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春燕
【摘 要】低年段學生主要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來思維。把抽象的寫話訓練與形象直觀的繪畫結合在一起,由圖到文,由文到圖,從“觀察、構思、描摹、潤色”這四個方面探尋“繪”與“寫”的相融點,使低年段學生在“繪寫同步”過程中提高“個性表達”的能力。
【關鍵詞】繪寫同步;觀察;構思;描??;潤色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庇蓤D到文,由文到圖,是形象思維與書面語言的結合,更是提高學生表達能力、想象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通途。為此,筆者把抽象的寫話訓練與形象直觀的繪畫結合起來,從“繪”與“寫”的四個相融點(觀察、構思、描摹、潤色)入手,試圖激發(fā)學生“繪”與“寫”的興趣,提高他們“繪”與“寫”的水平。
一、觀察——站穩(wěn)“繪”與“寫”的立足點,選材上求“真”
著名作家茅盾說過:“初學者,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在觀察力的養(yǎng)成?!?/p>
(一)以“興趣”為引,激發(fā)學生觀察“真實的世界”
“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币耘d趣為起點,讓學生觀察“真實的世界”,積累材料,是“繪”與“寫”的先決條件。
【案例】有一天,教室忽然飛進一只天?!?/p>
二年級的學生在旁邊寫著:我的新朋友
今天,我們班闖來了一位新朋友哦!它是一只既特別又可愛的昆蟲。
它的頭很小很小,像一個小玻璃球。它頭上長著一對長長的觸角,像小女生頭上的辮子。我和同學們數了數,它的觸角共有九節(jié)。它長著一雙又小又亮的眼睛。它的嘴巴尖尖的,像一把大鉗子,非常鋒利。它的背部是黑色和深綠色的,上面有許多黃色的小斑點。它還有六條長長的腿。
老師告訴我們,它還有一雙透明的翅膀,可是我和同學們找了很久還是沒找到它的翅膀。這時,老師一松手,它先在講臺上爬了幾個,然后展開它那大而有力的翅膀,它在我們教室盤旋了一圈,然后就飛走了。
你猜出我朋友了嗎?它就一是只可愛的天牛。
(二)以“體驗”為本,指導學生產生“真實的情感”
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周圍事物“留心”,可讓他們寫出真情實感。觀察、體驗生活,要求學生不僅關心記憶深刻的大事,還要關心自己身邊的小事,例如,“班級出了什么新鮮的事兒?”“你今天做了什么好玩的事兒?”“你在哪兒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個性化地表達,他們會比較樂于表達,也易于表達,于是他們就會為此興奮,這樣既培養(yǎng)了他們“繪”與“寫”的興趣,又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從而在“繪”與“寫”的過程中,促進個性化的表達。
二、構思——找準“繪”與“寫”的切入點,立意中求“巧”
出彩的作品來自作者構思的獨特切入點,在立意中“巧”。而對于剛開始學習寫話的低年段學生來說,要他們的構思巧妙,需從以下兩方面著力。
(一)眾多材料,巧刪選
面對眾多的素材,低年段孩子往往會事事寫上、記流水帳,要不就會視而不見,一帶而過。其實,在選材方面,教師應指導學生平時留心觀察,重視積累,并且注意有重點地刪除和選擇,這樣才能有創(chuàng)作中細致的描寫、精心的刻畫、真情的表達,才能繪出、寫出親切感人的好作品來。
(二)結構條理,巧布局
布局是構思的主要環(huán)節(jié)。精巧獨特的布局,能讓人耳目一新,也能讓作品更加個性化。那么,低年段學生該如何入手學習布局呢?從最基礎的結構性與條理性入手,細致地、多方面地培養(yǎng)學生巧妙安排結構并且條理清楚地表達的能力。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從中提煉出新意。這樣,作為學生,對所創(chuàng)作的對象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作品也就更具“個性化”了。
三、描摹——夯實“繪”與“寫”的落腳點,創(chuàng)作時求“實”
學生有了題材,有了思路,接下來就是要夯實“繪”與“寫”的落腳點,在創(chuàng)作時求“實”了。
(一)主次分明有重點
無論是繪畫還是寫作,都是有側重點的。要選給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兩個內容創(chuàng)作,其余則可略繪或略寫,甚至省略。惟其如此,才能有主次,才不至于記流水帳,才有可能把印象深的內容寫具體。
(二)抓住細節(jié)寫具體
學生在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都有了發(fā)展和提升時,就要在寫具體方面下功夫,要指導學生重點寫事物的主要情節(jié),寫與主要情節(jié)有關的人物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要抓住細節(jié)判斷人物可能說什么,有什么心理活動,人與人之間有怎樣的聯系等,從而學會具體描寫。如:創(chuàng)作內容是一個靜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較單調,可以通過適當的提問,鼓勵孩子進行合理想象,使靜止的畫面盡量動起來、活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
(三)點面結合有章法
好文章不僅要寫出“面”,更要把印象深刻的那一個“點”寫透徹,寫詳細,做到點面結合。
【案例】《打掃衛(wèi)生》,有一位學生在其寫話中抓住“掃地”這一點來寫。
我從教室后面拿來掃帚,我用一只手抓住掃帚掃著地面,十分放松??墒俏野l(fā)現地上的臟仍然躺在那兒,好像在對我說:“你這是給我撓癢癢嗎,真舒服呀!”我想:我不能偷懶,一定要把臟消滅掉。于是我兩手分開,一只手在上用力,另一只手在下面握著,我一點一點地掃著,不放過一個小角落。不一會兒,我的速度慢了下來,頭上的汗也不經意地流了下來。我又耐著性子掃呀,掃呀,直到我把教室打掃干干凈凈,我才滿意地停了下來。
正因為有了這個點的描寫,使得文章具體了,才有了看頭,有了文采,有了章法,也才展示出了學生自己獨有的“個性表達”。
四、潤色——挖掘“繪”與“寫”的飛躍點,修改時求“進”
繪畫中的潤色使畫作更有光澤,更有竟境美,寫作中的潤色即修飾文字,使之更有文采。這“潤”的過程是“品”的過程,“評”的過程,更是“改”的過程,從而達到“進”的目標。
(一)“潤色”,以一個標準為基
科學合理的“標準”,是衡量作品的尺度。而且在確定標準時,也應讓學生參與其中,由扶到放,發(fā)揮學生主體性,最后依據創(chuàng)作要求,確立標準。
【案例】“我的自畫像”,筆者先引導學生讀讀要求,組織全體學生商定相應標準,最后成文如下:
(二)“潤色”,從兩種評價開始
1. 肯定欣賞型評價
采用肯定欣賞型評價,重在用準確的語言指出學生作品的亮點與值得學習處。如評繪畫作品,點出畫得好的地方,“線條流暢?!薄爱嬜髂衬车胤胶苡邢胂罅Α钡取T偃缭u寫話時,如“語言簡潔明了,讓人一讀就明白?!薄罢Z句連貫,寫清事件的經過,而且非常具體。”這樣明確地點評,使學生感到自己在本次“繪”與“寫”中某一方面的成功,進而激發(fā)他們個性表達的興趣。
2. 鼓勵指導型評價
學生的“繪”與“寫”,往往是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情感去觀察世界、看待世界、感受世界的,所以表達時往往有一些獨特的認識。在評價時,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保留作品中美好的“童真”、“童趣”與“童心”,也要對某些不規(guī)范處進行適當的點撥,盡量用征求意見的口吻點出需潤色處,并耐心傳授潤色的方法。這樣,讓學生認清自己的不足,學會修改的方法。
(三)“潤色”,分三個層面進行
1. 自我“潤色”,查漏補缺增色
一增二刪三改動,多讀,多思,要善于自我發(fā)現,遺漏的地方要補上;多余的地方要忍痛割愛,才能讓學生的作品增色添彩。
2. 伙伴“潤色”,相互取長補短
可以是小組內潤色、同桌潤色,也可以是好友潤色。依據評改標準,依循步驟,給定分數或等級,并提出補充或修正的意見。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了他們的合作探究精神,又促進了他們的相互成長。
3. 師長“潤色”,善啟發(fā)重發(fā)展
教師的潤色需具有啟發(fā)性和發(fā)展性。教師的潤色作用在于促進創(chuàng)作者、評改者和教師本人間的真誠“對話”,要善于點撥、引導,善于發(fā)現習作者和評改者的閃光之處,用發(fā)展的眼光來對待,使雙方都得到啟發(fā)。
繪寫結合,給孩子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與創(chuàng)作空間,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兒童發(fā)現美、追求美和表現美的要求與欲望。著力在觀察、構思、描摹與潤色這四個相融點上下苦功,必將為低年級學生的繪畫與寫話教學開辟了一片新天地。
參考文獻:
[1]周一貫.“兒童作文”教學論[M].寧波:寧波出版社,2005.
[2]維果茨基.維果茨基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陳瑾.豐富寫話素材,鍛煉寫話能力[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9(01).
(一)“潤色”,以一個標準為基
科學合理的“標準”,是衡量作品的尺度。而且在確定標準時,也應讓學生參與其中,由扶到放,發(fā)揮學生主體性,最后依據創(chuàng)作要求,確立標準。
【案例】“我的自畫像”,筆者先引導學生讀讀要求,組織全體學生商定相應標準,最后成文如下:
(二)“潤色”,從兩種評價開始
1. 肯定欣賞型評價
采用肯定欣賞型評價,重在用準確的語言指出學生作品的亮點與值得學習處。如評繪畫作品,點出畫得好的地方,“線條流暢?!薄爱嬜髂衬车胤胶苡邢胂罅Α钡取T偃缭u寫話時,如“語言簡潔明了,讓人一讀就明白。”“語句連貫,寫清事件的經過,而且非常具體?!边@樣明確地點評,使學生感到自己在本次“繪”與“寫”中某一方面的成功,進而激發(fā)他們個性表達的興趣。
2. 鼓勵指導型評價
學生的“繪”與“寫”,往往是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情感去觀察世界、看待世界、感受世界的,所以表達時往往有一些獨特的認識。在評價時,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保留作品中美好的“童真”、“童趣”與“童心”,也要對某些不規(guī)范處進行適當的點撥,盡量用征求意見的口吻點出需潤色處,并耐心傳授潤色的方法。這樣,讓學生認清自己的不足,學會修改的方法。
(三)“潤色”,分三個層面進行
1. 自我“潤色”,查漏補缺增色
一增二刪三改動,多讀,多思,要善于自我發(fā)現,遺漏的地方要補上;多余的地方要忍痛割愛,才能讓學生的作品增色添彩。
2. 伙伴“潤色”,相互取長補短
可以是小組內潤色、同桌潤色,也可以是好友潤色。依據評改標準,依循步驟,給定分數或等級,并提出補充或修正的意見。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了他們的合作探究精神,又促進了他們的相互成長。
3. 師長“潤色”,善啟發(fā)重發(fā)展
教師的潤色需具有啟發(fā)性和發(fā)展性。教師的潤色作用在于促進創(chuàng)作者、評改者和教師本人間的真誠“對話”,要善于點撥、引導,善于發(fā)現習作者和評改者的閃光之處,用發(fā)展的眼光來對待,使雙方都得到啟發(fā)。
繪寫結合,給孩子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與創(chuàng)作空間,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兒童發(fā)現美、追求美和表現美的要求與欲望。著力在觀察、構思、描摹與潤色這四個相融點上下苦功,必將為低年級學生的繪畫與寫話教學開辟了一片新天地。
參考文獻:
[1]周一貫.“兒童作文”教學論[M].寧波:寧波出版社,2005.
[2]維果茨基.維果茨基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陳瑾.豐富寫話素材,鍛煉寫話能力[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9(01).
(一)“潤色”,以一個標準為基
科學合理的“標準”,是衡量作品的尺度。而且在確定標準時,也應讓學生參與其中,由扶到放,發(fā)揮學生主體性,最后依據創(chuàng)作要求,確立標準。
【案例】“我的自畫像”,筆者先引導學生讀讀要求,組織全體學生商定相應標準,最后成文如下:
(二)“潤色”,從兩種評價開始
1. 肯定欣賞型評價
采用肯定欣賞型評價,重在用準確的語言指出學生作品的亮點與值得學習處。如評繪畫作品,點出畫得好的地方,“線條流暢?!薄爱嬜髂衬车胤胶苡邢胂罅Α钡取T偃缭u寫話時,如“語言簡潔明了,讓人一讀就明白。”“語句連貫,寫清事件的經過,而且非常具體。”這樣明確地點評,使學生感到自己在本次“繪”與“寫”中某一方面的成功,進而激發(fā)他們個性表達的興趣。
2. 鼓勵指導型評價
學生的“繪”與“寫”,往往是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情感去觀察世界、看待世界、感受世界的,所以表達時往往有一些獨特的認識。在評價時,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保留作品中美好的“童真”、“童趣”與“童心”,也要對某些不規(guī)范處進行適當的點撥,盡量用征求意見的口吻點出需潤色處,并耐心傳授潤色的方法。這樣,讓學生認清自己的不足,學會修改的方法。
(三)“潤色”,分三個層面進行
1. 自我“潤色”,查漏補缺增色
一增二刪三改動,多讀,多思,要善于自我發(fā)現,遺漏的地方要補上;多余的地方要忍痛割愛,才能讓學生的作品增色添彩。
2. 伙伴“潤色”,相互取長補短
可以是小組內潤色、同桌潤色,也可以是好友潤色。依據評改標準,依循步驟,給定分數或等級,并提出補充或修正的意見。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了他們的合作探究精神,又促進了他們的相互成長。
3. 師長“潤色”,善啟發(fā)重發(fā)展
教師的潤色需具有啟發(fā)性和發(fā)展性。教師的潤色作用在于促進創(chuàng)作者、評改者和教師本人間的真誠“對話”,要善于點撥、引導,善于發(fā)現習作者和評改者的閃光之處,用發(fā)展的眼光來對待,使雙方都得到啟發(fā)。
繪寫結合,給孩子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與創(chuàng)作空間,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了兒童發(fā)現美、追求美和表現美的要求與欲望。著力在觀察、構思、描摹與潤色這四個相融點上下苦功,必將為低年級學生的繪畫與寫話教學開辟了一片新天地。
參考文獻:
[1]周一貫.“兒童作文”教學論[M].寧波:寧波出版社,2005.
[2]維果茨基.維果茨基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陳瑾.豐富寫話素材,鍛煉寫話能力[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