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新課程標準的學習,使我越來越感受到這次課改絕對不僅僅是改變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學生學習方式的徹底改革,更是我們教師教學方法上的重大改革。
關鍵詞:新課程;啟發(fā);改革
新課程所反映的課程共建文化要求重新對教師進行角色定位,重新詮釋教師的職業(yè)素質,教師從一個傳統(tǒng)意義的“塑造型教育①”的靈魂工程師變?yōu)橐幻麑嵤胺招徒逃钡慕M織者。
教師首先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服務型教育”的工作者,這種教育的內(nèi)涵可以概括為十個字:平等、理解、寬容、愛心、共勉。老師實施教育的根本目標是激勵和幫助學生成人、成才、成功。記得一位初中數(shù)學老師,班里100%的人都怕她,盡管她從不打人,但是她說的每一句話就像“圣旨”一樣管用,現(xiàn)在想來,應該是她好的授課方式吸引了我們,我們由衷的敬佩她而并非怕她,這也充分證明了一名教師人格魅力的重要性。
現(xiàn)代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我上本科時的一位李老師說在新大附中有一位英語老師,教出的學生的平均成績都在90分以上,學生都喜歡她的英語課,這對我們很多英語老師來說是一個神話。我曾經(jīng)很努力的工作,每天早去晚回的拼搏在教育崗位上,學生也就能拿到70多的平均分。我很好奇這位老師是怎樣工作的,但李老師說那位老師很少聽寫,但一聽寫學生都可以拿滿分,她也不上多余的課,但是她的每堂課都有一個出彩的地方,比如她教單詞,shampoo這個單詞,對學生來說不是一下就能記住,她交給學生的方法是用語言詮釋出來:她愛我吹泡泡。非常的形象,我在班里實驗了一下,果真效果很好。
新課程改革要求一學生為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我對所教的兩個班進行了一堂語法課的教學比較。一(9)班運用的教師灌輸法,學生的積極性不高。而一(10)班則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的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各項活動中,學生的大腦始終處于一種激活狀態(tài),整個學習過程都是積極主動的。學生獲得的不僅僅是現(xiàn)成的知識,還有語言運用的能力,并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就感,實現(xiàn)自我價值。
總之,讓我們共同努力,爭取使我們的高中英語教學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高度。
作者簡介:孫景蓮,女,1983年1月,本科,就職于新疆博州精河縣高級中學,研究方向:高中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