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華南師范大學與珠海中學教師共同開發(fā)了基于語料庫的多媒體詞匯課件,目的是通過構(gòu)建有助于學生組塊與注意兩個認知機制運作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實現(xiàn)詞匯的有效教學。課件落實于課堂教學的步驟設計,即為課件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個案參考,也為進一步驗證應用課件的實際效果提供了前導性的研究。
關(guān)鍵詞:語料庫;多媒體課件;詞匯;有效教學
一、有效教學的理念
有效教學(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紀西方的教育科學化運動,指的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和發(fā)展。
2009年以來華南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與珠海中學教師合作開發(fā)了基于語料庫的多媒體積木式滾動課件(以下簡稱“語料庫+多媒體”課件)。筆者曾撰文論述“語料庫+多媒體”課件的認知基礎(黃丹鳳,2011),論述了課件如何凸顯了語言習得的兩個認知機制:組塊(chunking)與注意(noticing)。本文作為理論論述后的后續(xù)研究,著重于設計落實于課堂的實踐個案。
二、“多媒體+語料庫”課件課堂教學的個案設計
本文具體的個案設計步驟如下:
1.課件個案設計:本文制作了以區(qū)分wear和put on為目標的“語料庫+多媒體”課件。課件可參考論文(黃丹鳳,2011)。
2.教學實施步驟
(1)導入部分
①教師把課件從頭到尾播放一遍,邊播放ppt,邊播放整句的錄音;②教師提問學生:T:What are the three key words of this period of class?Can you discover them?(wear,dress and put on)③學生得出結(jié)論后,教師通過板書的形式小結(jié)幾個目標詞。
(2)wear的詞匯教學
①教師第一次播放“wear”部分的ppt中的例句、音頻以及圖片信息,并提出兩個問題:T:Whats position of wear in the sentence?What are often the phrases on the left of wear?②教師第二次播放wear的“語料庫+多媒體”課件,并提問:T:What are often the phrases on the right of wear?
學生觀看ppt時的組內(nèi)分工與討論,回答教師問題。此時,教師板書如下:
③教師引導學生總結(jié)歸納wear的語言使用模式:
*主語+(情態(tài)動詞)/(表示時態(tài)的助動詞)+wear+表示衣物或者飾品的名詞。
(3)put on的詞匯教學
① 教師第一次播放“put on”部分的ppt中的例句、音頻以及圖片信息,并提出兩個問題:T:Whats position of put on in the sentence?What are often the phrases on the left of put on?此處同樣給出提示:學生觀看ppt時,教師繼續(xù)要求其對所提問題依照發(fā)現(xiàn)“wear”語言使用模式時的組內(nèi)分工方式進行信息積累,教師聽取學生的回答,及時在黑板上記錄相關(guān)信息,并通過提示把忽略的信息補充完整。②教師第二次播放put on部分的ppt,并提問:T:What are often the phrases on the right of put on?教師同時強調(diào)學生應該觀察put on右方同一顏色的積木塊。
教師聽取學生的回答,及時在黑板上記錄相關(guān)信息,并通過提示把忽略的信息補充完整,此時板書如下:
此后,教師繼續(xù)提問,學生經(jīng)過思考和討論以搶答的形式回答:
Q1. T:For the phrases on the right, can you find out their part of speech? (subjects.)
Q2. T:Judging from the phrases on the left, is put on only used in present tense? ( No.)
Q3:T:In the context with Im, whats the first phrase on the right of put on, and in this context, what does put on mean?(Weight. And It should mean 增加)
Q4. T:For the phrases on the right, can you categorize them into different columns according to their meaning(1.her new clothes; our new clothes, my shoes;2.on the poster;3.talent shows,4.weight.)
Q5:T:Does the meaning of “put on” change when its in different columns? (Yes.)
Q6:T:What are the different meanings?(1st column,put on means 穿上,2nd column,it means放上去, 3rd column,it means上演,4th column,it means增加)
③教師引導學生總結(jié)歸納put on的語言使用模式:*When put on means 穿上:主語+(情態(tài)動詞)+put on+衣物/飾物類名詞 *When put on means 放上去/上演: 主語+(情態(tài)動詞)/(表示頻率的副詞)+名詞+(表示地點的狀語) *When put on means 增加:主語+(時態(tài)助詞)+名詞。
(4)歸納總結(jié)
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再次復習這兩個詞匯的語言使用模式,對比兩個詞匯使用模式的異同,并把他們記錄在詞匯積累
本上。
詞匯的有效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注重學生的認知因素,創(chuàng)造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認知機制的認知環(huán)境,變學生被動接受的角色為主動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善于總結(jié)的角色,是詞匯有效教學的一個嘗試。基于這種理念,本文作者參考了華南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與珠海中學教師合作開發(fā)的“語料庫+多媒
體”課件,不僅設計了符合本文作者教學進度所需的詞匯課件,而且結(jié)合小組活動,搶答等課堂組織活動,仔細羅列了課堂的實施步驟,是將“語料庫+多媒體”課件落實于中學課堂教學的嘗試,也是詞匯有效教學的一次嘗試。作為一個個案研究,本文可為更多的“語料庫+多媒體”課件應用于詞匯有效教學提供參考,也為日后進一步收集學生對課件的反饋以及于實證研究中驗證課件的效果提供了前導性研究設計。
參考文獻:
[1]Ellis, N. 2007. Memory for Language[A].In Peter Robinson (Ed.).Cognition and Second Languag Instruction[C].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38-48.
[2]黃丹鳳,林靜.“語料庫+多媒體”詞匯課件的認知基礎探究[J].中國外語教育,2011,3(4):39-45.
(作者單位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qū)珠江醫(yī)院急診科)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