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伍
在英國劍橋大學的31所學院中,要數(shù)圣三一學院規(guī)模最大、培養(yǎng)的名人最多,名聲也是最響的。這里不僅培養(yǎng)出了牛頓、培根、拜倫、羅素等世界級的科學家、作家、哲學家,還是包括查爾斯王子在內(nèi)的多位王室貴族以及6位英國首相、32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母校。
在學院大門入口處,有一座國王亨利八世的雕像,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威嚴的國王左手托著一個象征王位、頂上帶有十字架的金色圓球,而右手舉著的,不是熠熠生輝的金色手杖,而是殘缺不全的椅子腿,不禁讓人啞然失笑。
是什么原因,導致國王手中舉著的是椅子腿呢?這事還得從圣三一學院建校時說起。
亨利八世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是圣三一學院的創(chuàng)立者。1546年,時任英國國王的亨利八世將國王學堂和邁克爾學院合并,建立了圣三一學院。學院建成后,亨利八世為了給自己記下一功,在學院大門處特意為自己建立了一座威嚴的雕像:站立著的國王表情嚴肅,左手平捧金色圣球十字架,右手則高擎一柄象征王位和威儀的金色權杖。
沒想到,國王雕像剛一竣工,就遭到學生們的反對,他們尤其看不慣亨利八世手持權杖高高在上耀武揚威的樣子。于是,有一位學生在一個夜晚偷偷地爬上雕像,把國王手中的權杖拿走了。后來,學院又做了一個新的權杖放回到國王的手里,但是不久,學生又取了下來。學院第三次放上,結果還是被學生摘下。不僅如此,學生們還“得寸進尺”,他們不想讓國王的手空著,就從一張廢棄的課桌上拆下一條椅子腿代替權杖放到了國王手中。
對于學生這種放肆的行為,學院的例會上,大家爭論不休,有的說這不僅有損學院聲譽,也是對國王不尊重的“無禮”行為,應該成立調(diào)查組,揪出惡作劇的始作俑者,按校規(guī)進行處理;有的建議說為防止學生將金色權杖再次摘下,應把權杖與國王的“手”澆鑄在一起,學生再想拿下來自然也就沒有辦法了;有的人擔心,這樣不光彩的事情傳出去,被亨利八世國王知道了,肯定會給學院帶來麻煩的,還是應該想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然而,在所有的人都說出了理由之后,院長卻平靜地說:“在我看來,這些學生雖然有些放肆,但不失可愛,甚至還有一點幽默感,某種意義上還體現(xiàn)了反抗權威的獨立精神,這與學院的辦學宗旨相吻合,隨他們?nèi)グ?!”于是,學院對學生的“無禮”行為不再干涉,聽之任之。
就這樣,建校近五個世紀,圣三一學院換了無數(shù)任院長,竟然沒有人認為這不妥,也沒有任何人去管這件事情,圣三一學院的奠基人、威風凜凜的亨利八世就以這種令人捧腹的方式,一直站到了今天,并“站”成了圣三一學院一道獨特的風景。每年新生開學,學院都會鄭重其事地向他們介紹這個“精彩”的故事。
在椅子腿與金色權杖的對決中,亨利八世手中的金色權杖變成了椅子腿,折射出的是圣三一學院的精神內(nèi)涵——蔑視權威、探求真知、自由和幽默,而這也正是圣三一學院從劍橋大學眾多學院中脫穎而出、名要輩出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