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病玫瑰》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威廉·布萊克創(chuàng)作的一篇詩歌,短小精悍,通過寥寥34個字深刻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兩性關系、人的靈魂的丑陋,以及對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的批評。本文從意象、象征意義兩方面對《病玫瑰》做了賞析,力求讓讀者們更深入了解這首詩歌。
關鍵詞:《病玫瑰》;音韻;象征意義
威廉·布萊克是英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偉大詩人之一,是浪漫主義的代表詩人之一?!恫∶倒濉肥瞧湓凇督?jīng)驗之歌》詩歌集中創(chuàng)作的一篇短小精悍的作品,通過豐富的隱喻文字、精致的意蘊象征,構建了無限的張力空間,充滿了浪漫主義精神、現(xiàn)實主義感觸、哲學意蘊以及反叛色彩。尤其 “病玫瑰”、“無形的蟲”等多重意象象征的運用,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無限的想象空間。賞析是了解一部文學作品的有效活動,通過對《病玫瑰》的賞析能讓讀者更加了解這部優(yōu)秀的詩歌作品,深入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想及作者所傳達的信息。
一、《病玫瑰》簡介
威廉·布萊克生活在資本主義經(jīng)濟崛起與發(fā)展的時代里,生活貧苦,飽受壓迫,面對資本主義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種種丑陋,社會風氣每況愈下,人們身心墮落,很多文人借由文學作品抒發(fā)心中所感及不滿,布萊克也對資本主義統(tǒng)治產(chǎn)生了深切痛恨,以及對窮苦人們的無限同情,《病玫瑰》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
《病玫瑰》全詩僅有34個單詞,結構簡單,僅由兩個完整句子構成。描述了一朵玫瑰花在一個狂風呼嘯的深夜里被一只蟲子當作是享樂的花床,玫瑰在蟲子致命的破壞下逐漸失去活力,變成了“病”玫瑰。玫瑰是一種顏色艷麗的花卉,即使曾經(jīng)鮮艷也會遭受蟲的侵害而生病,變成一朵“病”玫瑰。在這首詩里,玫瑰具有多重意象象征,下面將會有做具體的分析。
二、布萊克筆下的“病”玫瑰
威廉·布萊克的很多詩篇中都充滿象征的意象,在詩歌《病玫瑰》中,作者經(jīng)由“風暴”、“病玫瑰”、“深紅色的床” 、“無形的蟲”等意象表達出了具有深奧含義的內(nèi)容,構建了一個無限空間供讀者想象。整首詩基調低沉、悲傷,隱喻豐富。尤其是詩歌中第一行運用了呼語和擬人兩種修辭手法,將玫瑰與一般花卉區(qū)分開來,使其具有了不一樣的意象象征屬性。
從浪漫主義角度看,玫瑰象征著“美好的女性”、“美好的愛情”,她其實沉浸在致命且邪惡的愛情里,但自己好似無所察覺,最終遭受毀滅性破壞,正在逐漸失去生命。在這里,“無形的蟲”是“致命愛情”,甚至可以看作是一名無所事事的花花公子的象征,而“風暴”一詞刻畫了一種不安、破壞性的氛圍,“深紅色的床”則拱托出愛情被破壞或美好女性遭受摧殘的凄慘境地。最后一句話使用了一般現(xiàn)在時,表明“玫瑰”正在遭受侵蝕,但沉寂其中而不自知。從某種意義上看,這也表達出了“一種美好、天真遭受侵害”的感觸。作者通過這種象征手法,表達出人類的感情應回歸自然的希望。詩中受到蟲子蛀蝕的愛情猶如在欺騙的愛情下日漸憔悴的女子,倘若蟲子變成了蜜蜂、蝴蝶,相信玫瑰定會經(jīng)過傳粉而茁壯成長,愛情也會愈加滋潤、美好。但是“worm”不是蜜蜂、蝴蝶,是只蟲子,會破毀掉玫瑰美麗的外表,會貪圖快活的情欲而悄悄地摧毀著玫瑰,深刻揭露出人的丑陋、骯臟的靈活。
從現(xiàn)實主義角度看,玫瑰象征著“淳樸、善良的勞動人們”,在資本主義統(tǒng)治階層的摧殘下,頹廢、敗壞的社會風氣下,勞動人們飽受壓迫、摧殘,生活貧困、窮苦?!盁o形的蟲”象征著“邪惡力量”、“頹敗的社會社會風氣”、“資本主義統(tǒng)治階層的剝削”,帶來了破壞、毀滅。而“風暴”則描述了動蕩的社會環(huán)境,與“無形的蟲”的悄然到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里的“病玫瑰”是飽受摧殘的善良勞動人們的象征,作者通過對病玫瑰的刻畫表達出自身對當下社會的批判、痛斥,側面反映出資本主義統(tǒng)治下社會的黑暗、丑惡現(xiàn)象,人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病玫瑰”的遭遇給人以驚醒,反過來說,遭受摧殘的玫瑰成了懦弱的一方,它只能承受著外來破壞力量的蹂躪,卻無力反抗。由此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當時英國社會等級森嚴、尊卑分明的制度,善良、窮苦的勞動人們正在遭受資本主義統(tǒng)治階級的剝削和壓迫,但勞動人們渾然不知,或者說無力反抗,這樣的社會現(xiàn)象發(fā)人深省。
三、結束語
威廉·布萊克的《病玫瑰》從不一樣角度向讀者描述了玫瑰,運用多重意蘊象征的手法、簡潔質樸的文字,賦予了詩歌深奧而新奇的含義,深刻表達出了自身對現(xiàn)實社會的感觸、反叛,對資本主義統(tǒng)治階層的批判、不滿,對善良勞動人們的同情。布萊克對意蘊象征的運用超越了時代,總能通過各種修辭方式淋漓盡致的構建詩歌意境,這樣的一種創(chuàng)作手法對后世文學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重大而深遠影響,值得我們借鑒,更值得做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高娟.美麗的背后——威廉·布萊克《病玫瑰》的多重象征意義[J].文教資料,2008(5).
[2]張小寧.布萊克詩歌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3]張銳.《病玫瑰》:重意蘊的二元對立陰[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2010(10).
作者簡介:張申艷(1980—),女,新余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