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
摘 要: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需要在深刻認識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和劣勢的基礎上,選準恰當?shù)臅r機,能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課件教學效率高的特點。
關鍵詞:教學課件;優(yōu)劣分析;運用時機
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給教學帶來了非常大的變革的條件,隨著現(xiàn)代化學校的創(chuàng)建,多媒體課件走進課堂,運用多媒體課件、如何更好地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最大效益就成為教師面臨的首要問題。
一、認清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和劣勢
多媒體課件具有的特點包括:直觀性,能突破視覺的限制,多角度、全方位地觀察對象;圖、文、聲、像等各種元素齊全,內(nèi)容豐富多彩,多方面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信息量大,巨大的存儲能力,節(jié)約了空間和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交互性,學生可以更廣泛地參與,學習主動性強,能創(chuàng)造反思的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再現(xiàn)性,通過多媒體課件能夠再現(xiàn)和模擬真實情景,很好的發(fā)展學生的認知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可重復性,可以克服遺忘,有利于突破教學中的難點;針對性,針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分層教學成為可能。
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非常明顯,劣勢也很明顯。多媒體課件信息量大,內(nèi)容豐富,連續(xù)多重刺激容易使學生眼花繚亂,學生的心態(tài)很浮躁,無法深入地思考難,特別是在語文教學中絢麗的畫面,動聽的音樂,閃動的文字固然形象、生動,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但是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極端不利?!笆竦乐y,難于上青天”,閱讀文字學生的想象沒有一個是相同的,但畫面上呈現(xiàn)的高山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大量的視頻、圖片、文字資料,呈現(xiàn)時間、間隔時間極其短暫,一閃而過,讓人眼花繚亂、留不下深刻印象。多媒體課件是教師課前準備好的,在課堂上無法修改,盡管教師憑著豐富的經(jīng)驗比較準確地揣測學情,但是課堂是充滿靈動的,課件不可能解決課堂探究時的所有問題。
多媒體課件容量大的優(yōu)點也可能成為缺點。因為課堂容量大,教師的板書不見了,學生朗讀課文變成了聽錄音,教師的工作變成了把整堂課“放映”給學生看。學生成了被動地接受者,這樣一來,是真正的滿堂灌了,教師與學生的相互交流與合作變成了學生看屏幕、看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課件再先進,優(yōu)點再多,它只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工具,在這點上,它和粉筆、黑板本質上是一樣的,認清了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和劣勢,就能揚其長,避其短。這是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語文教學的基礎。
二、選準多媒體課件的運用時機
1.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時
傳統(tǒng)教學注重知識的灌輸,教學手段比較單調(diào),學生最好的老師是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望。中職的學生,重視專業(yè)課,看輕語文這樣的課。多媒體課件可以化靜為動,變抽象為具體,化呆板為生動,圖、文、音并茂,形象生動,可以全方位的綜合刺激人的視覺、聽覺,滿足學生的接受需求。《再別康橋》這首詩歌,康橋是座怎樣的橋,徐志摩是個什么樣的人?徐志摩生平的資料圖片,康橋的照片多媒體呈現(xiàn),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進而《再別康橋》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樣學生就能夠主動投入學習中去。
2.拓展視野時
古代詩文的學習需要學生能從文本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從而獲得美的熏陶和情感體驗。悲歡離合,今古情感是一樣的,所以上課時由古代詩文拓展到當今歌曲,能促進學生對詩文的解讀。例如,《采薇》是戍卒從軍的怨歌,苦澀的戍邊生活、思歸不得的凄苦心情、歸途喜憂參半之情和20世紀80年代的軍旅歌曲《兩地書,母子情》、日本民歌《北國之春》進行比較,學生深入思考與體驗詩歌中戍卒的形象和作品傳達的豐富內(nèi)涵。
3.介紹背景時
語文教材所涉及的內(nèi)容包羅萬象,學生知識面窄、不易理解。多媒體課件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學生難以感知的事物和現(xiàn)象,能具體、形象地顯現(xiàn)出來。如,教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泊船瓜洲》兩詩,“京口”“鐘山”“瓜洲”“黃鶴樓”“揚州”各在什么地方?與詩人有什么關系?這些地理知識假如弄不清楚,就會影響學生對詩句的理解,多媒體展示由西向東流的長江,有關地理位置,使學生清楚地了解地理位置,便于體會詩人“西辭”用詞的準確性,還便于學生理解“孤帆遠影碧空盡”所表達的詩人對老朋友依依惜別的情意。
4.作文批改與講評
從前,學生作文是老師批改,學生被動接受,以致效率低下。學生無法得知修改的理由和方法,學生提高不快。在多媒體作文教學中公布作文評改標準,多媒體展示教師修改的方法和理由,例如刪除多余的句子、詞語,替換不當詞句。有條件的學??赏ㄟ^校園局域網(wǎng)打開各組推出的佳作進行欣賞。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充分發(fā)揮了主體作用,在活潑自由的氣氛中提高了寫作能力和對文章的鑒賞能力。
5.指導學習方法時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教是為了不教,方法的指導和傳授非常重要。學法指導和多媒體課件結合起來,直觀具體用文字展示,這樣更便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操作?!白x報法”“演講法”“略讀法”“精讀法”“作文仿作法”“作文修改法”等等??旖荻奖?。
總之,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需要在深刻認識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和劣勢的基礎上,選準恰當?shù)臅r機,能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課件教學的效率高的特點。
參考文獻:
[1]周詠梅.有效整合資料,抵進文本內(nèi)核[J].閱讀與鑒賞:上旬,2011(5).
[2]李兆亞.初中語文教學中美感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15).
(作者單位 甘肅省高臺縣職業(yè)中專)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