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紅斌
摘 要:結合新課標和多年的化學習題教學中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多種思維方法的綜合訓練:如類比思維、有序思維、等效思維等。實驗證明,在化學教學中通過各種思維方法訓練,不僅可以使學習化學變得生動有趣;還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在訓練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關鍵詞:思維方法;分類思維;類比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研究意義
一、背景
中學化學在高中階段多而雜,被學生形象地比喻為“理科中的文科”,主要原因是很多教師教學方法陳舊,以“注入式”“灌輸式”的教學為主,學生因此失去了學習的興趣。但在教學中,教師要敢于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和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當學生觀察到物質發(fā)生變化和產(chǎn)生一些化學現(xiàn)象時,會自覺不自覺地把這些觀察到的東西與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結合起來,這就是一個思維過程。鑒于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就培養(yǎng)學生思維做了一些探索和嘗試。本文擬以分類思維、類比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三種典型思維形式為例談談思維方法在教學中的應用。
二、典型思維的應用
1.分類思維
分類思維是化學學習中一種常用的思維方法。分類的方法可以根據(jù)一類物質之間的共同點或不同點,更有效地學習同一類物質的性質。當問題出現(xiàn)多種可能情況不能一概而論時,按照出現(xiàn)的所有情況來分別討論,得出不同情況下相應的結論。如在高三教學中,對于有機實驗復習,由于實驗繁多,我們可以根據(jù)儀器的使用情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分類:有冷凝裝置的實驗和需要水浴加熱的實驗,據(jù)此,我們可以得到有冷凝裝置的實驗有:制取溴苯、乙酸乙酯、硝基苯、酚醛樹脂、石油分餾、醇與氫鹵酸反應等;需要水浴加熱裝置的有:銀鏡反應、乙酸乙酯水解、蔗糖的水解、纖維素水解、制酚醛樹脂和硝基苯等。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可以對上述實驗進一步分類,如將乙酸乙酯制取和醇與氫鹵酸反應歸為一類,將硝基苯與酚醛樹脂的制取歸為一類等等,都有利于學生在高三復習教學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類比思維
類比思維是根據(jù)兩種或多種物質在某一方面具有的相似性,把一種物質的某些特征推廣到另一物質的方法。巧妙地運用類比思維,能使陌生問題變得熟悉,復雜問題變得簡單,從而達到觸類旁通、以點帶面、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加強了類比思維的應用。如在運用元素周期表解決下列問題時,我們可有效地采用類比思想:如科學實驗證明,同主族元素的單質或化合物,其性質相似,如硫化物的性質類似于氧化物,過硫化物的性質類似于過氧化物,試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CS2與Na2S溶液一起振蕩,水溶液由無色變?yōu)橛猩?/p>
。
(2)As2S6溶于Na2S溶液中: 。
(3)Na2S2溶液中加入鹽酸產(chǎn)生淡黃色沉淀: 。
解析:根據(jù)同主族元素的單質或化合物性質相似的規(guī)律,運用類比思維即可解決問題。
(1)類比CO2與Na2O的反應得:CS2+Na2S=NaCS3
(2)類比P2O5與Na2O的反應得:As2S5+3Na2S=2Na3AsS4
(3)類比Na2O2與鹽酸的反應得:Na2S2+2HCl=2NaCl+H2S↑+S↓
當然,類比的種類有很多,如相似類比、模擬類比、定性類比、定量類比等,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因材施教,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創(chuàng)造性思維
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人類思維的高級水平,它以強烈的興趣和豐富的知識為基礎,通過有關事物的啟示觸發(fā)聯(lián)想,從而達到認識上的“頓悟”與飛躍的心理活動。
如新教材選修課程化學反應原理的第2章第2節(jié)“化學反應的限度”中用二氧化氮與四氧化氮相互轉化的演示實驗來研究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教材的做法是:給注射器中氣體加壓,通過用顏色的變化來表征平衡的移動??墒钱敿訅簳r,由于體積的變化,針管內二氧化氮的濃度會加大,顏色會加深??紤]化學平衡的移動,顏色應該變淺。所以要觀察到二氧化氮因為化學平衡的移動生成四氧化氮使氣體顏色變淺并不太容易。這時老師就可以向同學們提出這樣一個思考問題:不觀察顏色變化,能不能說明化學平衡的移動呢?我們要研究的是化學平衡的移動而不是顏色的變化啊?然后讓學生思考,學生順著思路往下想,應該可以想到:看壓強的變化行不行?然后就可以討論怎樣改進創(chuàng)新才可以得到明顯的結論。最后的解決辦法是:在兩個注射器中分別裝入相同體積的二氧化氮和空氣并與一個U型壓強計兩端相連接,同時推動這兩個注射器增大壓強,觀察U型管內液面的變化。這樣就很容易看到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在本實驗中,先帶領同學們共同分析實驗的不足之處,然后鼓勵學生去改進實驗,設計合理的方案,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而且還會激勵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
三、研究意義
每種化學思維方法都有其獨特之處,都有著其他化學思維方法所不能替代的地方,因此我們在實際運用中要切實根據(jù)每種化學思維方法的特性來運用,就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主要體現(xiàn)為:
1.提高審題效率,激發(fā)學習興趣
合理運用思維方法,可以讓學生在審題過程中盡快達到對知識的深層理解,尤其針對一些難點知識,在特定思維充分作用下可讓學生更易找到入手點,降低了解題所需的時間,從而大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信心,也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2.簡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思維方法是指導人們進行思維的方式途徑和行動。所以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能夠合理運用思維方法,可以使得許多易難問題簡單化,更易讓學生打破思維定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總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教給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因此,在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培養(yǎng)基本技能的同時,更應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從中概括領悟條件化、策略化、規(guī)律性的解題方法,觸類旁通,提高學生解題能力;還可以使學習化學變得生動、通俗和有趣;更重要的是在訓練中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既掌握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能力,對提高化學教學質量是十分有意義的。
(作者單位 浙江衢州第二中學)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