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靜
摘要:聽力往往被視為大學生英語學習中的難點,如何解決學生存在的聽力障礙,培養(yǎng)有效的聽力策略以幫助學生提高聽力水平是大學英語教學研究的熱門議題。本文概括地總結了有效的聽力策略和培養(yǎng)方式,旨在為廣大師生解決聽力難題提出一些思考和啟示。
關鍵詞:聽力理解;聽力策略;策略培養(yǎng)
1,引言
聽力理解是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的重要手段和技能。一方面,學習者通過聽的方式來學習和掌握目標語言。另一方面,聽力理解又是語言交際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沒有有效的聽力理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溝通。相較閱讀、寫作等其他語言能力,在當下的大學英語教育中,聽力是許多學生的短板。究其原因,除了聽力本身對學生各方面能力要求更高之外,也因為在初高中階段,聽力不受重視,以至于學生較少注重培養(yǎng)自身聽力能力。
許多學者和教師在他們的教學研究中發(fā)現(xiàn),加強學生聽力策略的培養(yǎng),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聽力難題,提高聽力理解水平。本文概括地總結了被廣泛驗證有效的聽力策略,希望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能夠有意識地對此進行培養(yǎng),克服聽力障礙,實現(xiàn)英語水平全面的提高。
2,影響聽力理解的因素
在學生進行聽力策略培養(yǎng)之前,應當首先對影響聽力理解的因素有所了解,如此才能結合自身學習情況,更加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所欠缺的聽力策略。
首先影響學生聽力理解的是聽力材料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征。Griffths(1991)認為,語速、停頓和遲疑等三種時間因素,可能會影響聽力理解。其中,語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過快的語速必然會導致學習者來不及反應;而停頓和遲疑,則可能會有利于學習者,給學習者提供一定的反應間隙。其次是任務特征,研究表明,細節(jié)線索題型往往比概括總結題型更易回答,而多項選擇題也往往比“wh”問句更易解答,判斷推理類型的任務則往往是學習者最難以應付的。此外,學習者本身的語言水平,記憶力,情感因素和背景知識等也會影響他們的聽力水平。通常而言,整體語言水平高的學習者聽力表現(xiàn)更好,自信的學習者表現(xiàn)會更優(yōu)秀,并且學習者更易理解自己熟悉和感興趣的話題。
3,有效的聽力策略
學習策略的研究始于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流派的興起,廣義的來說,學習策略是學生的一種有意識行為,既包括學生學習過程中總的特征和趨勢,又包括其學習當中使用的具體方法。手段和技巧。為了提高聽力水平,教師和學習者應當有意識加強對學習者的聽力策略進行培養(yǎng),正如Kasper和Kellerman(1998)所指出的,任何高水平的表現(xiàn),都少不了計劃和選擇合適的策略。一般而言,研究者鼓勵學習者學習“成功學習者”—即在學習中表現(xiàn)優(yōu)異或進步巨大的學習者,所使用的聽力策略,而非“問題學習者”—即學習中表現(xiàn)較差或沒有進步的學習者,所使用的策略。概括來講,我們把那些已經(jīng)廣泛證明有效的成功學習者的策略分為兩類: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
3.1,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指學習者為了識別、理解、儲存和提取語言材料中的信息而采取的策略。Rost和Ross(1999)提出了以下六大有效聽力策略:(1)預測:即學習者應當在錄音播放前,根據(jù)紙質(zhì)材料上的信息對錄音材料的信息和概念進行預測,從而構成一定的心理準備。(2)推斷:該策略要求學習者能根據(jù)零散和殘缺的信息對材料整體進行推斷。(3)監(jiān)控:指在聽的同時監(jiān)控自己的整體表現(xiàn),包括對不確定的領域進行確認。(4)闡明:為了對材料取得全面理解,應當對必需的材料進行闡明和解釋。(5)反饋:結合個人的背景知識對所給材料進行反饋。(6)評估:檢查自己的任務完成度,以及是否解答了所提問題。
3.2,元認知策略
元認知策略,是學習者更高層面的策略,包括對整體聽力過程的計劃、監(jiān)控等,是學習者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diào)控,更多地代表著學習的整體趨勢和特征。Vandergrift(1996)提出了以下三大有效的元認知策略:(1)計劃:該策略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前期組織,即在聽力前明確任務和困難所在。二是注意指向,即學習者把注意力放在獲取材料的主要內(nèi)容和整體理解上。三是注意選擇,要求學習者根據(jù)任務要求選擇性的把注意力放在某些特定的信息細節(jié)上。四是自我管理,即學習者必須對自己的目的和任務要求有清晰的認知。(2)監(jiān)控:元認知的監(jiān)控策略包括理解監(jiān)控,聽覺監(jiān)控和任務監(jiān)控。首先學習者通過對信息提問檢查自己是否理解了材料大意和主要內(nèi)容,這就是理解監(jiān)控。接著學習者對所聽到的內(nèi)容進行識別和堅鑒定,是為理解聽覺監(jiān)控。最后,學習者檢查自己對任務的完成情況,即任務監(jiān)控。(3)評價:評價包括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對學習者自身表現(xiàn)好壞的評價,二是對任務是否完成以及還存在哪些難題的評價。
4,聽力策略的培養(yǎng)
認知心理學研究的報告表明,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相結合的策略培養(yǎng)對學習者水平提高最為有效。聽力策略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習者認識到自己語言學習中的不足,并未學習者彌補這些不足提供了方法和技巧。Brown和Palinscar(1982)建議對學習者分三個層次進行策略培養(yǎng):(1)盲目的:即學習者做一種需要某種策略的練習,但并不對該策略的使用方法和效果進行解釋和討論,只依靠學習者自己的練習經(jīng)驗進行感受。(2)有意識的,即教授給學習者某種策略及其使用的方式。(3)控制的:即不僅教授策略,并且給學習者提供機會在練習中驗證策略的使用和效果,并在練習結束后對不同策略的適用范圍和效果進行討論和評價。
實驗表明,以上三種培養(yǎng)方式對學習者的有益程度是呈上升趨勢的,盲目培養(yǎng)對學習者的提高最少,而控制的培養(yǎng)對學習者的幫助最大。
5,結語
鑒于聽力理解與英語口語交際、輸入轉化等的密切聯(lián)系,大學生必須著力提高自己的聽力水平,才能走出啞巴英語、交流障礙的困境。除了提高單詞量,擴展英語語言知識外,聽力策略也是聽力學習中促進學生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大學生應該提高自己的策略意識,在課堂內(nèi)外多做策略練習,才能獲得更高的聽力能力,為英語溝通掃清障礙。(作者單位:成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 束定芳,莊智象,《現(xiàn)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2] Michael Rost,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Liste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