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淑婷
困難體驗和能力提高:對遠程學習中策略使用的定性分析
□ 郭淑婷
為了深入理解遠程學習過程中的困難體驗和解決辦法,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對252名在讀遠程學習者在六大學習行為中的策略使用情況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在每個學習行為中經歷著自我引導、自我規(guī)范和達到認知效能的困難;學生對于學習策略的使用方式和水平各有差異;相同的策略會被不同的學生用來達到不同的目的?;谘芯拷Y果本文將學生對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定義為其元認知能力的外在表現(xiàn),提出靈活運用策略遠比策略的分類重要,建議遠程學習者要靈活機動地運用學習策略來應對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而且發(fā)現(xiàn)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個體差異并幫助其能力提升是施教機構要進一步考慮的問題。
學習策略;遠程教育;元認知;終身學習能力
遠程教育高度的社會包容性為不同地理位置的學生在文化背景和年齡等存在差異的情況下提供了同時學習的可能性,但遠程學習的過程不可避免地伴隨著強烈的孤獨感和高度自律性[1]。近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遠程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包括:自我心理波動、遠程教育發(fā)送模式和生活干擾因素。因此,學習策略成為學生解決存在于復雜學習環(huán)境中的多種困難的必要措施[2]?;谶h程開放教育中學習體驗的這些特點,選擇通過遠程教育學習的學生被認為對自由學習的方式具有高度需求并懂得如何學習,也就是說他們具備一定的學習自治能力[3]。在此后的研究中,Anderson(2007)認為提高學生自我監(jiān)督和自治的能力需要提高其元認知能力和使用學習策略的水平[4]。學習策略對于有效學習的重要性和維持終身學習的有效性意義顯著[5][6]。基于遠程教育教學雙方分離的基本特點,恰當使用學習策略對遠程學習者的重要性比傳統(tǒng)大學更為突出[7][8][9][10],知道如何恰當運用策略是有效學習的一部分,這可以降低學生的孤獨感,提高對于學習的投入程度,帶動其求知欲[11]。因此,提高學生的策略使用能力成為學習支持中被重點關注的部分。
在遠程教育中提高學習策略的使用能力,既需要教師了解學生現(xiàn)有的策略使用能力、幫助需求、文化信仰,也需要學生在策略提升過程中的充分參與[12]。學者建議遠程教育的過程設計要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考慮遠程學習者高度的自治性[13]。教育學是關于教和學的理論知識,教育學在遠程教育中的應用和發(fā)展有賴于對學生學習體驗的深入研究,但是遠程學習中學習過程的不可觀察性使實證研究難以開展。為了對存在于自我生活中的遠程學習體驗做深入研究,《遠程學習體驗框架》在此被借鑒[14]。這個框架將遠程學習的主要學習行為歸納成六種:接受學習信息、理解學習內容、使用學習支持、使用信息技術、應對缺乏教學反饋的相關問題、準備參加測試。本文將系統(tǒng)地對這六種學習行為中學生所使用的學習策略進行研究,目的是通過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來深入理解學生當時所面臨的困難和他們的自我應對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有效使用學習策略、應對困難、提高學習效率。所搜集的數(shù)據(jù)將有益于擴充學習策略的使用知識,并為有效改善學習支持提供理論依據(jù)。本文將借鑒Weinstein和Mayer對學習策略的定義(“意欲影響學生選擇、獲得、組織和整合新知識的思想和行為”[15]),將學生在六大學習行為中為達到學習目的而進行地有意識努力都視作其使用的學習策略。
本文所明確界定的研究問題是:遠程學習者如何使用學習策略來克服困難實現(xiàn)其學習目標?
為了給研究問題尋找最真實可信的答案,研究者對在讀學生進行了直接的經驗調查。學生的學習行為由他們自己發(fā)動、計劃和完成,他們的自我報告具有重要的實踐和理論價值[16]。本研究所使用的具體方法是不記名網上問卷調查。252名在讀研究生參與了此次研究,只有個別人沒有完成所有的開放式問題。由于本文只是對陳述性數(shù)據(jù)做定性分析,因此未完成問卷的答案部分也被視作有效數(shù)據(jù)。根據(jù)“遠程學習體驗框架”所界定的六個主要的學習環(huán)節(jié)[17],每個參與者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經驗對表1所示問題進行了細節(jié)描述。
表1 六大學習行為中策略使用的問題陳述
調查參與者針對這些要求,描述了他們在各種學習行為下應對學習困難和提升學習效率所使用的策略。數(shù)據(jù)分析的過程充分尊重了信息的全面性,未做篩選和剔除,所有的答案被集中在一起以對學生的學習經驗獲得全面的認識。具體的分析過程被分成三步進行:第一步,依據(jù)策略使用的目的,定義原始數(shù)據(jù)的策略種類;第二步,每類數(shù)據(jù)根據(jù)策略在使用目的上的相似性被進一步歸類;第三步,根據(jù)具體學習策略的使用來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他們應對困難的主動性和能力水平。具體的研究發(fā)現(xiàn)將在下一部分做詳細描述。
研究發(fā)現(xiàn)顯示,每個遠程學習者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了學習策略,相同的策略也被應用到不同的情景中。這些對具體策略的使用體現(xiàn)了遠程學習者所面臨的困難,這些困難有些是共性的,有些是特別的。下面就這六種學習行為中學生所使用的學習策略和其所反映出的困難經歷進行展示和分析:
(一)接受學習信息(閱讀)時使用的學習策略和困難體驗分析
數(shù)據(jù)顯示,參與本研究的遠程學習者在其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有助于重點的判斷和方向的指引,即對于知識的整體認知、閱讀過程的管理、應對生活干擾、控制閱讀速度、有效性地追求、時間和任務的有效管理。這些困難體現(xiàn)在學生對于學習策略的選擇和使用中。在閱讀過程中,一部分學生針對主要內容做重點閱讀,施教方提供的閱讀指導和考試重點被部分學生作為指引閱讀方向的依據(jù);另一部分學生則結合網絡資源廣泛閱讀而并不局限于指定內容。學生所運用的學習策略還包括對閱讀進度的自我管理、制定明確的閱讀計劃來管理時間和工作量、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保持快速閱讀的速度以及與別人討論閱讀內容等。還有一些策略被用來幫助對內容的理解,例如:對于重點內容做筆記,反復閱讀;聯(lián)系曾經讀過的內容以增加理解、保證繼續(xù)閱讀;對自我狀態(tài)進行調整以讓大腦快速接受信息;使用工具將閱讀從靜態(tài)認知變成動態(tài)認知;和實際工作聯(lián)系起來加強對閱讀內容的理解。
(二)理解重點學習內容時所使用的學習策略和困難體驗分析
這部分發(fā)現(xiàn)的學習策略反映出學生在理解學習內容時的困難體現(xiàn)在:獲得整體認知、突破重點或薄弱環(huán)節(jié)、跨越語言障礙、做恰當?shù)淖晕以u估、排除干擾集中注意力。首先,為了加強對整理內容的理解,擴展閱讀是被應用最多的策略。這些擴展閱讀包括:和工作有關的文件、網上信息和文章,本主題以外的信息,圖書館閱讀,案例或者事例學習,雜志文章和網絡資源等。其次,在對重點的把握和選擇上,有的學生將每門課程中所提出的教學目標和要點引導當作理解重點;有的學生為了對所學知識點有全面系統(tǒng)的認識以書本為工具(在英國的研究生教育中,書本是參考讀物,而不是必備的教科書);有的學生判斷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并作重點努力。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相當一部分策略和提高自我大腦的認知效能有關,這些認知策略包括:反復回顧、口頭學習、做筆記、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思維構圖、要點突破、階段性保持高度注意力以達到深入理解,并為大腦的認知留下一定的時間、使用字典來應對語言困難、自我評估、互動學習等。這些策略有些單獨出現(xiàn)在某個學生的答案中,有些學生則綜合使用多個策略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部分發(fā)現(xiàn)示例如下:“一遍遍讀,在線上向同伴提問,遇到什么是我不清楚的,就在線做進一步的研究”;“用我自己的方式來畫圖,這樣可以幫助我確定我可以用自己的學習方式來理解這些內容”;“做簡要的筆記,試著在一段時間內保持高度注意力”。
(三)在尋求支持時所用的學習策略和困難體驗分析
這部分的發(fā)現(xiàn)展示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需要主動尋求外部支持并主動解決問題。學生在尋求支持時所用的學習策略包括:使用所在的遠程教育項目資源、尋求使用其他資源、與他人溝通、自我狀態(tài)調整等。在一部分學生把有意識地使用施教機構所提供的支持當作策略提出來的時候,有的學生則提到他們通過圖書館、網絡資源等尋求自己需要的支持。而提到的最頻繁的策略是向他人尋求幫助,開放地向其他人提及學習:“通過郵件等方式和老師同學聯(lián)系是非常有幫助的”;“敞開與導師,同事、朋友和家庭成員說說我所遇到的問題”;“與盡可能多的人談談”;“在相似的興趣點上,讓我的家庭參與到我在做什么并且討論我學了什么,這樣可以從他們對問題的理解和看法中獲益”。此外,還有的學生沒有通過尋求外部支持來解決問題,而是采用自我調整的方式來最終達到學習效果,例如,“和我的狗一起在沙灘上走很長距離,以期望能夠全面地看問題”。
(四)在使用科技技術時所用的學習策略和困難體驗分析
在學習中使用信息技術是六大學習行為之一,這部分所發(fā)現(xiàn)的學習策略展示了兩個方面的目的:保障學習效率和提高技術能力。也就是說學生在保障學習效率和技術能力兩個方面遇到了困難。首先,追求學習效率的策略包括:在學習環(huán)境中的互動學習(與團隊成員通過Skype溝通)、擴大學習資源(谷歌文檔的使用)、用IPad來閱讀學習資料、用專門的電腦來做研究、編輯和發(fā)布信息等。其次,以提高自身技術能力為目的的策略包括:有意識地通過培訓等方式提高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例如:“參加IT方面的額外講座”,“在一個當?shù)氐膶W校注冊,以方便我提高做演說的IT技巧”);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的積累(“日積月累地使用給了我自信和能力去更好地使用信息技術”,“從具有所需要的知識的同事那里尋求幫助”)。
(五)在應對和教師有關的問題時所使用的學習策略和困難體驗分析
基于遠程教育中教師評價和反饋缺乏的問題,學生具有以下需求:難點解決、對學習成果的評價、對評價標準和教師評價思想的了解、在交流中的知識提升。遠程教育中,教師評價和意見反饋的缺乏和不及時一直是一個共性問題。參與本研究的學生所陳述的相關的學習策略顯示了他們應對這一問題的幾個途徑:①是向同伴、朋友和家人等尋求支持;②通過以往的反饋信息和考試得分對學習成果做自我分析,“從得分上看反饋”和“重新回顧教師反饋里所提的問題并且同其他學生來討論”;③使用已有的知識和學習經驗;④使用施教機構所提供的支持文件(例如學生手冊和科目測試標準);⑤自我診斷,學生們診斷他們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定義“知識中存在的缺陷并且鎖定在缺陷上”。
(六)在準備考試時所使用的學習策略和困難體驗分析
學生在準備考試時所使用的學習策略反映出他們所面對的困難有:高度的壓力、任務管理和時間管理。英國的教學評估主要由兩種方式:考試和小論文??荚嚪珠_卷和閉卷;小論文則是在幾個備選主題中選擇一項,然后通過閱讀和研究按標準完成論文。學生在這一學習行為所應用的學習策略主要包括:確定并鎖定重點、過程管理、認知效能管理。首先,六個參與者陳述到他們在準備測試時認真理解測試問題,以決定在準備考試時做什么。例如:“在各部分中作出整理來深入理解這些問題到底在測試什么”;“什么內容需要被首先閱讀而且被深入思考在問卷的語言中不總是足夠清晰”;“我總是由注意測試問題來開始,這樣我可以從測試出發(fā)來鎖定我的學習”;“每次回答一個問題”等。其次,部分學生用自己的辦法來管理準備參加測試的學習過程,例如:打印出測試要求隨時在學習中為此做準備,參加小組討論來和講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盡早開始,制定計劃,寫作和準備草稿,任務分解早點結束等。另外,部分學生通過管理情緒、降低干擾、勾畫思路等方式來提高對于知識點的認知效率。
(一)發(fā)現(xiàn)小結:策略分類、重新定義和困難體驗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遠程學習者必須通過使用學習策略來實現(xiàn)學習行為的目的性、計劃性、有效性。學生所展示的學習策略具備幾個方面的功能:指引學習方向、管理學習過程和提高認知效能。例如閱讀行為中用到的策略具備的功能有:指引閱讀方向、管理閱讀過程、提高認知有效性。學生在理解內容的過程中使用策略是為了加強對整體內容的理解、突破難點、提高大腦的認知效能。這種對問題的認識、分析和解決的整體能力在此被認定為元認知能力。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反映在他們使用策略的行動中,即自我引導策略、自我規(guī)范策略和認知策略。這個定義和分類與已有文獻中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策略的分類略有不同[18]。為了讓讀者對本文中學習策略的目的和分類有一個直觀認識,本次研究所發(fā)現(xiàn)的六種不同學習行為中的困難體驗和學習策略被統(tǒng)一匯總在表2中。
表2 遠程學習的困難體驗和策略應用
(二)策略應用的靈活性和能力水平的個體差異
本研究的發(fā)現(xiàn)重點展示了學習策略的多元功能和學生在策略使用上的個體差異。首先,同樣的策略被用來達到不同的目的,例如時間管理被用在閱讀和準備測試中;而且同樣的策略在不同的個體經驗中呈現(xiàn)了不同的表達方式,例如在鎖定重點內容時,有的依據(jù)講義和課件,有的依據(jù)自己的興趣,有的以考試內容為主。多種學習策略在六大學習行為中的使用方法和程度在學生間各有不同,同樣的策略可以被用于不同的目的,而且可以被創(chuàng)造性使用。因此說,如何將策略分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分析具體情況后靈活應用。其次,學習行為間的有機結合和策略的靈活使用展示了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個體差異:有的學生可以清楚地分析學習需要,結合多個策略來達到同時存在的多個目的;有的學生則明顯在策略運用上能力欠佳。因此,相關研究和教學支持的提供不可忽視學生在能力上的個體差異,提供全面的多層次的策略使用知識對于學習公平性的保障必不可少。
(三)自我教學能力的重要性和不足
本文對于研究發(fā)現(xiàn)的分析清晰地顯示出:遠程學習者不僅需要應對認知方面的困難,更需要應對非認知方面的困難,他們需要理解自己所處狀況和學習狀態(tài)、為了最好的學習效果而找出適合自己的解決辦法。他們在自己的學習環(huán)境中使用學習策略以達到認知有效性的嘗試展示了遠程學習者具備“學習如何學習”的意識。他們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努力管理自己的情緒、頭腦功能、記憶和思考過程。這些為了達到學習有效性所做的努力是在傳統(tǒng)的課堂學習中通過教師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和管理來實現(xiàn)的,但是遠程學習中細節(jié)上的外部引導是缺失的,遠程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是在教他們自己,這就是有關學者討論過的遠程教育中的“自我教學”。學生在此過程中對困擾學習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的探尋展示出他們具備“自我教學”意識,但是缺乏相關知識。
總的來說,學習策略的使用對遠程學習者必不可少,已有的許多研究成果都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學習策略在遠程學習中的作用和具體應用。對于有效的策略使用來說,學生需要靈活機動地提高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中對元認知所作的新定義和學習策略的新知識可以幫助學生理性認識到遠程學習的特點、困難和主動應對的必要性。只有清醒地對所要面臨的困難有所認識并具備自我應對能力,遠程學習者才可能獲得完整的成功的遠程學習經歷,這是遠程教育對于學習者在能力上的要求。為了對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和自我教學能力的提高有所幫助,進一步的研究需要關注遠程學習者在元認知能力上的顯著特色、個體差異及潛在提高點。
[1]Keegan,D.Foundationsofdistanceeducation[M].3rdedn.London: Routledge,1996.
[2]郭淑婷.遠程教育中的理論困境與提供有效的學習支持—基于英國某大學遠程教育項目的案例分析[Z].中國遠程教育,2014.
[3]Wedemeyer,C.Theuseofcorrespondenceeducationforpostsecre?taryeducation[A].Kabwasa,A.&Kaunda,M.(eds.)Correspon?denceEducationinAfrica.London:Routledge&KeganPaul,1973.
[4]Anderson,B.Independentlearning[A].Moore,M.G.(ed.)Hand?bookofdistanceeducation.London: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 Publishers,2007.
[5]Jones,E.E.Majordevelopmentsinsocialpsychologyduringthepast fivedecades[A].Lindzey,G.&Aronson,E.(eds.)Thehandbookof socialpsychology.NewYork:RandomHouse,1985:47-108.
[6]Weisburg,M.&Ullmer,E.J.Distancelearningrevisited:life-long learningandthe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Proceedingof the1995AnnualNationalConventionofthe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cationsandTechnology[Z].Anaheim,CA:ERICDoc?umentReproductionService,1995.
[7]White,C.Autonomyandstrategyuseindistanceforeighlanguage learning:researchfindings[J].PergamonSystem,1995,23(2): 207-221.
[8]Jegede,O.,Taplin,M.,Fan,Y.K.,Chan,S.C.&Yum,J.Differenc? esbetweenlowandhighachievingdistancelearnersinlocusofcon?troland metacognition[J].Distance Education,1999,20 (2): 255-273.
[9]Vermunt,J.D.Metacognitive,cognitiveandaffectiveaspectsof learningstylesandstrategies:Aphenomenographicanalysis[J].High?ereducation,1996,31:25-50.
[10]Filcher,C.&Miller,G.Learningstrategiesfordistanceeducation students[J].JournalofAgriculturaleducation,2000,41(1):60-68.
[11]郭淑婷.恰當使用學習策略獲取良好遠程體驗:基于問卷調查的定量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4.
[12]Oxford,R.L.TowardamoresystematicmodelofL2LearnerAuton?omy[A].Palfreyman,D.&RichardC,S.(eds.)Learnerautonomy acrossculture:languageeducationperspectives,Hampshire:Pal?graveMacmillan,2003.
[13]Peters,O.LearningandTeachinginDistanceEducation[M].Lon?don:KoganPage,1998.
[14][17]郭淑婷.基于文獻回顧所構建的研究工具:遠程學習體驗框架結構[J].中國遠程教育,2014.
[15]Weistein,C.E.&Mayer,R.E.Theteachingoflearningstrategies [A].Wittrock,M.(ed.)Handbookifresearchonteaching.NewYork: NY:Macmillan,1986:315-327.
[16]Zimmerman,B.J.&Pons,M.M.Developmentofastructuredinter?viewforassessingstudentuseofself-regulatedlearningstrategies [J].AmericanEducationalResearchJournal,1986,23:614-628.
[18]Pintrich,P.R.,Smith,D.A.F.,Garcia,T.&Mckeachie,W.J.Reli?abilityandpredictivevalidityofthemotivatedstrategiesforlearning questionnaire(MSLQ)[J].Educationalandpsychologicalmeasure?ment,1993,53:801-813.
責任編輯 碧 荷
G442
A
1009—458x(2014)10—0040—05
2014-04-15
郭淑婷,博士,特約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10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