或寫或畫,或競賽或調查,由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自由選擇。例如:教師節(jié)到了,就讓學生收集整理身邊優(yōu)秀老師的故事或圖片,然后以小報、圖片、班會的形式讓大家“憶名師、話名師”,表達自己的崇敬之情。
作業(yè)內容也要開放,思路要開闊,讓學生有“自由馳騁”的余地??梢苑謱哟卧O置語文作業(yè),也可以安排一些聽說讀寫各個方面的作業(yè)。比如我發(fā)現大部分中職學生的鋼筆字不光潦草,甚至許多常用字都不會寫,就讓他們買來鋼筆字帖練字,每天不要求數量多,但要認真對待,天天堅持,到一段時間后進行班級評比,效果相當明顯。我還把作文改成讓學生堅持寫日記、寫生活隨筆,把語文學習由課堂擴展到生活天地,積累寫作素材,鍛煉筆法。
另外,中職學生的語文作業(yè)一定要把握好量,不宜過多,最好讓他們能當堂完成,才不至于使學生產生作業(yè)疲倦心理,進而出現抄作業(yè)、代寫作業(yè)的現象。
四、語文考核緊貼生活
對中職學生的考核,一定要走出以分數定乾坤的老觀念,采取更加人性化、更符合中職學生心理特點的方式進行考核。我認為,學生的成績應由平時名句名篇的背誦、作業(yè)的完成質量、平時語文實踐活動(如朗誦、鋼筆字、手抄小報等)參與次數及成績、語文課堂的表現、期中期末考試成績等組成。成績也不僅僅是一些生硬的數字,而應根據情況對學生進行優(yōu)、中、合格的評定,尤其不能對學生成績排序,張榜公布。
考試也得精心設計試題,內容可根據不同專業(yè)而有所側重,如對職高專業(yè)的學生,可以側重于一些名言、名篇的背誦,詞語的積累、口語表達等;而電工、汽修等專業(yè)的學生,則可以采取寫書信、編寫活動流程等形式。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鄙罹褪俏覀冎新氄Z文教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語文教學生活化,既符合語文教學的發(fā)展規(guī)律,又切合當前職業(yè)教育的要求。只有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學習夯實基礎,中職語文教學才會迎來更廣闊的天地。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