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xiàn)代史上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一句名言“愛滿天下”。熱愛學生,愛滿天下即“師愛”也是陶行知師德思想的核心,也可以說是“師魂”,這是陶行知在教師對待學生師德方面所提倡的師德規(guī)范。“愛滿天下”這個“愛”字是作為一名老師所追求的教育境界和人生目標。但讓師愛溢滿天下,首先必須學會賞識學生,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我深知陶行知“愛滿天下”這四個字的份量,也深刻體會到學會“賞識學生”的重要性。
一、啟動學生心靈的金鑰匙——表揚
每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的一些孩子,調皮、搗亂、成績還不好。這是最令老師頭疼的問題,特別是我們年輕老師更頭疼。每當遇到這些孩子時,我會苦口婆心的勸導,如:“你不要再這樣了,要好好學習,否則父母會失望的……”,可是這樣的勸導效果卻不大,于是我們對他們采取另一種方式,即:批評、斥責。但這些孩子就像頑石,面對這些懲罰卻不為所動。往往這時,作為年輕老師的我就如同站在十字路口前迷茫不解,非常困惑。這時,周圍一些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們教給我一個好方法,那就是學會賞識孩子,從另一個角度去教育孩子,即學會表揚,尋找他身上的閃光點,加以表揚。因為表揚如一塊糖,每個孩子都喜歡,特別是對那些后進生來說,表揚就如同一把開啟學生心靈的金鑰匙。因此,對那些調皮、搗亂、成績不好的孩子,我們要常常對他們說:“你很棒,你能行……” 同時,上課坐不好的那些孩子你一個鼓勵的眼神,他馬上坐得端端正正的,只簡單的幾個字和一個眼神卻如同靈丹妙藥,那些孩子果真比以前乖多了,進步多了。從中,我懂得了多表揚,少批評的重要性,懂得了賞識的可貴。
二、推開學生心靈的一扇窗——寬容
每個孩子都有鮮活的靈魂,都是有思想,有尊嚴的個體。孩子也一樣,特別是那些后進生,更渴望被尊重。雖然,他們還小,但他們內心深處卻都想學好,想得到別人的尊重,特別是父母和老師的尊重與寬容。我們要了解他們的心理,要認識到那些調皮、愛搗亂孩子的內心很脆弱,其實,平時的調皮和搗亂往往是為了引起大人們的注意,結果適得其反,給人們留下不好的印象。作為老師,我們此時此刻不應斥責、一味地否定,如果一味的斥責,反而會讓他們封閉自己,更不會進步。因此,對于后進生我們要學會賞識,學會尊重,更應以寬容的態(tài)度去處理問題。大教育家陶行知也堅決反對不尊重學生、體罰和嘲笑學生。他在《糊涂先生》一詩中曾寫道:“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可見,尊重學生寬容學生,對他們來說意味著打開一扇窗,讓他們走向進步!我們老師要學會賞識,不要把我們未來的瓦特、牛頓、愛迪生……葬送在我們的批評和譏笑中。
三、走向成功的墊路石——自信
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思維,當然能力也不盡相同,只要他能努力,哪怕是一點點地進步,也值得表揚,值得鼓勵。對那些后進生來說,我們要學會賞識,學會表揚和鼓勵,讓他們在我們的表揚和鼓勵中拾回自信,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進步。
我們班有一位小龍同學,語文很差,其實每次聽課他都很認真地在聽;同時,他也是一個非常乖的孩子,可不知怎么,成績就是提高不上來,久而久之,除了生字詞,只要稍有難度的作業(yè)也不會寫,導致拖拉作業(yè),不交作業(yè)。我發(fā)現(xiàn)這情況后,找到他和他談心才知道,原來不是他故意拖拉作業(yè),而是,他怕。一個“怕”字可謂震撼人心,“怕”,說明他對學語文有一種抵觸情緒,更說明了一點,他喪失了信心,沒有自信了。這樣,怎么會進步呢?我要幫他重新拾回自信。于是,我多次找他聊天,給他講“愛因斯坦和小板凳”的故事,同時,在學習中,哪怕他有一點的進步我都會夸獎他,課堂上的夸獎,讓他在其他同學面前不那么自卑了,他的學習也比以前進步了。
從這個事例中我體會到了賞識的無窮魅力,讓我們學會賞識學生,經(jīng)常向他們豎起大拇指,讓他們在自信中成長!
四、建起孩子茁壯成長的橋梁——客觀地評價
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誤,犯錯誤就應當給予批評,對于后進生來說,也如此,有的老師認為后進生心理比較脆弱,因此往往表揚太多,但要認識到一點,即后進生犯了錯,也應嚴厲批評,對于孩子,我們應客觀地評價,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健康成長,當然,并不是批評完了就沒事了,應給予分析這件事錯在哪?幫助他們正確判斷。
除了在教育后進生時,我們采取客觀的評價。平時在語文課堂上,我也會教育孩子要學會客觀的評價一個人。比如課堂上孩子回答問題時,有的孩子回答錯了,另一些孩子則哈哈大笑,當然這種無心的笑對答錯的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往往采取另一種方式教育孩子,那就是我們應該客觀的評價他,雖然回答錯了,但是他有回答問題的勇氣,這也是值得夸獎的,通過我的引導,教室里響起了一片掌聲,沉浸在掌聲中,我欣慰地笑了??磥?,客觀的評價孩子,學會去賞識孩子,對孩子的茁壯成長是多么地重要?。?/p>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平時的工作非常繁瑣,除了每天的教學,還要管理班級的日常工作。在班級管理中,我也時常引導孩子不管遇到什么事情,要學會客觀評價。比如孩子之間的打鬧,往往我們會批評打人的孩子,認為他做得不對,其實客觀的說,被打的孩子也有不對的地方,俗話說的好“一個巴掌還拍不響”呢!因此,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要學會分析,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學會賞識被打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從而,化解矛盾!
總之,賞識是教師澆灌班級之樹的一大法寶,根汲取了養(yǎng)分,具有了強而有力的生命。在教育教學中,只要你學會了賞識,你將帶給孩子一份沉甸甸的愛,你的學生承載著這份愛,在他的人生中將會揚帆而起、茁壯成長!待到金秋時,你看,花兒笑得多燦爛,果實結滿樹梢頭。
【作者單位: 昆山市千燈中心小學校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