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邦莉
【摘要】 初中英語閱讀課不僅僅是要掌握里面的語法和句型,要想讓學生們真正理解,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也是尤為重要的。文化背景的習得,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增加學生學習語言的文化內涵,增強學生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我們從英語教學的第一天起就要有意識地讓學生了解英美國家文化背景,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文化模式思維的習慣,掌握兩種文化差異,把語言學習和文化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提高他們的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 英語教學 文化背景 閱讀興趣 文化滲透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4)11-001-01
據目前中考英語命題的趨勢和新課標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一個學生若想學好英語那么必須先過閱讀關。針對這一現(xiàn)狀我覺得在平時的教學中既要教授學生一定的解題技巧也要注意不同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
一、閱讀課教學中的實踐
然而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燦爛浩瀚,閱讀課每周僅有兩節(jié),所能介紹的也只是滄海一粟。筆者只有將文化背景知識零星地融入到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期待能夠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他們的知識面?,F(xiàn)就這方面談談我的一點體會。
1. 課前幾分鐘,培養(yǎng)新的詞匯學習策略。在英語學習中,學生除了多記詞匯外,還必須熟悉英語詞匯的內涵和外延,尤其需要掌握其不同的文化內涵。高中詞匯教學更注重對詞匯所承載的深層含義的理解,更注重表達的靈活性和恰當性。高中的詞匯教學重視語篇的支持,在具體的語境中準確地體現(xiàn)單詞的真正詞義的同時,還要重視文化的影響,這些都要求我們必須結合詞匯文化知識進行詞匯學習。
2. 瞄準時機,拓展貫通。每逢西方的節(jié)日的時候,筆者都會抓住時機讓學生討論一些重要的節(jié)日的來源,例如可以向學生介紹快樂豐富的西方節(jié)日:復活節(jié)(easter)在春分后的第一個滿月的第一個星期天,慶祝耶穌復活的節(jié)日。在復活節(jié)的前一天,有著兔子會下蛋的傳說。孩子們玩著尋找涂有顏料的復活蛋(easter egg)的游戲。halloween,萬圣節(jié)前夕,10月31日,孩子們提著南瓜燈籠(jack ̄o ̄lantern),穿著奇裝異服,戴著骨骼面具(mask),縱情玩鬧。他們挨家挨戶地轉,嘴里說著“trick or treat”,而后拿了糖果(candy)和點心就走。4月1日愚人節(jié)(april fools day),這一天大家在以不傷害人的前提下,可以盡情玩鬧,可以捉弄人。感恩節(jié)(thanksgiving day),在美國是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一家人一起在家中吃火雞大餐歡慶收獲。圣誕節(jié)(christmas day),每年12月25日,相傳晚上圣誕老人(santa claus)會在孩子們熟睡時從煙囪下來給孩子們送禮物(christmas present),實際上是爸爸媽媽送的。把這些和中國完全不同的節(jié)日介紹給學生,自然就引起了學生對英美文化的向往,提高了學英語的興趣。
二、提高中學英語教學文化滲透力的方法和途徑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高中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之一是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異,拓展視野,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為發(fā)展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教材中有意識地增加了許多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要求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傳授文化知識,讓學生不自覺地感受英語國家的文化氛圍。遺憾的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把教學的著眼點放在詞匯、語法、句子等基本的語言基礎知識上,卻忽略了對文化背景知識的指導、學習。筆者認為,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國際交流日益頻繁,不同文化互相滲透越來越多的形勢下,打破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教學方法,將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使用語言的能力,是英語教學的一項迫切任務。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對西方的地理概貌、風土人情、交際禮儀等要有充分的了解和研究。有了豐厚的文化底蘊,教師才能靈活地向學生闡述中西文化差異,也就是說,教師不僅要做一個語言知識的傳授者,還應成為兩種不同文化的中介者和解釋者。
2.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利用英美原版影視、錄音、圖片等手段創(chuàng)立英語學習的真實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寓教于樂,提高學生們學習跨文化知識的主動l生和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標準、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和基本語言知識。
3. 引導學生在課外多多閱讀中外文學名著,增強自己的文化底蘊,了解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言語行為,體會英美文化與漢文化的差異,從而為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扎實的基礎。
4. 在要求學生關注外來文化的同時,應提醒同學們同樣重視本土文化的英語表達。因為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體現(xiàn)不僅在于對世界文化的了解,還應包括向世界介紹本土文化的能力。
5. 組織一些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例如舉辦英語話劇表演、請外籍人士來座談或做英語文化知識講座等,讓學生在具有“信息差”的真實語言環(huán)境中切實感悟到:“講語言其實也是講文化”,幫助同學增加對西方文化的了解,促進他們語言能力的提高。
誠然,教師要介紹英美文化知識,首先就要加強自身學習,自己先充電,這樣在課堂教學中就可以得心應手,游刃有余。還可以指導學生利用畫報、雜志、圖片、影視等資源,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和風土人情,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習得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人類文化何其燦爛輝煌,閱讀課中引入的只是極小的一部分,但這可以成為今后閱讀教學中的一個方向,因此也能使閱讀課真正擁有其自身的特色。
[ 參 考 文 獻 ]
[1] 方保軍.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育素質.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2004.
[2] 黃希庭.心理學導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 胡文仲.跨文化交際面面觀.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