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五線譜的產生 傳入中國與發(fā)展

      2014-05-30 11:28:03李斌杰李欣
      課程教育研究 2014年9期
      關鍵詞:產生五線譜發(fā)展

      李斌杰 李欣

      【摘要】11世紀,在意大利圭多·達雷佐的“紐姆譜”基礎上,結合13世紀德國的費朗科“有量記譜”而產生的“四線譜”,成熟于16世紀;17世紀中葉,清朝康熙年間由葡萄牙傳教士徐日升傳入中國,并經眾多教會傳教士傳播,形成一定影響;幾經廢除封建帝制后,肖友梅等國人名流,竭力引入,參照歐洲五線和國情,編著樂理,使五線譜規(guī)范系統(tǒng)專業(yè)化應用、發(fā)展和傳播;建國初期,李重光的《音樂理論基礎》,把五線譜的記譜體系逐步完善,創(chuàng)造性將中國的本土民族音樂元素結合于五線之中,與國際接軌。50年來作為音樂教材廣泛應用;在科技信息網絡化新時代,五線譜電腦應用技術滲入中國,制作系統(tǒng)升級定格,再次掀起五線譜“革命”,實現從無聲到有聲的跨越。

      【關鍵詞】五線譜 產生 傳入 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9-0213-02

      五線譜是世界廣泛應用的記譜方法。我們今天記錄音樂的五線譜,從音符、符號、力度、術語、和聲、復調理論等系列知識,完全來自歐洲的“泊來品”?,F就五線譜的產生、傳入、發(fā)展、傳播及信息技術滲入,整體系統(tǒng)規(guī)范的發(fā)展過程可分為五個階段予以闡述。

      第一階段 五線譜的產生

      1.紐姆譜與定量記譜結合產生了四線譜(今五線譜)。圭多·達雷佐(Guidod'Arezzo約997—1050),是圣本篤會修士,負責意大利達雷佐地區(qū)教堂唱詩班學校,杰出的音樂理論和踐行教育家。[1]中世紀初期(公元540年前后),羅馬天主教會的圣詠、素歌、彌撒,最著名的格列高利圣詠歌曲都是完全依靠記憶,到了理查大帝時期,為了有利于推廣格列高利圣詠而促成了記譜的發(fā)展。這時的符號,指示上升或下降的語言聲調變化,這種簡單符號稱為“紐姆譜”,大概產生于8世紀,9世紀被普遍使用,只能提示熟悉旋律的輪廓,無法準確唱出陌生的音樂。[2]繼無音高的紐姆譜后,具有革命性的成果出現在“線”來顯示音的相對高度。11世紀意大利的圭多·達雷佐,四條線加不同顏色,由下向上依次為紅、黑、黃、黑,并在開端標有字母由下向上依次為f a c e四個音指示這根線的音高,在前人基礎上總結出不同顏色的“四線譜”,為五線譜的形成作出重大貢獻[3]。圭多為了教學的便利,設計了一套六聲音階唱名法,又因唱七聲音階的需要,增加了第七個唱名“Si”,至今沿用這一唱名體系[4]。圭多還發(fā)明了視唱練耳輔助教學方法“圭多手”,左手張開,用手不同的關節(jié),教學生唱音程。但其缺點是無法標明音符的長短。隨著節(jié)拍觀念的加強,歌者越來越需要樂譜區(qū)別音的長短。13世紀德國音樂理論家弗朗科寫了一本《定量歌曲藝術》論述歌曲的節(jié)奏模式,提出了兩種不同形狀的音符表明不同長短,促成了“定量樂譜”的產生,出現了長短不同的4種黑頭音符,稱“有量”黒符;以后改用空心音符,稱“有量”白符。15世紀,四線五線多寡不一,定型為五線,音符黑頭變白頭音符,增加了三種比倍短音更短的音符,是現今五線譜音符譜上的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演變而成的。[5]故五線譜初期形成是:紐姆四線+定量記譜,17世紀初逐步趨于完善,18世紀開始定型。

      2.五線譜在歐洲的發(fā)展及用途。11世紀時期線譜得到廣泛的應用,到 15世紀五線譜的記譜體系基本形成,前后經過了:記憶音樂——口傳心授——紐姆譜出現——圭多四線譜標記音高——圭多唱名六聲音階增至七聲音階——推廣授課新教法“圭多手”——“定量記譜”以示音的長短,形成發(fā)展為“五線譜”。五線譜音樂記譜法主要用于教堂音樂,唱詩班,演唱的各種圣詠、經文歌和圣經等。其間也促成“復調音樂的萌發(fā)”——“奧爾加農”多聲部的形式。

      第二階段 五線譜傳入中國

      1.五線譜記錄音樂的方法于17世紀中葉,由葡萄牙天主教會傳教士徐日升傳入中國。徐日升(1645—1708)出生于葡萄牙貴族家庭,18歲進入位于科英布拉的著名天主教耶穌會修院學習,1660年,21歲的徐日升遠赴印度,先在果阿、繼而轉到澳門完成學業(yè)[6]。1673年1月,清政府在南懷仁力薦下,康熙皇帝下旨昭見,經康熙驗證,徐日升樂器演奏技能高超,博得康熙贊賞。當皇宮樂工演奏陌生音樂,徐日升則用五線譜記錄了旋律,然后不失原樣仿彈,使康熙帝倍感“神奇”,稱其“實為簡經”,賜綢緞24匹并聘用徐日升為宮廷音樂教師,教士南懷仁去逝后,冊封徐日升為清朝“欽天監(jiān)監(jiān)副”之職。他撰寫了第一部中文西洋樂理著作——《律呂簒要》,第一次以中文系統(tǒng)地向中國介紹了五線譜等西洋樂理知識,限于當時技術條件未刊印發(fā)行,僅僅局限于在皇宮學習教材使用,未推行于社會廣泛應用。[7]1713年根據徐日升《律呂簒要》要義,編寫《律呂正義》續(xù)編《協(xié)韻度曲》,由徐日升之后繼任的德禮格所著,詳細刊載了五線譜及音階,唱名等西洋音樂理論知識。這部書的刊印發(fā)行,在一定的范圍內得到了傳播。但這時傳入中國的五線譜是初級形式,不十分成熟,音樂符號與現在不大相同,德禮格《協(xié)韻度曲》與徐日升教授康熙帝的教材《律呂簒要》中例示的五線譜,有細微差異,這一時期,正是五線譜在西方逐步完善,不斷發(fā)展,還尚未定型階段。[8]

      2.天主教在中國的“落戶”發(fā)展,加快了五線譜的社會普及層面和傳播速度。1692年清朝政府康熙帝與徐日升及宮廷其他傳教士相處甚秘,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安多等為朝廷盡忠獻能,作出特有的貢獻。在徐日升、利瑪竇等傳教士上奏朝廷,開放容納天主教,清政府在全國下發(fā)“容教令”。天主教會的教堂“落戶”中國大江南北,沿海及南方甚多。天主教在華的傳教士130位,耶穌會士59位,方濟各會士29位,道明會士18位,奧斯定會士9位,15位在俗神父。[9]曾在山東登州會館傳授宗教音樂的英國傳教士狄久烈夫婦,于1872年《圣詩譜·附樂法啟蒙》;另一對傳教士提癉 泰夫婦編撰《中西樂法摘要》《小詩譜》;他們都把五線譜同工尺譜盡力對照對應,以求中國人易于接受。[10]中國在被動接納傳播的范圍和手段受到相對局限。為了傳播天主教堂中演唱贊美上帝的經文歌,圣詠和彌撒,記錄音樂采用五線譜,在社會和民間得以發(fā)展傳播??傊谏鐣兔耖g的傳播缺少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

      第三階段 五線譜引入中國 專業(yè)化系統(tǒng)化的應用與發(fā)展

      專業(yè)化系統(tǒng)化的應用與發(fā)展,從廢除帝制的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1960年新中國的建立初期。

      1.肖友梅(1884—1940)中國專業(yè)音樂教育的開拓者和奠基人、音樂理論家、作曲家。1901年畢業(yè)留學日本東京高等師范附中學習,1904年開始在東京音樂學校學習音樂,1909年回國,1915年11月公派赴德國萊比錫音樂學院學習教育學,1915年夏修畢音樂學院課程,1916年獲得博士學位。1920年回國。先后成立了“樂友社”、“北大音樂傳習所”,組建中國第一支小型“管弦樂隊”,創(chuàng)建“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薄11]

      由肖友梅等國人借鑒西方先進音樂教育經驗,對音樂理論、作曲技法以及西方樂器演奏法的系統(tǒng)學習、傳播和使用,融通中西音樂教育智慧,確立了五線譜在中國音樂專業(yè)領域中的地位,是不屈不撓卓有建樹的拓荒者。應用五線譜作為主要傳媒手段,音樂理論系統(tǒng)化,貢獻卓越的教材,歌集和專著文獻。1921年起,先后出版教課書《和聲學綱要》、《今樂初集》、《新歌初集》、《風琴教科書》、《鋼琴教科書 》、歌曲《歌集》(三冊)、《初級中學樂理教科書》(六冊)、《小提琴教科書》等;音樂學專著《中西音樂的比較研究》、《古今中西音樂概述》、《中國歷代音樂概略》、《和聲學》;1928年《普通樂學》與講義《近世音樂史綱》;20年代初,他陸續(xù)創(chuàng)作一些配有鋼琴伴奏譜的藝術歌曲和歌集出版,(收錄商務印書館);[12]音樂教育事業(yè)貢獻卓著,主持音樂專業(yè)教育策劃和教學,培養(yǎng)一批世紀音樂精英人才,冼星海、賀祿汀、江定山、丁善德、李煥之等音樂家。五線譜在專業(yè)音樂家的音樂創(chuàng)作、專業(yè)音樂團體的演奏演唱、專業(yè)音樂院校的音樂教學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五線譜推崇是一代“專業(yè)高徒”推波助瀾,催生全國音樂文化的學習,擴大了學習層面,“中西貫通、兼收并蓄”。五線譜的引進,同期趙元任、劉天華、黃自、曾志齋、繆天瑞、馬思聰等并駕齊驅,創(chuàng)作聲樂、器樂作品,利用五線譜作為主要傳媒工具;在教育教學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曾志齋翻譯增補的《樂典教科書》,涉及樂譜、音符、休止符、音程、音階、節(jié)拍、音樂記號等內容;繆天瑞的譯著《樂理初步》,他們遍及音樂的各個領域;上海音樂學院“高徒”,一代宗師,著名音樂家冼星海、賀祿汀、江定山、丁善德、李煥之等多人,五線譜引入中國之后的發(fā)展,他們有著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在音樂的各領域,得以廣泛性專業(yè)化規(guī)范傳播與發(fā)展。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專業(yè)領域表演作品,江定山《鋼琴曲集》上下冊;丁善德《兒童組曲》《長征交響曲》、《春之旅組曲》,著作《單對位法》《作曲技法探索》等;李煥之著名管弦樂《春節(jié)組曲》,1999年管弦樂《大地之詩》畫上句號;理論著作《民族民間音樂數論》和藝術歌曲三個領域的作品。眾所熟知的賀祿汀鋼琴曲《牧童短笛》,歌曲《游擊隊歌》、《嘉陵江上》,賀祿汀譯著《和聲學理論與實用》用于教學,不甚例舉。冼星海《黃河大合唱》,管弦樂曲《中國狂想曲》,交響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戰(zhàn)》;發(fā)表《論中國音樂的民族形式》《民歌與中國新興音樂》等音樂論文;在音樂教育方面,冼星海負責延安“魯藝”音樂理論和作曲的主要課程??傊?,五線譜傳播影響了這時期的一代人,從而加快五線譜的傳播速度。

      第四階段 李重光《音樂理論基礎》 是五線譜在中國音樂史冊上的里程碑

      李重光編著《音樂理論基礎》,將五線譜體系完善與中國本土民族音樂元素結合發(fā)展。李重光先生是中國音樂學院教授、音樂理論家、教育家作曲家。50年來,該教材是音樂專業(yè)和非專業(yè)入門必修課程用書,我國音樂教育的實踐驗證了這部書的歷史價值,將五線譜的記譜體系逐步完善,并與國際接軌,把中國的本土民族音樂元素結合五線之中。該書作為音樂理論教科書,1962年出版至今,曾多次補充修訂,各種不同版本再版發(fā)行近百萬冊。系統(tǒng)而成熟,具有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的中國“樂理學科”教科書。是五線譜發(fā)展史上重要里程碑。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音樂文化和音樂教育出現新局面,專業(yè)音樂的理論教學,使用蘇聯兩部樂理譯著應急,斯波索賓的《音樂基本理論》(1955年),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法論文集》(1957年),是音樂專業(yè)學習樂理的主導教材,在當時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特別是斯波索賓《音樂基礎理論》對李重光創(chuàng)編樂理體系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但仍然有歐洲文化背景的影子,屬于西方樂理,尚有缺憾。[13]在中國的樂理必須納入本土民族的音樂元素,1958年,李重光受命編寫樂理教材,以繆天瑞譯著英國柏頓紹《樂理初步》、蘇聯兩本譯著為基礎創(chuàng)造發(fā)展,于1962年《音樂理論基礎》正式出版發(fā)行。內容完整透徹,知識系統(tǒng),概念清晰,科學規(guī)范,達到高度統(tǒng)一。先后被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大學本科、研究生、進修和留學生的樂理教學教材使用,多種不同版本。也有非專業(yè)、業(yè)余愛好音樂學習五線譜及理論的必讀必修教材,為上百萬人打開了音樂之門。

      《音樂理論基礎》是西方樂理中國本土化、民族元素融入五線譜的巨大成就,歐洲調式之后的五聲調式體系、六聲調式及七聲調式理論,列舉中國的民歌和民間歌曲為譜例,工尺譜的講述介紹,強化本土效果,方便中國人學習接受。此遠見卓識海納百川,把傳統(tǒng)音樂的精萃納入專業(yè)的教科書,其見解和做法頗堪稱道。在音律中保留西方的“十二平均律”,還參編了“純律”和“五度相生律”三種律制的應用,調式音級標記創(chuàng)新,音程列表,調式變音區(qū)別,七和弦的講解中調式和弦區(qū)別。[14]近現代的樂理,五線知識體系,已在中西文化交流過程中發(fā)展為成熟的體系學科。與世界五線文化所吻合。同時也出版發(fā)行于港澳臺、國外東南亞地區(qū)和美國,確立了我國樂理領域的歷史地位,也將五線譜完整的體系化推至頂峰。

      第五階段 五線譜電腦應用技術滲入中國

      在科技信息網絡化新時代,五線譜電腦應用技術滲入中國,五線譜制作系統(tǒng)升級“革命”,實現從無聲到有聲的跨越。近十年來,五線譜制作發(fā)展迅速,我國從80年代的人工手抄、手工蓋章式的制譜、影印制版到應用計算機制譜,發(fā)生了質的變化。

      1.五線譜制譜軟件滲入中國。中國電腦技術起步晚于西方,西方的五線譜制譜軟件應用而生,20世紀研發(fā),21世紀成型技術成熟,世界四大CD出版公司的出版物都配有打印五線譜,并推進五線譜制譜軟件版本+有聲結合,出現了“MIDI”音樂。正像國人沉醉在四大發(fā)明時,西方卻在造紙、印刷出現空前的革命,打印機和電腦問世;咱們在欣賞祖先火藥的光焰美幻時,西方卻用火藥造出“利槍火炮”替代原始的護身刀劍,隆隆炮聲驚醒了清廷和國人。

      總覽歷史,先進、科學、規(guī)范的五線譜制版系統(tǒng)軟件誕生,通過網絡電腦信息平臺及專業(yè)學術交流滲入中國,在傳播應用發(fā)展中不斷完善。

      2.五線譜制版系統(tǒng)軟件的研發(fā),再次將五線譜記譜法“升級”“革命”,創(chuàng)造性跨越發(fā)展。五線譜的制版系統(tǒng)軟件主要功能:(1)計算機軟件、音樂軟件,樂譜制作設備的安裝與MIDI文件處理;(2)譜面設計、樂譜輸入與編輯;(3)作品排版、修飾與保存;(4)樂譜的一般打印和鏡像打印。[15]五線譜制版系統(tǒng)軟件研發(fā)種類較多,finale制譜軟件、西貝柳斯(SibeliuS 7)制譜軟件、overture、 GvoxEncore 等軟件;均來自西方。如同電腦漢字輸入法一樣,搜狗拼音輸入法、智能ABC、全拼、光速輸入法,普及流行,替代了初期的五筆輸入法。列舉五線譜制譜軟件盛行的兩種:一是finale2011制譜軟件,是美國Makemusic公司研發(fā),06版開始滲入中國得以傳播,音樂制譜市場需求,升級更新換代快,且不斷“簡體”“中文版本化”,升級至2014版,在中國諸多專業(yè)院校,專業(yè)制版,作曲家都應用此軟件。特別適合于教學。二是西貝柳斯(SibeliuS 7)制譜軟件,以芬蘭民族樂派西貝柳斯音樂家而命名,由英國 Avia 科技公司所研發(fā)的繪譜軟件,功能較強,清晰度和音色效果很好的軟件。

      五線譜制譜軟件的共同特點:能完成所有的樂譜的輸入;美工定稿(版面排列美化);文字編排(中文加入)和音響輸出,即將無聲的五線譜變成有聲資料。先進科學性,完全滿足作曲家、編曲者以及出版商的要求,初學者和學生簡單易學,普及層面利用電腦能高效的工作,配合使用獨有的專業(yè)音色庫,超清晰明了的樂譜,快捷、智能化的作曲工具;[16]創(chuàng)作的“樂譜”,結合音色導入試聽其效果。此乃五線譜一次質的飛越,顛覆性的升級“革命”。

      3.目前,隨著我國音樂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計算機音樂五線譜軟件應用的日益普及,利用電腦軟件制譜已在音樂創(chuàng)作、演出團體等領域被普遍采用。各大交響樂團和中西樂隊對分譜制作的需求、音樂論文的譜例插入、各類音樂書刊、教材的樂譜編輯、各種中西的樂譜出版等工作,都離不開計算機五線譜制譜。因此,為適應現代音樂事業(yè)的發(fā)展需要,加快培養(yǎng)既有音樂專業(yè)知識、又有動手制譜能力的計算機五線譜制作人才,將對音樂教學、創(chuàng)作、研究、制作、傳遞等領域起到積極作用。

      隨著五線譜的軟件開發(fā),音色庫應用,音樂制作替代了樂隊,MIDI工作室都以“線譜制作軟件”有所發(fā)展。但美中不足的是“制譜軟件”開發(fā)應用普及,受到一定的阻礙。表現在:(1)眾多的專業(yè)音樂工作者懂得應用的人很少,受自身條件知識能力制約,計算機五線譜制譜技術缺失,電腦也未裝配“制譜軟件”;(2)有成就的作曲家年齡較大,計算機操作不熟練而未使用“制譜軟件”;(3)業(yè)余普及層面的人士,缺乏音樂專業(yè)知識技能或計算機五線譜技術欠缺,故使用者更少;(4)軟件的工程文件,須轉換圖片格式,方可機打印刷,文件的軟件系統(tǒng),研發(fā)團隊各自為陣,系統(tǒng)不能相互支持對接,五線譜制譜軟件還不能整體(電腦、信息、軟件之間)綜合性支持的體系化兼容系統(tǒng)。上述四點致使五線譜制譜不能普及推廣。

      五線譜從中世紀產生,歐洲逐步完善;17世紀葡萄牙人徐日升傳入中國,眾多傳教士對五線譜的推行傳播;20世紀初肖友梅先生同國人音樂專業(yè)巨匠,將五線譜樂理專業(yè)化推崇和規(guī)范性傳播;建國初期李重光50余載將五線譜系統(tǒng)完善,與中國民族文化元素結合,成為音樂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進入21世紀五線譜也悄然的與計算機結合研發(fā)軟件,由無聲變有聲,“五線譜”也進入“高速干道”發(fā)展態(tài)勢席卷中國。

      參考文獻

      [1][4][5]錢仁康.《歐洲音樂簡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6-19.

      [2][3]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 20.

      [6]余三樂.記葡萄牙耶穌會士旭日升[J].北京社會科學, 2009,(4).

      [7][8]齊易.五線譜簡譜的產生 發(fā)展及向中國的傳入[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2003,(2).

      [9]吳艷玲.清初宮廷葡萄牙傳教士徐日升[J].湖北社會科學 ,2008,(5).

      [10][13][14]王照乾.為而不恃 功成弗居[J].人民音樂,2009,(8).

      [11][12]廖輔叔.《蕭友梅傳》[M].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2009.

      [15]美國Makemusic.Finale2011簡介[EB].專業(yè)制譜軟件,2012,11.

      [16]英國Avia.Sibeilius7簡介[EB]. 英國Avia制譜軟件,2012.

      作者簡介:

      李斌杰(1956-)男,陜西陳倉區(qū)人,寶雞職業(yè)技術學院藝體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音樂理論。

      李欣(1983-)男,陜西渭濱區(qū)人,寶雞音美藝術職業(yè)高中, 研究方向,音樂制作。

      猜你喜歡
      產生五線譜發(fā)展
      嘻哈音樂課
      藝術啟蒙(2023年3期)2023-09-03 02:16:24
      邁上十四五發(fā)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天然的五線譜
      快樂語文(2019年26期)2019-11-28 02:36:26
      砥礪奮進 共享發(fā)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fā)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論分鏡頭腳本在動畫短片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
      青年時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6:29:08
      當代城市綜合管理形成的背景分析
      淺析對歐洲中世紀大學學位制度的認識
      資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2:11:27
      淺析盈余管理產生的原因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0:04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fā)展
      汽車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
      固阳县| 武汉市| 太和县| 东源县| 南宫市| 星子县| 北流市| 濮阳市| 北票市| 来凤县| 南康市| 九龙坡区| 潢川县| 土默特右旗| 兴山县| 湟源县| 明水县| 东山县| 自治县| 大荔县| 枣阳市| 凤台县| 齐齐哈尔市| 苍南县| 买车| 赤城县| 辽阳县| 新巴尔虎左旗| 吴川市| 溧阳市| 固镇县| 文安县| 城固县| 宣威市| 开封市| 晋江市| 灵川县| 昌图县| 茶陵县| 永和县| 永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