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蕾 曹衛(wèi) 李書偉
摘 要:針對國際合作班雙語教學特點,結合專業(yè)培養(yǎng)要求,對現有Engineering Materials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展開研究,重點在教材建設,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式方面尋求解決辦法,開展面向國際合作班的Engineering Materials課程教學研究與實踐。
關鍵詞:Engineering Materials 國際合作班 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c)-0177-01
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國際合作和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國際合作辦學以培養(yǎng)適應國際化競爭要求的創(chuàng)新人才為目標。國際合作辦學過程中的專業(yè)課教學環(huán)節(jié)要求雙語教學,并且雙語教學涉及面廣,使得雙語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國際合作班的教學質量和所培養(yǎng)人才的綜合能力,因此開展面向國際合作班的教學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近些年,作者所在教學單位開展了一些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使得在專業(yè)課程雙語教學方面的探索和實踐成為當前迫切需要進行的工作之一。其中“Engineering Materials”課程是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和車輛工程專業(yè)國際合作班學生所必修的專業(yè)基礎課。在參與了近年國際合作班“Engineering Materials”課程的相關教學內容和環(huán)節(jié)后,通過體會國際合作班的教學特色,研究了本課程教材建設、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需解決的問題,并開展相關解決方法的研究和實踐。
1 現階段主要的問題
(1)教材是雙語教學的基本素材,也是雙語教學基本理念的拓展和具體化。雙語教材的質量直接影響到雙語教學的效果和成敗?,F階段“Engineering Materials”課程教材是根據合作辦學特色與國際化教學的要求,采用美國大學原版教材,選取的原因是考慮到本教材語言純正,案例豐富,學生可以接觸到原汁原味的專業(yè)內容。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fā)現英文原版教材內容不能完全與國內課程教學標準配套,語言難度不能與我國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吻合,某些內容與所授專業(yè)要求有偏差。因此,合適的教材和講義的制定是課程研究首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2)“Engineering Materials”是機制、車輛工程和近機類專業(yè)國際合作班的專業(yè)基礎課。首先,在不同專業(yè)的教學過程中,對本課程的教學側重點和案例背景有所不同,需根據專業(yè)特色體現工程材料特點和要求。其次,本課程教學內容豐富,知識點多,實踐性強,應用面廣,使得雙語教學過程中,會涉及到大量的中英專業(yè)詞匯和術語表達,導致了學習難度的增加和積極性的下降。因此,在授課方式上,探索適合于本專業(yè)課程的雙語教學模式和手段就成了研究的重要問題。
(3)在“Engineering Materials”課程的實際考核和考試過程中,考慮到學生的英文基礎和教學效果,考核內容中采用英語測試和作答的比例還不是很高。同時,雙語教學的考核體系不健全。如果簡單學用國外的論文式考核方法,又容易造成學生成績不客觀。因此,研究一套多元化且客觀的考核體系是需要解決的又一問題。
綜上所示,如何系統(tǒng)地開展面向本單位國際合作班的專業(yè)課雙語教學,如何解決現有教材的問題,如何改進雙語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如何建立雙語教學考核體系,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等等,都是在開展“Engineering Materials”課程雙語教學時所需要研究的問題。
2 主要解決方法
通過對本單位國際合作班“Engineering Materials”課程的教學研究,參照國內外名校的教學方式,針對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重點在相應方面進行以下改進,包括教材建設,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式。
(1)面向國際合作班的雙語教學教材和輔助講義的建設。在教材方面,根據國際合作班專業(yè)的不同,對原版教材進行相應的刪減和補充,體現出所授專業(yè)的特點和要求。另外,建立與原版教材配套的講義,對原版的教材進行注釋,這樣可以保持英文的“原汁原味”,又兼容中英文教材的優(yōu)點;每章結尾增加中文概要,有利于學生對教學要點的理解和掌握。
(2)采用引導式和項目驅動式方法,探討課程雙語教學模式的實施和效果。在教學方法上,采用引導式和項目驅動式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前引導學生進行英文文獻查閱和總結,課中構建一種“以學為主、教學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后建立合作小組,以優(yōu)勢互補、分工合作為原則,采用項目驅動式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材料上,建立豐富而有針對性的教案,實現邊授課邊互動,并通過網絡教學建設,提供電子教案和項目討論平臺。
(3)建立與教學進度緊密結合的多元化考核方法和體系。在考核方式上,增加項目討論表現和隨堂測驗比重,使得對學生的評價更加客觀和全面。建立階段性的評測流程,并逐漸提高英語作答的比例和規(guī)范性,逐步促進學生適應最終的全英文考核和期末論文寫作,以適應國際合作班后期國外學習。
3 結語
專業(yè)課程教學質量的好壞關系著國際合作班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與否。本文根據現階段國際合作班“Engineering Materials”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了研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并在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和車輛工程專業(yè)進行了實施。實踐證明,具有較好的教學效果,其課程教學思路和模式可以推廣至相類似國際合作班專業(yè)基礎課教學中。
參考文獻
[1] 李桂山,馮晨昱.國際合作班雙語教學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1):79-83.
[2] 郝容.國際合作班雙語教學的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35):48.
[3] 吉蕾.高職教育國際合作班英語教學淺議[J].中國科技信息,2007(17):2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