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鋒
【摘要】目的:快速掌握并熟練運用行進間投籃技術。方法:通過課堂教學及不同教法對比試驗。結論:“逆向”教學法效果好一些。
【關鍵詞】行進間投籃 逆向教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215-02
行進間投籃在籃球比賽中運用較多,且有實用價值的最基本的技術。在教學中也是對學生掌握籃球基本技術好壞的綜合評估,因為要完成好這個動作;要求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運球技術,運球中持球跨步的銜接協(xié)調性,起跳后的空中平衡能力以及投籃的正確手型和用力的大小等。在中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受課時和課堂練習時間(包括練習場地、器材的多少、學生人數(shù)、素質情況)等因素的限制,學生要想掌握到這一技術困難卻實不少。如何使學生在練習中掌握得更快呢?我在教學中采用了原地跳起投籃→持球跨步跳起投籃→行進間運球→行時間投籃的逆向教學步驟。通過兩個平行班的教學實驗對比,教學效果比較顯著。情況見下表:
具體練習方法如下:
一、首先練習籃下原地跳起投籃
我在多年的教學中觀察發(fā)現(xiàn):由于學生課堂練習次數(shù)有限球感差,在投籃中體會不到手腕前屈、食中指用力撥球動作,所以投出的球沒有旋轉和弧線,往往呈直線型,碰到籃板就反彈回來,根本沒有中籃的可能。為了克服以上缺點,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1.教師講解并示范原地跳起投籃的技術動作讓學生仔細觀察。2.讓學生原地徒手模仿并體會投籃方法。3.原地徒手跳起投籃。 4.籃下原地持球跳起投籃。要求學生起跳后下肢盡量舒展,右臂向前上方伸直,力爭在最高點手腕前屈,食中指用力撥球,通過指端擦板投籃。注意克服大幅度甩臂的錯誤動作。5.小籃球、排球練習輔助投籃。由于學生腹肌力量和協(xié)調性差,騰空后投籃往往顯得非常匆忙。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采取小籃球、排球練習。因為其體積小、重量輕,這樣學生拿球比較穩(wěn)定,初練時感到輕松自如些。隨著學生素質的不斷提高和平衡能力的增強,這個問題也會迎刃而解?;@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對抗中不斷地投籃得分,極大的激發(fā)參與和觀賞者的激情。這也是自籃球發(fā)明至今一百多年來,籃球運動發(fā)展之快、參加人數(shù)較多的動力所在。中學生,特別是大部分男生非常喜愛籃球,最感性趣的就是抽球,一旦中籃,滿臉喜色。所以練習起來熱情很高,勁頭十足。
二、持球跨步上籃
在上面練習的基礎上,可讓學生練習持球跨步上籃動作。具體的練習內容有:1.讓學生徒手練習跨步上籃動作。2.在籃圈下懸掛一籃球,可讓學生助跑跨步跳起觸球。一方面要求學生控制由于助跑產生的前沖慣性。另一方面可讓學生體會原地跳起投籃和助跑跨步投籃的差異。3.讓學生練習持球跨步傳球。4.練習持球跨步上籃,教師可在學生起跳點畫一個圓圈,在學生起跨路線上根據(jù)起跨步,一大、二小、三向上的規(guī)律畫三條橫線,并標上左、右、左字樣表示左、右腳著地點,借此提醒學生跨步動作的正確順序,具體要求是:讓學生持球左腳在前放在第一線后面,右腿在后,練習時,右腳前跨一大步落在第二條線后,接著左腳向前跨出一小步,腳跟先著地落在第二條線后,上體稍后爺,然后迅速過渡到前腳掌著地并用力蹬地起跳,同時雙手向前上方舉球,右腳屈膝前抬左腳蹬離地面,騰空后進行投籃。5.教師或學生持球站在距籃下適當?shù)奈恢茫瑔问滞幸磺蛳蚯吧吓e,學生站成一路縱隊,依次跑到托球者身前跨步取球上步起跳,騰空投籃練習。6.跨步起跳接教師拋球或自拋球進行行進間單手上籃練習,注意拋球的位置和高度要適當,距離可由近及遠。
三、運球的教學方法
在前面練習的基礎上,可讓學生練習運球。相當部分中學生初次接觸籃球時,腦海中一時很難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他們往往會把傳球、運球、投籃基本技術割裂開來,偏愛于投籃,而對傳球、運球等基本技術不太熱衷,教師首先要端正學生的思想,講明掌握好傳球、運球技術是打好籃球不可缺少的基本功。熟練地運球可以擺脫對手的防守,創(chuàng)造投籃機會,巧妙地傳球可以不失時機的創(chuàng)造戰(zhàn)機。教師可通過運球,突破兩名學生防守進行投籃的示范練習,讓學生體會到并感知其中的道理。具體練習方法:1.原地高運球、低運球,速度可由慢到快,讓學生體會伸前臂、屈手腕和手指撥的動作,緩沖球向上反彈的力量,以控制球的反彈高度、速度、角度。2.讓學生練習行進間的運球,體會運球的基本要領,逐慚提高推進速度。在練習中,可能出現(xiàn)控制球不穩(wěn)、運球中拍得過高,主要是手與球接觸的部位不正確。教師可用正確地示范動作反復演示,強調在行進間運球過程中始終保持低重心,兩膝彎曲、上體微前傾,兩眼觀察前方,行進間的運球與持球跨步相結合。行進間運球快結束時,①讓學生持球跨步傳球。②讓學生運球、持球跨步模仿投籃動作進行傳球,借此銜接前后動作,使練習與行進間上籃逐慚接軌。
四、運球行進間上籃練習
在學生基本上掌握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動作的基礎上,可讓學生進行行進間投籃練習,行進路線主要以兩側為主,要求學生上、下肢協(xié)調,步法清晰、手型正確,在練習中逐步提高要求,做到動作規(guī)范化、合理化。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逆向”教學法與分解教學法近似,這種教學法在體育學中運用的比較多,例如:側向滑步推鉛球,教學步驟:先教原地推鉛球,然后與滑步動作密切相連,還有象田徑中的跳遠、技巧中的魚躍前滾翻等。這種教法特點有①可以簡化教學過程。縮短教學時間,并能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有利于快地掌握動作。②動作技術較為困難的要素和環(huán)節(jié)可以分散突破。③可使學生明確各階段技術動作的整體動作中的位置和聯(lián)系。
“逆向”行進間投籃的教學方法與“順向”教法比較優(yōu)勢在于①先練習投籃,首先滿足學生賞試投籃得分的心理愿望,順應了學生的心理特點,提高學生的興趣。教學中興趣很重要,學生如果被某項活動本身所吸引而想學習或參與,那么就會對某項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表現(xiàn)出極大的學習熱情。②在此情形下,教師可因勢利導地向學生闡明;在對抗賽中對手不會讓你輕而易舉地站在原地投籃,而這種機會只有通過熟練的運球和巧妙地傳球來創(chuàng)造。這樣學生就會對運球和傳球引起重視,并把它同投籃得分看成一個整體,不再覺得枯燥、無目的,在練習 中就會極大地投入。③學生學習目的明確,他們就會自覺地克服各種困難,盡快地掌握各部分的技術動作,這樣教學效果就顯著,教師的教學目的就容易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