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發(fā)運
摘 要:當前,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打造生本教育,使每個學生得到長足發(fā)展,傳統(tǒng)的那種“保姆式”“警察式”管理學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學生對班集體的責任感和義務感,窒息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理應遭淘汰。
關鍵詞:班級管理;自主管理;加速器
有人說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卻特別多、特別細。大到教育教學工作,小到拖把、粉筆之類的小事,樣樣少不了班主任操心。那如何讓班主任從“雜物堆”解放出來呢?
一、從強化學生自主管理意識上著手
首先,要對學生進行自主管理意義的引導性教育。學生自主管理班級必須讓每個學生明白在生活、學習中要養(yǎng)成自主習慣,也就是自律意識。引導學生制訂自己的學習計劃和活動安排,告訴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只能把班主任當作“軍師”,遇到問題可以商量參考班主任的意見,但是不能總是老師怎么說學生就怎么做。其次,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個人、同學與班集體的關系。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班級的一分子,都有責任為班級管理出謀劃策,樹立“班榮我榮”的信念。再次,正確的是非觀是班級自主管理的必備條件。
二、從操作程序上進行規(guī)范,制定班級公約
充分體現“民主”“自主”理念,自由釋放個性。一個人的才智終究有限,但幾十個人的才智往往能創(chuàng)造出奇跡。在民主和諧的班級氛圍中,給每個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談觀點、談看法,提建議、提措施。通過分析比較,最后采納合理的建議。讓學生參與問題的處理,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有助于形成班級的民主氣氛,養(yǎng)成民主習慣。具體做法是先組織全班學生學習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再由學生分組討論,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制訂制度,再由班干部匯總,整理成初稿,然后由班主任補充。從本班實際需要出發(fā)、符合班級管理客觀規(guī)律的班級公約,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的“藍圖”、行動的指南。
三、構建班級管理“骨架”,實行民主競爭上崗是學生自主管理班級運行的加速器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币粋€成功的、優(yōu)秀的班集體,除了要有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外,還必須有一套成功的班干部培養(yǎng)選拔和監(jiān)督制度,優(yōu)秀的班干部隊伍是優(yōu)秀班集體的靈魂,更是班級自主管理的核心。
首先民主選舉班長和班委會。競選程序是自我推薦—競選演說—全班討論—民主投票—公開結果。事實上,一個人只有在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時,他的自覺、自律的品質才會得以發(fā)展。因此,在對新班委明確職責、分工到位的基礎上,對其中一些管理崗位還實行了動態(tài)管理。如,值日班長、紀律委員都是按照順序輪流擔任,保證了全體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實現了班級管理民主化。這一舉措不僅讓學生感到新鮮,有挑戰(zhàn)性,達到公平、競爭、擇優(yōu)的目的,而且讓學生感到一股濃郁的競爭氛圍。
四、重視活動育人陣地,把班會活動權交給學生
1.班會要定時、定事。就是每周的班會時間絕對不能被其他課或活動占用,讓學生認識到班會是一節(jié)十分重要的課。班會的主題也要有較強的針對性,可以結合當前的形勢,也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選擇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的主題,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討論、思考、辯論的熱情。
2.班會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最好整個過程讓學生參與組織、實施,教師則充當“幕后功臣”的角色。主題班會主要是讓學生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如果能讓他們參與整個過程,能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五、以“法”治班,改革評價制度,明確獎罰措施
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作為班集體——學校的細胞,也必須有一套自己的規(guī)章制度。良好的班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全班學生的精神面貌,深刻影響著每一個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fā)展。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必須有明確的規(guī)章制度和獎懲措施,這兩點可以作為學生行為表現的指導,個人評價的標準,學生明白了奮斗方向,才能為實現自己的目標努力。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