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帥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胎兒腹裂畸形的診斷治療中B超的效果。 方法 2007年至2012年我院共有16例產婦接受B超診斷后,確診為胎兒腹裂畸形,對這些患者進行研究分析。 結果 從B超的圖像來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胎兒腹裂患者的圖像顯示為自腹壁處就開始開裂,從羊水中便能夠探及胎兒的腸道和內臟。在對患者進行引產治療后,確診為15例腹裂畸形,1例臍膨出畸形。 結論 胎兒腹裂畸形使用B超來進行診斷,其確診率比較高,臨床中應用價值較大。
【關鍵詞】B超;胎兒腹裂;診斷
孕婦在早期的時候通過B超和羊水穿刺能夠對胎兒畸形進行盡早的確診,通過診斷來決定是否需要使用引產手術來達到優(yōu)生優(yōu)育的目的。B超檢查可以有效的對胎兒腹裂、唇腭裂、脊柱裂等等畸形病例進行診斷。其中患兒腹壁內的物質突出體外叫做腹裂[1]。此次是針對我院的16例接受B超檢查后診斷為胎兒腹裂的孕婦患者進行研究分析,對B超診斷該類疾病的診斷率進行探討,現有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7年至2012年期間我院共有16例接受B超檢查,確診為胎兒腹裂的孕婦患者,年齡從20歲到35歲之間,孕期14至27周不等。在對患者確診為胎兒腹裂疾病后,獲得患者及家屬的同意后,進行引產手術治療,其中15例為胎兒腹裂畸形,1例而胎兒臍膨出畸形。
1.2 檢查方法
孕婦仰臥位于檢查床上,腹部全部暴露。探頭頻率為3.0~5.0 MHz
彩色超聲診斷儀經同一位B超醫(yī)師對所選孕婦進行B超檢查。先從胎兒頭部開始檢查,觀察顱骨光環(huán)的完整性,對雙頂徑進行測量;再對胎兒脊柱強回聲光帶的完整性進行檢查;對胎兒腹部、胎盤、羊水及腹部臟器結構等情況最后檢查,并對羊水指數進行測量。
2 結果
行B超進行產前診斷的16例產婦中,經引產后胎兒病理分析,15例確診為腹裂畸形,1例確診為臍膨出畸形,腹裂畸形15例中裂口約<2 cm,且伴有腸管突出6例;胎兒腹壁裂口2~4 cm且伴有胃、腸管突出有9例,這9例中合并脊柱裂畸形3例,合并唇腭裂2例;胎兒腹壁裂>4 cm且伴有腸管、胃、肝臟突出4例。
3 討論
產前診斷是為了達到優(yōu)生優(yōu)育的目的,在胎兒出生前對其健康狀態(tài)以及發(fā)育情況進行診斷,來確定胎兒是否沒有畸形和其他疾病,其提升胎兒正常出生的幾率,降低胎兒畸形出現幾率,排除先天性疾病和遺傳疾病[2]。臨床中B超、磁共振、胎兒鏡是用來對胎兒的發(fā)育外形進行診斷的主要方法,胎兒畸形中主要都是唇腭裂、無腦兒、脊柱裂、腹裂等幾種類型,根據資料顯示大約每1萬例新生兒中有2至4.9例患者屬于腹裂[3],B超是目前臨床使用比較多的一種胎兒腹裂診斷方式,該診斷方式在國外具有93%的診斷準確率[4]。胎兒腹裂畸形的產生因素可能是由于在發(fā)育過程中,其腹部側褶因為某種因素而出現了異常情況,導致了其腹部中線沒有對合,產生了裂縫。部分醫(yī)療研究人員將該種因素作為胎兒腹裂急性的發(fā)病因素。B超診斷圖像顯示,胎兒的腹壁內物質均可以通過裂口看見,而且裂口通常都是在臍部右側[5],胎兒腹裂脫出的內容會因為裂口的大小而出現不同的情況。
本研究中臍膨出誤診為腹裂畸形的1例,6.25%的誤診率與文獻報道的基本類似。臍膨出的發(fā)病機制可能是在發(fā)育階段胎兒腹中線位置的皮膚沒能正常的對合,在相當臍孔的位置腹腔內容物突入臍根部。妊娠6~10周,臍腔內胎兒腸管突入,經回縮、旋轉一定的度數后回復到腹腔內的正常位置,胚胎生理性的腸旋轉與回縮在妊娠12周時才全部完成;這種妊娠早期臍腔的改變稱為生理性臍腔疝,故診斷胎兒臍膨出的時間分界線為妊娠12周。這一時間點以前考慮臍膨出,膨出的腫塊要遠遠大于腹腔直徑。在腹壁全層廣泛缺損時臍膨出中也有內臟外翻出現。與腹裂實際上是病變程度的區(qū)別。胎兒甲胎蛋白從腹壁缺損處大量漏出到羊水內,因此測量母體甲胎蛋白比正常值高,根據這一特點用以腹裂和臍膨出不同的鑒別。
總而言之,臍膨出和胎兒腹裂之間是有區(qū)別的,膨出主要是在中線處,而胎兒腹裂則是在右側為主,且膨出會有包膜覆蓋包塊,而胎兒腹裂則不存在。并且兩中疾病所疝出的臟器不同,B超圖像顯示胎兒腹裂,其臍部沒有異常,裂口存在于臍部右側,有明顯的裂縫口;膨出則是臍部終端有包塊[6]。
因為兩種疾病存在一定的相似度,所以如果臨床區(qū)分困難,可以讓胎兒被動的進行體位變換,進行全方位的掃描,通常要在孕婦妊娠13至18周的時候就進行B超胎兒畸形檢查,以確定胎兒的正常與否,為社會和家庭負責,降低他們的負擔。
參考文獻
[1]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yī)學[M].第4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1412.
[2]樂杰.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91.
[3]劉鋒.B超對胎兒腹裂畸形的超聲診斷價值[J].安徽醫(yī)學,2007,28(2):145-146.
[4]吳乃林,接連利,范思萍.胎兒畸形超聲診斷圖譜[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187.
[5]姜波,魏敏.超聲診斷胎兒腹裂畸形圓員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2):5150-5151.
[6]李勝利.胎兒畸形產前超聲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38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