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男子冰壺隊與歐美強隊掃冰技術能力對比

      2014-04-29 15:55:19馬永俊牛曉暹臧榮海許水生
      冰雪運動 2014年4期
      關鍵詞:冰壺對比技術

      馬永俊 牛曉暹 臧榮海 許水生

      摘 要:冰壺運動中掃冰技術是對比賽過程產(chǎn)生影響的重要因素。利用文獻資料、現(xiàn)場觀察等研究方法,對2014男子冰壺世界錦標賽中國隊與歐美強隊掃冰技術能力進行對比分析,從中找出中國男子冰壺隊與歐美強隊在掃冰技術能力上的差別,提高中國男子冰壺隊競賽成績。結果表明:掃冰技術在冰壺比賽中極為重要,對比賽的過程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中國隊與歐美強隊相比掃冰技術能力相對較弱;在隊投壺技術的穩(wěn)定性方面中國隊比歐美強要好。建議中國隊在掃冰技術方面進行針對性訓練,加強對冰壺運動軌跡產(chǎn)生影響因素的綜合理解認識;增強掃冰技術團隊配合能力;提高掃冰技術專項力量訓練。

      關鍵詞:冰壺;掃冰;技術;能力;對比

      中圖分類號:G86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488(2014)04–0063–05

      Technical Ability Comparative of Sweeping of Chinese Curling Male

      Team and Euro-American Curling Strong Teams

      —— An Example of 2014 World Curling Male Championship

      MA Yong-jun1,NIU Xiao-xian2,ZANG Rong-hai3,XU Shui-sheng4

      (1.Harbin Winter Sports Training Center,Harbin 150020,China;2. Physical Educational Department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3. Physical Educational Department of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50,China;4. Physical Educational Department of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 150001,China)

      Abstract: Sweeping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influence a process of a game in curling, with the use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field observation and so on. By comparing analyzing on the sweeping technical ability of Chinese curling male team and Euro-American Curling strong teams, find out the difference of technical ability of Chinese curling male team and Euro-American Curling strong team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curling male team. The results show: sweeping technology is very important in curling competition, and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process of games; The sweeping technical ability of Chinese Team is relatively weak to Europe-American strong teams; The stability of throwing curling technology of Chinese Team is better than Europe-American strong teams. Suggest Chinese to have targeted training in sweeping technology, strengthen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urling motion track; Enhance the cooperated ability of sweeping technology; Improve the special strength training of sweeping technology.

      Key words: curling; sweeping;technology; ability; comparison

      1 引言

      2014男子冰壺世界錦標賽于2014年4月在中國北京舉行。冰壺世界錦標賽是冰壺運動的頂級賽事,匯集了世界各地的12支冰壺隊伍參與該項賽事。在本屆世界錦標賽中中國男子冰壺隊以6勝5負的戰(zhàn)績獲得了第6名,沒有能夠突破索契冬奧會的第4名的成績。從比賽過程看,掃冰技術能力是影響冰壺比賽成績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冰壺的運動軌跡以及最終落位產(chǎn)生著重要的影響。掃冰技術是指使用冰刷(Brush)或者掃帚(Broom)清理、摩擦冰面。掃冰(Sweeping)動作應為從一邊向另一邊的方向掃冰(不需完全超過冰壺的寬度),不可在冰壺前方設置碎渣、冰屑等,掃冰動作可在任意一邊結束[1],也稱之為擦冰技術。掃冰技術是冰壺比賽的兩種基木技術之一,也是決定著冰壺比賽勝負的關鍵因素[2]。目前在國內(nèi)對掃冰技術及其相關訓練的研究還沒有相關的文章,本文力求拋磚引玉,期待在掃冰技術的研究方面求得有識之士的鼎力支持。在國外冰壺運動發(fā)展了上百年,對掃冰技術及其相關訓練已經(jīng)有了相對系統(tǒng)的研究。

      冰壺從踏板(起踏器)投向大本營,運行的距離在38 m左右。在比賽之前,冰壺比賽場地上用冰點罐在冰面上噴灑出小水滴,在形成大量的冰點(pebbles)。這些有冰點的冰面可以充分使冰壺運行的更遠并產(chǎn)生穩(wěn)定的冰壺運行軌跡。而沒有冰點的冰面會減少冰壺的運動距離,并對冰壺的運行距離和運行軌跡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3]。依據(jù)瑞士冰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URLIT Curl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td)制定的權威統(tǒng)計規(guī)則。對6種慢壺(投進、占位、保護、傳進、分進、粘貼)和6種快壺(擊打、清空、擊走、雙擊、傳擊、溜壺)共12種投壺技術的執(zhí)行情況分別進行了細致的描述并給予相應的分值[4]。其中對溜壺不進行分析,因為在溜壺的過程中,沒有進行掃冰,因此在本文中的快壺中沒有將溜壺納入掃冰分析當中。在冰壺的運動過程中,掃冰技術能力的強弱將對冰壺運動軌跡的變化產(chǎn)生影響,不同狀況的場地影響也會產(chǎn)生差異。掃冰是冰壺比賽最常用的基本技術,良好的基本技術是冰壺比賽取得勝利的關鍵[5]。有研究[6]表明,逆時針旋轉投壺的技術較難掌握,但技術的實用性較高。投壺的旋轉與開局布局及選擇線路關系極大[7],對比賽的結果有較大的影響。

      本文對參加2014年男子冰壺世錦賽的中國隊以及歐美強隊的掃冰技術能力進行對比分析,從中找出中國男子冰壺隊與歐美強隊在掃冰技術能力上的差別,為中國男子冰壺隊保持優(yōu)勢能力,增強掃冰技術水平,提高冰壺運動成績提供有效的幫助和建議。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以參加2014男子世界冰壺錦標賽其中的四支冰壺隊伍挪威、瑞典、加拿大、中國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在比賽中的掃冰技術能力。挪威、瑞典隊為歐洲強隊,在本次世界錦標賽中分別獲得冠軍和亞軍;加拿大隊為美洲傳統(tǒng)強隊,在北美洲加拿大是世界冰壺運動開展的最好的國家,本屆比賽獲得第4名。中國隊是亞太地區(qū)的冰壺強隊,連續(xù)7年奪得太平洋冰壺錦標賽冠軍。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jù)本研究的研究目的,通過學校圖書館及互聯(lián)網(wǎng)查閱了大量的國內(nèi)外有關冰壺的文獻資料,了解當前國內(nèi)外冰壺運動的發(fā)展現(xiàn)狀,并參考與冰壺運動有關的相關書籍、論著、期刊查閱并分析相關文獻,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

      2.2.2 現(xiàn)場觀察法

      運用現(xiàn)場觀察法,通過在2014男子世界冰壺錦標賽現(xiàn)場進行觀察,并對比賽相關數(shù)據(jù)利用冰壺掃冰技術統(tǒng)計分析表進行數(shù)據(jù)記錄存儲,為對比分析取得真實準確的數(shù)據(jù)基礎。

      2.2.3 專家訪談法

      通過對專家訪談,從合理性、重要性、可比性、可行性等方面對該研究方向進行衡量,為本研究確立堅實的理論基礎。

      2.2.4 影像資料分析法

      通過對相關比賽進行影像采集,并對所采集的影像數(shù)據(jù)進行系統(tǒng)的細致分析,經(jīng)過多次回放、剪輯,進行采集分析,對運動員的掃冰技術過程加以記錄,進一步豐富數(shù)據(jù)的精度,使數(shù)據(jù)更加準確。通過現(xiàn)場觀察記錄數(shù)據(jù)提取,對影像數(shù)據(jù)細化分析,基于模式識別和圖像分析技術[8],利用影像數(shù)據(jù)軌跡跟蹤方法進行分析,研究掃冰技術能力對冰壺運動軌跡能產(chǎn)生很大影響,其中在慢壺中影響明顯,在快壺中影響小于慢壺。

      2.2.5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觀察記錄、咨詢訪談、影像資料分析所獲得的有效數(shù)據(jù),利用體育統(tǒng)計學原理,對數(shù)據(jù)進行常規(guī)統(tǒng)計和分析處理,并采用Microsoft Excel2007對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共計對47局比賽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通過對現(xiàn)場觀察法和影像資料法所取得的分析量表各47份進行信度檢驗,采用重測法進行量表內(nèi)部一致性檢驗分析,求得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9,表明本次調查結果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對5場比賽進行分析,其中加拿大隊和瑞典隊分別進行了3場比賽,挪威隊和中國隊分別進行了2場比賽。在分析過程中對冰壺各種運行狀態(tài)下的掃冰技術進行分析,將掃冰中力量狀態(tài)進行劃分,分別定義為力量狀態(tài)輕度、中度和重度,對應賦予分值1分、2分和3分;對掃冰的效果進行評分,根據(jù)達到戰(zhàn)術目的的結果給予評定分值為1分、2分和3分。利用對冰壺不同運行狀態(tài)下掃冰的數(shù)量和質量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得出分析結論。

      3.1 掃冰技術的使用率

      通過對中國對加拿大、中國對瑞典、瑞典對加拿大、挪威對瑞典、加拿大對挪威的比賽進行觀察分析,所研究的比賽一共是5場,共計進行了47局,在這些比賽中一共進行了752次投壺,其中在投壺的過程中有750次運用了掃冰技術,沒有使用掃冰技術的投壺僅僅有2次,是在瑞典隊對中國隊的比賽中,瑞典隊在第九局和第十局中的溜壺。掃冰技術在比賽中的運用比率為99.73%,充分說明掃冰技術的運用幾乎貫穿在比賽的整個過程中,掃冰技術在比賽中極為重要,對比賽的過程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

      3.2 掃冰技術的效果

      中國隊順時針投慢壺43次,掃冰效果分得到57分,順時針掃冰效果分均值為1.326分;逆時針投慢壺95次,掃冰效果分合計為126分,逆時針慢壺效果分均值為1.326分,順時針與逆時針慢壺效果分均值比為1,可見中國隊在投慢壺的過程中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技術的掃冰技術的水平相差不大(表1)。中國隊順時針投快壺20次,掃冰效果分23分,均值為1.150分,逆時針投快壺64次,掃冰效果分合計78分,均值為1.219分,順時針與逆時針快壺效果分均值比為0.944分,順時針快壺要優(yōu)于逆時針投快壺。這也可以成為中國隊的一項優(yōu)勢,可以充分利用,不僅對貫徹本隊戰(zhàn)術意圖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是控制、破壞對手戰(zhàn)術的有利條件。

      加拿大隊順時針和逆時針慢壺掃冰效果分均值比為1.028分,快壺掃冰效果分均值比為0.986分;挪威隊順時針和逆時針慢壺掃冰效果分均值比為0.966分,快壺掃冰效果分均值比為1.020分;瑞典隊順時針和逆時針慢壺掃冰效果分均值比為1.262分,快壺掃冰效果分均值比為1.088分;通過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歐美強隊順時針投壺能力總體占優(yōu),但同時也能看到挪威隊在投慢壺的掃冰控制能力也很突出。

      四支隊伍在比賽中共投慢壺380次,慢壺掃冰效果分合計689分,掃冰效果分均值為1.813分,快壺368次,快壺掃冰效果分合計600分,掃冰效果分均值為1.630分。從表2的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中國隊無論是在投慢壺還是投快壺,在掃冰效果分上都明顯低于歐美強隊。在所有的數(shù)據(jù)中,除挪威隊在快壺效果分均值(1.553)略低于整體快壺效果分均值(1.630)以外,其他數(shù)據(jù)都高于平均值。充分說明中國隊在掃冰控制能力上與歐美強隊有較大的差距,建議在訓練中加強隊掃冰能力的針對性練習,尤其是對掃冰技術的理論理解以及掃冰時機判斷,另外對通過不同時間和不同力量掃冰對冰壺運行線路改變的影響,從理論上充分理解,從而能夠舉一反三,對掃冰技術的運用和理解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通過表2還可以看出,無論是在總體還是各隊中,慢壺的掃冰效果分均值明顯高于快壺的掃冰效果分均值。總體合計慢壺掃冰效果分均值為1.813分,快壺掃冰效果分均值為1.630分,慢壺掃冰效果高于快壺。加拿大隊慢壺與快壺平均效果分比值為1.970:1.880;挪威隊為1.916:1.553;瑞典為2.039:1.658;雖然中國隊整體均值比較低,僅為1.323:1.219,慢壺掃冰效果分均值也是高于快壺掃冰效果分均值。將慢壺掃冰效果分均值與快壺掃冰效果分相除,數(shù)據(jù)比值中,挪威隊最高1.234分,然后是瑞典隊為1.230分,中國隊比值為1.085分高于加拿大隊的1.048分,但是在快慢壺掃冰效果兩項數(shù)據(jù)中都遠遠低于加拿大隊。同時也可以看出加拿大隊無論在慢壺掃冰控制還是在快壺掃冰控制上都很均衡,掃冰控制能力很強。

      3.3 掃冰力量

      通過現(xiàn)場觀察及對影像資料反復觀看,根據(jù)運動員掃冰時的具體表現(xiàn),將掃冰力度劃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三種狀態(tài)。在750次掃冰中,輕度掃冰有515次,占總量的68.67 %;中度掃冰有188次,占總量的25.07%;重度掃冰47次,占總量的6.26 %,見表3。在掃冰技術的運用當中,以輕度掃冰為主,中度掃冰為輔,重度掃冰所占比率很小。隨著輕度掃冰比率的增長,說明投壺技術能力越來越趨于完善,冰壺的運動水平在不斷地提高。

      在表3掃冰力度狀態(tài)分析表中,中國隊輕度掃冰占全隊掃冰總量的78.75%,是所有隊伍中比重最高的,然后是挪威隊的74.38%,瑞典隊是65.89%,加拿大隊最少,只有59.72%。中國隊在通過掃冰后的冰壺到位率與歐美強隊雖然有差距,但是并不大,也充分說明了中國隊在投壺技術的掌控上相對于歐美強隊占有一定的優(yōu)勢。而世錦賽新科冠軍挪威隊也顯露出強勁的實力,雖然輕度掃冰在全隊掃冰的比重也很大,但仍舊奪冠,也說明了歐美強隊在保持掃冰技術優(yōu)勢的情況下,在投壺技術上也更加細膩。投壺技術的穩(wěn)定發(fā)揮,可以有效的減少掃冰技術的體力消耗。有研究[9]表明,一屆大型的冰壺錦標賽如果一直打到?jīng)Q賽,需要不少于35 h的總體掃冰時間。為冰壺進行掃冰使身體處于高負荷狀態(tài),而且也不可能每次投壺都進行全力的掃冰,高強度的掃冰后迅速恢復的能力,是保證比賽優(yōu)勝的重要依托[10],說明體能訓練的必要性。

      在中度掃冰力度狀態(tài)中,加拿大隊以36.11 %的比率,明顯超出瑞典的24.30 %,挪威的21.25 %和中國的15 %。這也充分說明了老牌勁旅加拿大隊在掃冰的掌控能力上還是具有極強的能力,而且在中度掃冰總量的比率中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出這一點。在中度掃冰力度狀態(tài)中加拿大隊為41.48 %,占據(jù)了中度掃冰力度狀態(tài)總量的2/5還要多。中國隊在能夠充分說明掃冰控制能力的中度掃冰力度狀態(tài)中,僅僅占有總量的15 %,一方面說明掃冰判斷能力與歐美強隊還有較大差距,同時也說明中國隊的掃冰技術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在重度掃冰力度狀態(tài)中,瑞典隊占有較大的比重,占全部重度掃冰力度狀態(tài)總量的比率達到44.68%,延續(xù)著歐美強隊強勁的體能和掃冰控制能力的優(yōu)勢。

      表4給出了本研究中全部掃冰力度的總分,各隊掃冰力度總分及掃冰力度分的均值,四支隊伍在比賽中共計掃冰750次,掃冰力度總得分為1032分,平均值為1.376分??梢钥闯鲋袊犜趻弑Χ鹊梅峙c挪威隊相近,分別是1.288分和1.300分,但是在表3所體現(xiàn)出的挪威隊的強力掃冰的控制能力上可以看出,中國隊與挪威隊在掃冰力度上還是存在著差距的。中國隊與瑞典隊的1.439分和加拿大隊的1.444分更是有明顯的差距。說明中國隊掃冰力量相對歐美強隊較弱。

      3.4 掃冰技術能力

      表5列出在比賽中不同掃冰力度下的掃冰效果分及掃冰效果分總值和均值。在全部750次有掃冰的投壺中,效果分總值為1292分,平均值為1.723分。在掃冰效果分均值以及三種不同力度下的掃冰效果分均值的對比中,中國隊都處于落后的狀態(tài),與歐美強隊有明顯的差距。在總分均值差上的最小差距是與挪威隊差0.457分,最大差距是同加拿大隊差0.640分;在輕度掃冰效果分均值的對比中,還是與挪威隊差距最小為0.456分,與加拿大隊相差達到0.716分;在中度掃冰效果分上,中國隊相對較好,與挪威隊和加拿大隊分別只差了0.27分和0.276分,與瑞典隊相差最大也只有0.34分;而在最能說明掃冰力量能力的重度掃冰效果分均值上,中國隊的差距體現(xiàn)的就非常明顯,和加拿大隊差距最少也有0.978分,和瑞典的更是達到了1.105分。

      表6是比賽中掃冰效果分的分布,在高分值3分的掃冰效果分的比率上來看,中國隊只占全隊投壺總量的2.5 %,歐美強隊中最低的是挪威隊為15.63 %。2分分值的比率上加拿隊最為突出達到47.69 %。1分分值的比率中國隊卻達到了74.38 %。中國隊效果分高分值數(shù)量少,一方面說明中國隊的掃冰能力相對于歐美強隊有差距,還暴露出中國隊在戰(zhàn)術設計能力上與歐美強隊仍有差距。

      4 結語

      掃冰技術在冰壺比賽中極為重要,對比賽的過程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掃冰技術能力對冰壺運動軌跡能產(chǎn)生很大影響,其中在慢壺中影響明顯,在快壺中影響小于慢壺。通過對中國隊與歐美傳統(tǒng)強隊加拿大隊、挪威隊和瑞典隊在掃冰能力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中國隊與歐美強隊相比掃冰技術能力相對較弱;主要體現(xiàn)在掃冰線路控制能力上,掃冰時機判斷上,掃冰力量的對比和掃冰效果的對比上。還暴露出中國隊在戰(zhàn)術設計能力上與歐美強隊仍有差距。歐美強隊順時針投壺能力總體占優(yōu),但同時也能看到挪威隊在投慢壺的掃冰控制能力也很突出。中國隊逆時針快壺要優(yōu)于順時針投快壺。這也可以成為中國隊的一項優(yōu)勢,可以充分利用,不僅對貫徹本隊戰(zhàn)術意圖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是控制、破壞對手戰(zhàn)術的有利條件。中國隊在投壺技術的掌控上相對于歐美強隊占有一定的優(yōu)勢,可以降低掃冰技術弱勢的影響。建議中國隊加強掃冰技術的訓練,尤其是對掃冰技術的理論理解以及掃冰時機判斷,另外對通過不同時間和不同力量掃冰對冰壺運行線路改變的影響,從理論上充分理解,從而能夠舉一反三,對掃冰技術的運用和理解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加深對冰壺運動軌跡產(chǎn)生影響因素的綜合理解認識;提高掃冰技術團隊配合能力;強化掃冰技術專項力量訓練。在保持自己優(yōu)勢能力的前提下,縮小與歐美強隊的差距,為中國冰壺運動開創(chuàng)更加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The Rules of Curling and Rules of Ompetition[Z].World Curling Fedrtion.2011.

      World Curling Federation Secretariat.The Rules of Curling and Rules of Competition[M].Perth: Olympic Winter Sport, 2008:5-6.

      Jensen E T,Shegelski M R A,The motion of Curling Rocks: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Semiphenominological Description.Canadian Journal of Physics[J].2004, 82(10): 791-809.

      于亮,王珂,馮偉.2009年世界冰壺錦標賽中國女隊投壺技術和成功率統(tǒng)計分析[J].體育學刊,2010,17(9):83-86.

      王珂,馮偉.對我國男子冰壺隊比賽投壺成功率的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0,26(4):78-81.

      Willoughby K A, Kostuk K J. An Analysis of a Strategic Decision in the Sport of Curling[J].Decision Analysis, 2005,2(1):58-63

      于亮,劉洋洋,王珂.黑龍江省男子冰壺運動員投壺成功率及合理性分析[J].運動,2011(9):64-65,83.

      蔡懷宇,黃戰(zhàn)華,張昊,等. 模式識別和圖像分析技術在冰壺運動中的應用[J].儀器儀表學報,2002(6):第三期增刊,210-211.

      John L,Bradley.The Sports Science of Curling: A Practical Review.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and Medicine[J].2009(8): 495-500.

      Buckingham M P, Marmo B A,Blackford J R.Design and use of an Instrumented Curling Brush.Proceedings for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l. Journal of Materials:Design and Application [J]. 2006,220(4): 199-205.

      Marmo B,Buckingham M P,Blacktord J.Optimising Sweeping Techniques for Olympic Curlers. Interwational Sports Engineering Association Conference, Munich, Germany 2006. Abstract: Sports Engineering[J]. 2006,9(4): 249.

      劉永煥,蘇和,許水生.冰壺運動教程[M]. 哈爾濱:哈爾濱地圖出版社,2003.

      Reeser J C,Berg R L. Self-reported Injury Patterns Among Competitive Curl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pidemiology of Curling Injurie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J].2004,38(5): E29.

      Marmo B A,F(xiàn)arrow I S,Buckingham M P,Blackford J R. Frictional Heat Generated by Sweeping in Curling and its Effect on ice Fri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L. Journal of Materials:Design and Application[J]. 2006a,220(4):189-197.

      Behm D G.Periodized Training Program of the Canadian Olympic Curling team.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Journal[J]. 2007,29(3): 24-31.

      猜你喜歡
      冰壺對比技術
      冰壺比賽中運動員瘋狂擦冰為哪般
      在“冰立方”里推冰壺
      奇妙博物館(2022年3期)2022-03-23 05:16:14
      找冰壺
      冰壺運動員心理障礙的克服
      冰雪運動(2019年2期)2019-09-02 01:41:22
      中日兩國膠囊旅館業(yè)的發(fā)展對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馬洛與陶淵明田園詩的對比
      英國電影中“憤青”與“暴青”對比研究
      電影文學(2016年16期)2016-10-22 10:21:16
      淺議工程建設監(jiān)理與工程項目管理
      淺談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應用外包粘鋼加固技術
      探討電力系統(tǒng)中配網(wǎng)自動化技術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00:58
      汕头市| 遵义县| 秀山| 科尔| 常熟市| 澄江县| 新民市| 福海县| 泽库县| 望奎县| 昭苏县| 和林格尔县| 商都县| 拉萨市| 丹寨县| 鹿泉市| 怀远县| 东港市| 佛学| 全椒县| 深水埗区| 丹东市| 武隆县| 新昌县| 江门市| 宝清县| 绥滨县| 凉山| 万州区| 平南县| 广宗县| 合江县| 怀宁县| 渝北区| 富民县| 南昌市| 蒙阴县| 新闻| 蚌埠市| 桓台县| 新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