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平
【摘要】 《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學中要積極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如何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落實這一方法?本文從三個方面展開闡述:首先明確預習任務,不預習不上課;其次課堂中要飽含激情,巧設問題;最后高屋建瓴,把握教學重點。
【關鍵詞】 語文教學 自主 合作 探究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4)02-076-01
《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要積極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在語文教學中要貫徹落實好這一課標理念,就必須明確它們的真正內涵。首先,自主。就是主動,而且是學生為主體。強調語文學習是學生的自主個性化行為。教材中的作品和價值只有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產生,而學生是閱讀的主體,教師起指導作用,課文的意義的真正理解是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獲得的。其次,合作。即相互討論交流,思想碰撞產生火花,從而取最優(yōu)結果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教學實踐中,同一個問題,學生的理解往往不同,這樣就有了討論探究、交流合作的前提,通過優(yōu)劣的辨別,對知識理解會更深入,能力也能得到全面的提高。最后,探究。也就是勇于質疑,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并在疑問的基礎上通過合作深入思考研究。那么如何在教學實踐中落實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有如下幾點反思:
一、明確預習任務,不預習不上課
《禮記·中庸》語:“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強調做任何事要有充分準備。預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一條重要途徑。
所謂“預習”,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進行有明確目標的獨立閱讀實踐活動。預習的過程實際是學生多新知識進行自主獨立思考的過程。同學們對文章都有了自己的思考,在老師講解的時候能產生共鳴,能主動的思考,不會再被動的接受,最終能成為自己的東西。有了充分的預習,課堂就不會再是一言堂。
二、飽含激情,巧設問題
尤其是語文教師要把積極、高漲的情緒,微笑、和善的面孔,自信、堅定的眼神帶入課堂,用豐富的表情和動作、生動的語言描繪畫面,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教師的飽滿熱情和和藹可親。這樣的課堂氛圍,學生學起來才輕松自由,思維才異?;钴S,合作探究的方式才能進行。之前,我有時總會難免把個人的情緒帶到課堂中,導致我的思緒總是游離在課堂之外,很難產生互動。有時情緒低落時,面部表情也會隨之陰沉,致使課文中值得深思的問題,學生也沒有情境去大膽想象,更別說敢于質疑、勇于評論某些問題。這樣會讓學生產生壓抑感,甚至產生失望、驚恐、緊張等情緒,課堂氣氛的活躍和熱烈也就無從談起了。
另外,課堂提問是開啟學生們思維閥門的一把金鑰匙。課堂提問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學生思考的積極性,讓學生養(yǎng)成善于思考的好習慣,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學生的思維被牽動了,課堂的互動才開始真正產生,才是真正的互動因此問題的設計要少而精,找準切入點是關鍵。這個切入點最好能有“牽一發(fā)而動全篇”的效果,而且對學生而言要較好回答、有話說,能激活學生的思維,開啟他們的心智,引發(fā)學生展開多向深層的思考和探究。如講《寶玉挨打》第二課時,分析該文的主題。第一次我設的問題是:回顧情節(jié)分析,寶玉挨打的原因是什么?這是上節(jié)課分析過的內容,學生很容易回答。“這是表層原因,而真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問到這個問題時,全場鴉雀無聲,思維像短路一樣,沒法回答。為了課進行下去,我只能自己把答案說出來,草草收場。經過修改后設的問題:找出賈政表達生氣的語言,再展開分析挨打的根本原因;找主要人物矛盾的語言,進而分析文章主題。這樣學生紛紛在全文中找到相關句子,積極發(fā)表見解?!霸撍赖呐牛∧悴辉诩夷顣擦T了,怎么又做出這些無法無天的事來,……如今禍及于我。”該句了解到賈政為維護自己的在封建禮教中家長的尊嚴;“若外人知道,祖宗的顏面何在!”講到在封建倫理道德面前家族的無地自容;“素日皆是你們這些人把他釀壞了,到這步田地還來解勸。明日釀到他弒君殺父,你們才不勸不成!”而這句最能體現賈政要打寶玉的真正動機(寶玉的反叛個性令賈政忍無可忍),矛盾爆發(fā)。另外賈母的出現,賈政的話語前后如此矛盾,賈政在另一個封建衛(wèi)道士賈母面前狼狽不堪,語無倫次,為何?封建階層內部本身就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矛盾重重的家庭也行將滅亡,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打開了,問題易回答也好深入,互動的效果才更明顯。
三、高屋建瓴,把握教學重點
每節(jié)課一定要突出重點,最好能一課一得,將重要知識點深入拓展。而不是撒網式的把每一篇課文中出現的知識點都找出來展示一遍,這樣學生不僅對學到的知識記憶不深刻,還會產生厭學情緒。怎樣做到高屋建瓴?既要從本課特點出發(fā),又不能僅局限于一篇課文,要樹立“大語文”的教學觀念。從整體著手,把眼前的這節(jié)課放到整個單元、整本書甚至是整個學段(高中階段)的總體要求來考慮,使得上下關聯,互為照應,把整個單元要重點學習的知識點恰如其分地分配到每一課中,做到一課一重點,一課一收獲。比如粵教版第一冊第四單元古典詩歌,單元重點是讓學生初步學會鑒賞古體詩,學習古體詩的藝術特點,領悟古體詩的情趣和藝術魅力,提升鑒賞古體詩的水平。具體到每一課就應細分,《靜女》了解詩歌重章疊句的特點及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氓》學習賦比興的手法;《孔雀東南飛》掌握實詞“相”的含義及偏義復詞;《迢迢牽牛星》理解疊詞的表達效果,并結合點擊鏈接的“詩無達沽”了解該詩主題的不確定性;通過《短歌行》和《歸園田居》的學習,掌握鑒賞詩歌的方法:抓意象、賞意境、明手法、品語言和析感情。這樣就不會出現每節(jié)課都重復內容,而且內容不能縱深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