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芳
[摘 要]在新課標、新課程突出倡導人文性的背景下,初中語文語法教學被不斷淡化乃至淡忘,許多教師和學生對此也樂見其成,但這卻造成了學生在語文基礎知識方面出現(xiàn)了短板,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都受到很大影響。從當下初中階段語法教學現(xiàn)狀來看,加強語法教學的必要性是十分明顯的。教師有必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通過對語法基礎知識的系統(tǒng)教學、常見知識的“隨文教學”、深度知識的拓展教學來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應用,提高學生語文素質(zhì)。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法教學;基礎知識;措施
現(xiàn)今,新課標、新課程在突出倡導人文性的同時,大幅降低了對語法知識的要求,導致初中語文語法教學被不斷淡化乃至淡忘,由此造成學生在語文基礎知識方面出現(xiàn)了短板,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因此,加強初中語文語法教學是很有必要的。
一、語法的定義
“語法”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6版)》中被定義為“語言的結構方式,包括詞的構成和變化、詞組和句子的組織”。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說,語法規(guī)則與語言文字一樣處于語言的底層基礎地位,是前人在日常交流中約定俗成的習慣和規(guī)則的積累,是隨著語言文字同時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包括了構詞法、造字法以及詞、短語、單句、復句、段落的組合規(guī)律。
二、語法教學的現(xiàn)狀
以初中階段而言,不論是《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還是初中語文教材,乃至中考試題,在突出強調(diào)語文教學人文性的情況下,卻大幅降低了對語法知識的要求。而在《課程標準》、教材的“暗示”和中考指揮棒的壓力傳導之下,部分初中語文教師抱著“讓高中老師去教吧”的想法,將“淡化”語法教學演變成“淡忘”語法教學,不再費心費力去講解、梳理語法知識,這也就導致初中階段語文課堂上語法知識的內(nèi)容少之又少。許多學生對此也樂見其成,但卻造成其閱讀、寫作和口語表達能力的下降。
1.淡化語法教學對閱讀理解能力的影響。語法知識的欠缺,體現(xiàn)在閱讀理解中就是抓不住長句的主干,文中出現(xiàn)的病句、一些復雜的單句或者多重復句辨析不清楚,抓不住句子、段落表達的中心主旨。閱讀理解中常出現(xiàn)的復雜長單句和多種復句,如果沒有充分的語法知識作為基礎,就難以剝離輔助成分找出句子的主干,不能準確全面把握整個閱讀材料的中心思想。
2.淡化語法教學對寫作能力的影響?,F(xiàn)在許多初中學生的作文寫作充滿隨意性,經(jīng)常借用一些網(wǎng)絡上、廣告上一些“出位”的錯句、病句,出現(xiàn)語句不通、詞不達意、成分殘缺以及邏輯混亂等各種語法問題和錯誤。這些文理不通的作文,由于學生沒有一定的語法基礎知識,自己根本發(fā)現(xiàn)不了,更無法修改。
3.淡化語法教學對口語交際能力的影響。許多學生在課堂問答或與同學的交流中,忽視語言的語法結構,經(jīng)常冒出一些存在語病的句子,成分殘缺、支離破碎卻表達不出想表達的意思。特別是受網(wǎng)絡語言的影響,生硬地將一些“郁悶”“酷”“逗比”等一些網(wǎng)絡詞語插入到自己的語言表達中,結果讓人不知所云。
三、語法教學的必要性
語法知識對于學生的語言學習、文字運用、交際交流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學生掌握了系統(tǒng)的、準確的語法知識,在語法學習中是大有益處的。
1.可以減少錯別字。錯字和別字是學生(不僅僅是學生)在語法方面最容易出現(xiàn)的詞法錯誤,但是如果學習了構詞法、造字法,學生就能夠運用漢字音、形、義于一體的特性去分析文字結構,看這個字是否符合前后文意,是否在偏旁部首等方面出現(xiàn)了混淆,從而大幅度減少錯別字。
2.更好地讀懂文句。對于那些成分比較復雜、較長的句子,如果學生了解了短語和句子的基本知識,就能夠抽絲剝繭地厘清“枝葉”,找出句子的主干,分析復雜的句子和段落,從整體上把握閱讀材料,捕捉到文章的主要信息和中心主旨。而在讀懂文句的基礎上,也可以通過分析用詞是否準確、結構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當、語序是否合理、表達是否一致來對病句進行判斷和修改,增強學生判斷、修改病句的能力。
3.能促進有效表達。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作文和語言表達的時候常常會說:“在中心語之前加上豐富而恰當?shù)男揎椪Z,就能夠讓我們的語言更加準確生動?!倍凹由县S富而恰當?shù)男揎椪Z”必須建立在掌握語法知識的基礎之上。同樣的,掌握了語法知識,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就不至于錯別字連篇,不至于出現(xiàn)生造詞語、隨意搭配、邏輯混亂、表意不清的錯誤,讓整篇作文擁有了起碼的“骨骼”和框架,如果再積累和運用一些好的素材,寫出一篇好的作文就不再是難事了。
四、語法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
可以說語法知識是一個非常龐大而復雜的系統(tǒng),里面的一些偏僻、繁瑣、晦澀難懂的內(nèi)容確實不宜作為初中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因此,初中語文的語法教學,應當把握一個“度”的問題,既確保學生掌握必要的、易懂的、精要的、管用的知識內(nèi)容,又要避免“過猶不及”,給學生學習增加額外的負擔。如學生在學習中經(jīng)常會遇到的五種基本短語類型、四種基本句式和單句、復句、句群的構成方式,以及最基本的構詞法、造字法和其他一些較為實用和常用的內(nèi)容等都應當作為必須要學習的內(nèi)容。而在學習的重點上,要引導學生不要關注語法知識本身,而是要將視線投入語法知識的正確使用上。
五、語法教學的主要措施
現(xiàn)代化合理語法課應當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和教學內(nèi)容,以通俗、嚴密、具體的方式來進行呈現(xiàn)和教學,使學生在活生生的語言中把握精髓,掌握技能。
1.對最為基礎的內(nèi)容進行系統(tǒng)教學。字的音形義特征(造字法)、五種短語類型、四種基本句式以及單句、復句、句群的構成方式是語法體系中最為基礎的內(nèi)容,應當進行系統(tǒng)化的教學。教師可以拿出一節(jié)(或數(shù)節(jié))課,專門就這些基礎的語法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的教學。可以讓學生閱讀相關的短文材料,并嘗試自己去分析其中的語法內(nèi)容和語法知識,然后進行課堂討論,教師再結合學生總結的疑點重點難點進行講解和啟發(fā)、點撥。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掌握語法體系中最為基本、最為基礎的內(nèi)容,為學生學好、用好語法知識打下扎實基礎。
2.對較為常見的知識內(nèi)容進行“隨文而教”。初中學生學習語法知識的重點在于正確使用和遵循語法規(guī)則,而不是死記硬背。因此將語法知識置于閱讀教學、作文教學的情景之下,遇到什么學習什么,“隨文而教”,更能讓學生體會到語言表達的多樣性、靈活性以及語法知識的規(guī)律性。而文言文中的賓語前置、狀語后置、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等一些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語法特點,學生確實較難掌握,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nèi)容來讓學生掌握詞類活用、成分省略、句子倒裝等一些閱讀文言文的基礎知識。如《桃花源記》第三段,涉及到大量省略了主語的句子,如果學生不能準確深入把握,是很難對該文進行準確理解的。不僅文言文,現(xiàn)代文中涉及的語法知識,也是應當結合相應的實例,在具體的課文中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相應的情境之下掌握語法知識的用法。
3.拓展語法教學的廣度。課堂學習時間畢竟有限,語文知識和語言技能的學習和實踐還需要有更加廣闊的空間,這也是語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重要體現(xiàn)。因此,語文教師應當為學生開辟充分的課外學習空間,讓學生在課外語文活動中體驗和感受語法知識的運用,以此不斷增強學生活學活用語法知識的主體意識、探究意識。
語法知識是語言體系中的底層基礎。因此,即使《課程標準》、教材和中考對語法知識都進行了“淡化”,語文教師都不應當忽視語法知識的教學,而是要淡化概念,強化運用,淡化知識,強化能力,讓學生掌握易懂、精要、管用的語法知識,強化學生語言學習和應用的規(guī)律性、規(guī)范性。
參考文獻
[1]呂松和.期盼初中語文語法教學的回歸[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4,(02).
[2]王興太.探究初中語文語法教學的意義[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11).
[3]陳美芬.讓語法教學回歸初中語文課堂[J].新課程(下),2012,(08).
[4]許新妍.應重視初中語文語法教學[J].語數(shù)外學習(初中版下旬),2014,(01).
責任編輯 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