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永
摘要:現代社會各行業(yè)的分工越來越細,很多事情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人際之間的聯系和交往比以往任何時侯都更緊密,更需要交流和合作。體育運動和游戲的激烈競爭,最能促進人們團結合作意識的發(fā)展。學校體育教學可以采用適當的手段,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體育教學;手段;團隊;合作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7-0056
現在的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要么期望值很高,只管督促其子女拼命學習;要么對子女十分溺愛,認為自己吃過這么多苦,自己的孩子該讓他們好過一點,什么也不讓他們干,導致他們什么也不會干,事事依賴父母。如果不注意其合作意識的教育培養(yǎng),他們將難以適應社會要求。
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以小組競爭取代個人之間的競爭。因為學生個人之間的競爭,雖然可以激發(fā)學生個人的潛能,但是,學生之間的競爭會造成彼此很少溝通、成員之間互相戒備、互相侵犯、心情壓抑的后果。而小組之間的競爭則會促進小組成員的凝聚力。競爭與榮譽、利益結伴而來,小組成員為小組的榮譽而互相配合協同行動。小組成員,無論是自己單獨練習,還是集體一起練習,都會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奮斗,士氣高漲,每一個人都力爭發(fā)揮自己的一切潛力。他們對競賽活動也會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克服困難的意志更加堅定,爭取勝利的信念也更加堅強。小組成員為小組爭光而人人奮勇爭先,而他們盡心盡力的表現,會得到組內其他成員的認同和贊賞,個人的自尊和自我表現欲得到充分的滿足,彼此的情況及時交流,相互理解、友好,內耗極少,大大地提高了小組的工作效率和競爭實力。而這一切又為小組競爭勝利打下堅實的基礎。由此,學生在小組之間的競爭活動中,認識到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勝利的真理,增強了學生團結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
進行富有競賽性的游戲,群體內各成員相互配合和協同的狀態(tài)如何,往往是游戲競賽成敗的關鍵。即使是旁觀者也都難以作為局外人冷眼相看,他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進入某個群體成員的角色,為某個群體的競賽或競技歡呼雀躍或嘆息沮喪。這種將個人榮譽和集體榮譽融為一體的游戲活動,對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球類運動中,隊員之間關系復雜,規(guī)則更加準確,參加球類運動的動作技巧和關心集體利益是決定球隊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教師必須把培養(yǎng)每一個隊員和整個集體的組織紀律性提高到比賽的頭等地位。比賽時,必須教育學生把集體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教育隊員不僅要尊重隊友,而且也要尊重對手,發(fā)揚重在參與、友誼第一的體育意識。
在兩人群體中,任何一人的退出,都可導致群體的解體,這一事實迫使兩人群體的成員必須不斷參與、相互依存。兩人群體成員間簡單的面對面的接觸,因此而產生特殊的緊密感、責任感和壓力感。雙人結伴練習,可以提高練習興趣,提高鍛煉效果,增進學生間的合作意識。
田徑接力賽是田徑唯一的集體項目,四人參加集體配合和傳接棒技術成了取勝的重要因素,運動會入場式和集體舞表演等,也都有利于增進學生的合作意識。
初中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是在社會交往的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由于學生性格形成需要很長的時間,學校教育必須從起始年級就開始抓緊,對學生系統(tǒng)地在多學科中進行合作意識培養(yǎng)。
體育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具有重要作用。體育教學必須根據學生年齡、生理和心理特點,妥善安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的體育活動,要形成適合本校場地條件的傳統(tǒng)項目。如春季:棋類團體賽、游戲、集體舞比賽。夏季:籃球、排球、足球年級聯賽。秋季:田徑運動會和入場式表演。冬季:兩跳一踢、拔河和長跑團體賽。教師要設計和制訂出一套有利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的體育活動評估系統(tǒng),以此鼓勵學生關心和熱愛集體,將個人與集體融為一體,個人與集體共同健康成長。讓學生在愉快的體育活動中,更好地了解同伴,尊重和理解同伴,與同伴友好相處。教師在學生喜愛的體育活動中,要善于教育和引導學生,使學生更好地與教師相處,進而使學生更加熱愛班級集體、熱愛教師、熱愛學校、熱愛學習、熱愛體育、熱愛生命,成為適應現代社會發(fā)展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