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國寧
后喬布斯時代,蘋果人事變動頻繁,包括去年新增廣告制作部,將部分由TBWA/Media Arts Lab代理負責的廣告,搬回到加州總部由自己人制作。如果延續(xù)蘋果i系列的叫法,該叫iAd,一年期滿,iAd交上答卷,答案可能讓廣告公司略失望,結果是勉強過關。
美國某廣告監(jiān)測公司對蘋果做了測試,對蘋果的每只電視廣告獨立打分。平均分數上,蘋果出品比廣告代理略高。出色程度上,外間團隊做得更好,貢獻了兩只評分最高的廣告。不過無論是外間團隊還是蘋果的“iAd”,都沒留下像“1984”一樣的傳世經典之作。
在美國,大公司內設廣告制作部門已經成了營銷界的一股風潮。近期統(tǒng)計,52%的美國企業(yè)把過去外包給廣告公司的業(yè)務,轉移到公司內制作。這些有廣告小作坊的企業(yè),絕大部分還在傳統(tǒng)媒體廣告的基礎上,擴充了數字媒體、社交和移動媒體的力量。
而蘋果建立自家廣告部門,更令廣告界唏噓。因為TBWA/Media Arts Lab和蘋果淵源實在是太深,過去蘋果有喬布斯的時代,就有TBWA的身影。它專注服務蘋果三十年,蘋果最著名的兩只廣告“1984”和“Think Different”都由其操刀,基本是唯一指定廣告合作伙伴。但是現在美國營銷界流行的說法是“兩個總比一個好”,像谷歌一樣,除了有自己的數字營銷團隊,還再聘上十幾家廣告代理。
組建自家廣告公司,對蘋果的好處更多。自從喬布斯離世,TBWA和蘋果的矛盾就從黑盒子里跳到陽光下,受到三星廣告連番“羞辱”后,關系更是一度緊張。三星嘲諷蘋果手機落后、只有老人家才用,一如TBWA當年嘲弄微軟的手法。
悲劇的是,輪到TBWA迎戰(zhàn),它能做的卻不多,他們想模仿1997年“Think Different”,做一只在概念上破壞性創(chuàng)新的廣告,但蘋果營銷部門更需要一只能夠清晰展示產品創(chuàng)新的廣告,延續(xù)蘋果的黃金年代。后來TBWA出品了多只平靜地闡述產品優(yōu)點的廣告,完美,卻缺乏創(chuàng)新者應有的激情。
“被嫌棄”的TBWA內部人士說,后喬布斯時代的蘋果不再是創(chuàng)意的樂土。喬布斯離去,給蘋果的創(chuàng)意團隊留下空白,蘋果廣告部門招募的1000多人全是創(chuàng)意人士,包括從TBWA不聲張地挖來一個創(chuàng)意總監(jiān)、一個音樂監(jiān)制,和其他大型廣告公司招來前創(chuàng)意人。這番招兵買馬除了能給蘋果帶來一支專心幫襯蘋果的創(chuàng)意團隊,還能給蘋果的腦洞補充創(chuàng)意、靈感和品牌學知識。
另外,蘋果每年在廣告上的花銷也是水漲船高。TBWA公司有350人為蘋果服務,每年向蘋果收取服務費1至1.5億美金。蘋果每年光在手機上的廣告支出,從2008年的不到1億美金,到2013年漲到了3.5億美金。主要對手三星,2013年手機廣告支出更超過蘋果1000多萬美金。蘋果使用自家廣告制作部門后,88%的營銷高管估計會幫助蘋果節(jié)省廣告開支,正中蘋果CEO、運營大師庫克下懷。
專一、高效、經濟環(huán)保成為美國企業(yè)家青睞自設廣告部門的原因,所以越來越多公司自己替自己代言,出品和專業(yè)廣告代理水平相差無幾的廣告,未來傳統(tǒng)廣告公司能給客戶提供何種附加值更高的服務,將成為大潮退去后,穿在身上的那條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