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文芳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yī)院藥劑科,南寧 530023)
鵝不食草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測定
韋文芳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yī)院藥劑科,南寧 530023)
目的 建立鵝不食草藥材中槲皮素、山奈酚的高效液相色譜(HPLC)含量測定方法。方法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流動相:甲醇-0.2%磷酸(45∶55),檢測波長370 nm,流速0.8 mL·m in-1,柱溫30℃。結(jié)果槲皮素進樣量在0.089 0~1.780 0μg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r=1.000 0),山奈酚進樣量在0.071 0~1.420 0μg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r=0.999 9),槲皮素平均加樣回收率為98.94%,RSD=1.95%(n=9),山奈酚平均加樣回收率為99.76%,RSD=2.35%(n=9)。結(jié)論該方法簡便、易于操作,結(jié)果準確,重復(fù)性好。
鵝不食草;槲皮素;山奈酚;色譜法,高效液相;含量測定
鵝不食草為菊科植物鵝不食草[Centipeda minima(L.)A.Br.et Aschers.]的干燥全草。具有發(fā)散風(fēng)寒、開鼻竅、止咳的功效,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風(fēng)寒頭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淵流涕[1]。已知其主要成分為黃酮類、萜類、甾體類、揮發(fā)油和有機酸,還含有百里香酚類衍生物。鵝不食草中黃酮類成分主要以槲皮素衍生物的形式存在[2],也包括槲皮素和山奈酚。其藥理作用主要有抗過敏、抗腫瘤、抗炎、抗氧化、抗菌、護肝及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保護等[3-5]。目前筆者尚未見鵝不食草中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測定的報道,故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譜(RP-HPLC)法測定其含量,報道如下。
1.1 儀器 高效液相色譜儀:Shimadzu-ProminenceHPLC(Shimadzu公司),包括LC-20A輸液泵、SPDM20A二極管陣列檢測器、SIL-20A自動進樣器、CTO-20A柱溫箱、LCsolution工作站;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KQ-500DB型(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旋轉(zhuǎn)蒸發(fā)儀R-1001N(鄭州長城科工貿(mào)有限公司);水浴鍋WB-2000(鄭州長城科工貿(mào)有限公司);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泵SHB-Ⅲ(鄭州長城科工貿(mào)有限公司);電子天平XS205DU(梅特勒-托利多公司)。0.45μm微孔濾膜。
1.2 試藥 槲皮素對照品(含量>98%,批號:110860-200406)、山奈酚對照品(含量>98%,批號:110861-200304),均購于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鵝不食草(批號:20120725,20120916,20121219),購于廣西桂林,并經(jīng)廣西中醫(yī)藥大學(xué)劉壽養(yǎng)副教授鑒定為菊科植物鵝不食草[Centipedaminima(L.)A.Br.et Aschers.]的干燥全草。甲醇為色譜純,乙醇、鹽酸均為分析純,水為重蒸水。
2.1 對照品溶液制備 分別稱取槲皮素對照品4.45 mg、山奈酚對照品3.55 mg,精密稱定,分別加甲醇使溶解,定容在10 mL棕色量瓶中,配成濃度分別為0.445,0.355 mg·mL-1的對照品儲備液。精密量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 mL,置同一個5 m L棕色量瓶中,甲醇定容,得混合對照品溶液,混合對照品溶液中每毫升含槲皮素0.089 mg,山奈酚0.071 mg,備用。
2.2 樣品溶液的制備 將干燥的鵝不食草粉碎,過篩孔內(nèi)經(jīng)0.425 mm(40目)篩,取鵝不食草粉末約2 g,精密稱定,置150 m L錐形瓶中,加90%甲醇50 m L,超聲(100 Hz)提取60 min,過濾,濾液中加入30%鹽酸約15 mL,加熱回流水解2 h,減壓蒸干,放冷,殘留物加甲醇分次溶解,定容至10 mL,經(jīng)微孔濾膜濾過,得樣品溶液。
2.3 色譜條件 采用ZORBAX SB-C18(4.6 mm× 250 mm,5μm)為色譜柱,柱溫30℃,以甲醇-0.2%磷酸(45∶55)為流動相,流速0.8 m L·min-1,檢測波長370 nm。在此色譜條件下鵝不食草中槲皮素與山奈酚分離良好,理論板數(shù)按槲皮素、山奈酚峰計均>3 500,分離度均>1.5,槲皮素保留時間約為25 min,山奈酚保留時間約為46 min,所得圖譜見圖1。
2.4 線性關(guān)系考察 精密吸取混合對照品溶液按上述色譜條件分別進樣1,4,8,12,16,20μL,測定槲皮素、山奈酚的峰面積,以色譜峰峰面積為縱坐標(Y),樣品進樣量(X,μg)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并進行線性回歸,槲皮素:Y=4.9×106X-31 777,r=0.999 9,線性范圍0.089 0~1.780 0μg;山奈酚:Y=5×106X-44 018,r=0.999 9,線性范圍0.071 0~1.420 0μg。結(jié)果表明,在線性范圍內(nèi),槲皮素、山奈酚進樣量與峰面積均呈良好線性關(guān)系。
2.5 精密度實驗 取混合對照品溶液按上述色譜條件進樣,連續(xù)進樣6次。測得槲皮素峰面積RSD= 0.55%;山奈酚峰面積RSD=0.35%。結(jié)果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1.槲皮素;2.山奈酚圖1 混合對照品(A)與樣品(B)HPLC圖
2.6 重復(fù)性實驗 取同一批鵝不食草粉末,精密稱取6份約2 g,照“2.2”項樣品溶液制備方法操作,按上述色譜條件進樣分析,記錄峰面積,外標法計算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測得槲皮素平均含量為0.098 13 mg·g-1,RSD=1.52%;山奈酚平均含量為0.085 93 mg·g-1,RSD=1.50%。結(jié)果表明,其重復(fù)性良好。
2.7 穩(wěn)定性實驗 分別于0,2,4,8,10,12 h吸取樣品溶液注入色譜儀,測定峰面積。樣品槲皮素RSD= 0.87%,山奈酚RSD=1.42%。結(jié)果表明,其穩(wěn)定性良好。
2.8 加樣回收率實驗 稱取已知含量的鵝不食草(批號:20121219)粉末約1 g,精密稱定,分3組,每組3份,分別加入混合對照品溶液2.0,2.5,3.0 m L,按照樣品溶液制備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共9份,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其含量,計算回收率,槲皮素平均回收率為98.94%,RSD=1.95%,山奈酚平均回收率為99.76%,RSD=2.35%,結(jié)果見表1,2。
2.9 含量測定 精密稱取3批鵝不食草粉末(批號: 20120725,20120916,20121219),每批3份,每份約2 g,照“2.2”項下樣品溶液制備方法操作,按上述色譜條件進樣分析,記錄峰面積,外標法測定其含量,結(jié)果見表2。
3.1 檢測波長的確定 槲皮素、山奈酚均為黃酮化合物,槲皮素最大吸收波長:帶Ⅰ376 nm,帶Ⅱ256 nm;山奈酚最大吸收波長:帶Ⅰ370 nm,帶Ⅱ267 nm[6]。為了便于同時測定,選二者的光譜交點370和260 nm進行比較,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槲皮素、山奈酚的甲醇溶液在370 nm處吸收好,與其他組分有較好的分離,故選定370 nm為檢測波長。
表1 槲皮素和山奈酚加樣回收實驗結(jié)果
表2 樣品含量測定結(jié)果(n=3)
3.2 流動相的選擇 本實驗采用甲醇-0.2%磷酸體系來分離,考察甲醇-0.2%磷酸40∶60,45∶55,48∶52, 50∶50,60∶40,綜合考慮分離度、峰形、回收率等因素,確立以甲醇-0.2%磷酸(45∶55)為流動相分離最好,確定流速為0.8 mL·min-1。針對中藥材的特殊性,加裝了預(yù)柱,以保護色譜柱,提高分析方法的準確性。
3.3 提取方法的選擇 考察提取時間20,30,40,60, 120 min,結(jié)果以每次超聲60 min為最佳,還考察提取溶劑乙醇、甲醇,最后確立甲醇為提取溶劑,考察30%,50%,70%,90%,100%不同濃度甲醇的超聲提取,結(jié)果以90%甲醇提取最佳,最后考察鹽酸的加入量15,20,25,30 mL,結(jié)果15 mL鹽酸即可完全水解,并且若加入的酸過多,會腐蝕設(shè)備,故確定鹽酸用量為15 mL。
3.4 系統(tǒng)適用性 在此色譜條件下,槲皮素與山奈酚有足夠大的峰值,基線噪音小,樣品中的槲皮素、山奈酚與其他組分間有較好的分離度。本實驗采用的HPLC法測定鵝不食草中的槲皮素、山奈酚,實驗結(jié)果表明儀器精密度、樣品穩(wěn)定性、方法的重復(fù)性良好,為鵝不食草中黃酮類成分的質(zhì)量控制提供重要依據(jù)。
3.5 藥材含量 鵝不食草廣泛分布于我國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地區(qū),主產(chǎn)于湖北、江蘇、浙江、廣東和廣西,野生于田埂、路邊、房前屋后或荒野草地陰濕處[7]。目前從鵝不食草中主要分離得到黃酮、甾體、三萜和愈創(chuàng)木內(nèi)酯類化合物。本實驗所測鵝不食草中槲皮素、山奈酚含量較低,除提取方法可繼續(xù)改進外,其含量還可能與鵝不食草的產(chǎn)地、種植或野生有關(guān)。故在本實驗基礎(chǔ)上,后續(xù)工作可進一步測定不同產(chǎn)地種植或野生的鵝不食草中槲皮素、山奈酚的含量,完善鵝不食草的質(zhì)量控制標準。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326.
[2] 林遠燦,高明.鵝不食草的化學(xué)成分及藥理研究進展[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xué)學(xué)報,2011,35(2):303-304.
[3] 高玉嬌,梅全喜.鵝不食草的藥理與臨床研究進展[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0,3(4):307-309.
[4] 孫娟,余世春.槲皮素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11,25(3):85-87.
[5] 李樂,呂順忠,唐輝.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天山花楸葉中槲皮素和山奈素含量[J].醫(yī)藥導(dǎo)報,2013,32(7):928-929.
[6] 李化,于艷秋,楊濱.黃酮化合物與Fe(Ⅱ)絡(luò)合反應(yīng)的動力學(xué)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xué)雜志,2010,16(17):99-100.
[7] 梁軍.鵝不食草的資源、提取工藝及藥理研究[J].黑龍江醫(yī)藥,2009,22(6):835-837.
DOI 10.3870/yydb.2014.06.032
R284.2;R927.2
A
1004-0781(2014)06-0802-03
2013-08-14
2013-09-17
韋文芳(1972-),女,廣西上林人,主管藥師,學(xué)士,研究方向:民族新藥的開發(fā)研究。電話:(0)13978679458, E-mail:22278603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