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心超
摘 要:采用文獻資料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和實驗法進行論證分析。探討心理訓練在中學跨欄教學中的運用,把心理訓練應用于中學跨欄教學,取得顯著的效果,認為心理訓練在中學跨欄教學中,特別對初學者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指出加強心理訓練,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把技術練習、素質練習與心理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當然,心理訓練在教學中不是孤立運用,而是應同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身體素質、技術動作及教學步驟結合起來。
關鍵詞:中學體育;跨欄教學;心理因素;心理訓練
1 前言
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以育人為宗旨,與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合,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消除學生在運動中的恐懼心理,克服不良個性??鐧谂苁翘飶竭\動中技術比較復雜的項目,它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跨過規(guī)定高度的欄架,不僅需要有良好的速度、靈敏、柔韌性等身體素質和跨欄技術,更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這需要有敢于拼搏、克服困難與障礙的信心與勇氣。實際教學中,在跑道上設置了具有一定數(shù)量、高度、寬度的障礙物——欄架,由于自身防御及反射本能,使人產生緊張和恐懼心理,從而導致神經紊亂程度提高,肌肉緊張僵硬,心率及血壓升高,這些都嚴重地影響并抑制了跨欄技術動作定型的形成。懼欄是初學者常見的攔路虎,欄架的高度、過欄技術的難度,耳聞目睹因跨欄而摔倒,摔傷的事例等都可能使初學跨欄者產生強烈的恐懼心理,這將使大腦皮層產生保護性抑制,以致學生不敢過欄或是過欄時怕碰欄摔傷,甚至跑到欄前不過欄而干脆從欄旁邊跑過。要想從根本上提高跨欄的教學質量,不妨嘗試進行心理教學,本文將從心理教學角度對跨欄教學進行粗淺的探討。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中學初三(1)、(2)班80位同學(其中男生40名,女生40名)。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本論文收集大量心理訓練資料和素材論證和分析。
2.2.2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2.2.3 實驗法
首先對研究對象進行學習興趣和畏懼心理的調查,從調查結果看,喜歡和比較喜歡的學生為59名,占總人數(shù)的73.80%,這是上好跨欄課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該優(yōu)勢;有點害怕和特別害怕的學生為69人,占調查人數(shù)的86.25%,說明恐懼心理帶有普遍性,教學應根據(jù)產生畏懼的心理原因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教學。
教學前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了差異性檢測,從檢測結果看,兩組的50米,立定跳遠的成績差異不明顯,P>0.05。教學過程中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采用心理教學法和傳統(tǒng)教學法進行跨欄教學,各組的教學時數(shù)和各種條件均相同。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通過單元教學后,實驗組與對照組的50米跨欄跑(三個欄)成績均有提高,但實驗組相對于對照組提高的幅度較大。對于各方面素質基本相同的兩組學生,分別采用心理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后,實驗前實驗組男生平均成績13.01秒,女生成績18.08秒;對照組男生平均成績15.06秒,女生成績18.07秒。實驗后實驗組男生平均成績13.01秒,女生成績16.06秒;對照組男生平均成績14.07秒,女生平均成績17.09秒。相比之下,采用心理教學,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顯示出心理訓練在中學跨欄教學法中的巨大作用。
4 跨欄教學中心的訓練手段
4.1 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激勵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
跨欄的形成與學習動機有著密切關系,學習目的越明確、越堅定,掌握技能的速度也就越快,教師要通過各種形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而信心是自我激發(fā)的過程,只有通過努力才能變成實際行動,心理學上稱之為意志努力。信心是建立在運動技術和身體素質的基礎上,是正確的認識自己能力而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積極情緒,也是實現(xiàn)能力的一個重要條件。
4.2 激勵法
對及時掌握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從而鼓勵其他學生。例如:學習欄間跑時,本來三步的欄側跑沒問題,而正面三步過欄則心存恐懼,可叫幾名學生示范一下,激勵他們產生仿效的愿望,自覺培養(yǎng)意志,克服困難,并有意識地對跨欄動作好的學生及進步快的學生給予鼓勵。
4.3 反饋法
利用學習成績的反饋作用,在教學中讓學生能及時了解自己的不足和進步之處。例如,學生在跨欄時動作不準確,教師應立即指出該生技術動作的不規(guī)范之處,讓學生能夠及時得到教師反饋來的信息,加以改正,從而激發(fā)他們進一步的信心及克服困難的決心。
4.4 分析法
通過優(yōu)勢因素分析使學生了解自己的能力。例如,對于那些既有身高又有彈跳及速度的同學,應利用已有的身體優(yōu)勢,只要掌握了解跨欄的正確動作,便可快速、順利地跨過規(guī)定的三個欄架,從而使他們建立信心,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4.5 強制法
通過合理有效的教學手段,要求學生按規(guī)定完成教學任務,如通過降低難度等形式要求學生完成動作,從而培養(yǎng)學生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
4.6 采用誘導練習法
針對學生心理緊張問題,在教學時可有目的降低第一個欄架高度,設置相對較長的助跑距離,然后逐漸提高高度,逐步縮短助跑距離直至按規(guī)定要求的欄架。練習時可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分成若干組,參照比賽形式進行,心理緊張的同學可能在后發(fā)制人先易后難的訓練中,樹立信心,完成教學要求。
4.7 強化身體素質訓練,提高心理素質
跨欄跑要求有良好的速度、力量、靈敏、柔韌性、彈跳力及協(xié)調性等各項身體素質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對部分身體素質較差及心理素質較弱的學生應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
4.7.1 速度練習
采用空欄跑、低欄跑和延長間距的跨欄跑來提高速度。
4.7.2 柔韌性練習
加強對擺動腿及起跨腿進行壓腿和擺腿訓練。
4.7.3 力量型訓練
強化負重蹲跳及抬杠鈴跳訓練。
4.7.4 彈跳力訓練
加強對原地縱跳,立定多級跳和單腳跳的訓練。
4.8 減少跨欄惡性刺激對心理的影響
碰欄和摔跤會在學生的心里留下創(chuàng)傷,由此產生對欄架的恐懼感,每當類似第一次的挫傷情景出現(xiàn)時,這時惡性刺激便會產生各種反射,引起內外抑制現(xiàn)象,這種消極的恐懼心理將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學中應有意識、有目的地避免或減少惡性反應的刺激,如通過降低欄高,減少欄數(shù)等手段誘導學生。同時教育學生正確對待碰欄問題,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力。
4.9 加強跨欄的心理訓練
4.9.1 “講、試、練”口訣法
初學階段講復雜的跨欄技術歸納為蹬、攻、跨、壓四個字,要求學生按一、二、三、四四個節(jié)拍進行練習。同時把示范、講解、練習三者同步進行,對擺動腿進行抬、伸、壓講示,起跨腿為蹬、展、拉講示,手臂動作為伸、劃、擺講示,通過這些形象、鮮明、簡練的講解,使學生的視覺、聽覺、記憶及活動表象都能很好的鞏固定型。
4.9.2 “默想”練習法
在練習前,讓學生閉上眼睛沉思片刻。讓大腦默想某個動作,提高跨欄的視覺演練效果,并能調節(jié)心理,消除疲勞。
4.9.3 言語暗示法
在練習中, 教師置于欄側,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對學生發(fā)出指令進行暗示,如“起跨”、“下壓”、“跑”、“好”等語言,讓學生邊練習邊思考,并及時反饋練習效果,建立起跨的感覺定型。
4.9.4 正、誤比較法
由于初學者尚未完成動作定型,對自己在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沒有察覺,在教學中就必須用正、誤比對欄幫助學生辨別正確和錯誤的動作。讓學生指出其錯誤所在,并結合正確的示范動作,加深和強化動作表象。
5 結論和建議
心理訓練是現(xiàn)代訓練的三大組成之一,在中學體育教學難點之一的跨欄中采用心理訓練,這對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他們對跨欄的心理承受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實踐證明,跨欄心理教學法,把過去單純的技術教學與心理訓練相結合的方法,彌補了傳統(tǒng)跨欄教學的不足,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法。它不僅適用于跨欄教學,在需要克服心理障礙及恐懼的中學體育教學中,只要掌握好運用的方法與時機,均可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盧義錦.人體解剖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季瀏,符民秋.當代運動心理學[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3]劉建國.田徑運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