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莎莉 顏楠
摘 要:本文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武漢體育學院13級本科生的自主學習情況,從學習目的與要求、學習目標與計劃、學習策略、策略監(jiān)控和學習評價五方面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較低,學習效率不高。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體育院校本科生 自主學習能力 學習動機 學習策略
1.引言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流行,自主學習成為英語教學界的熱門話題。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不依賴他人自我管理學習,體現(xiàn)在學習目標的確定、學習內容和進度的決定、學習策略的選擇、學習過程的監(jiān)控和學習效果的評估上(Holec 1981)。建構主義強調個體如何利用已有的思維構建新知,于是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我決定論強調自主學習在外語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教學目標之一。
國內外學者對自主學習的研究,已由理論發(fā)展到實證,但針對體育院校本科生的研究很缺乏。體育院校以培養(yǎng)體育競技技能學生為主,為國家儲備高水平運動人才為目標, 其本科生的英語學習狀況存在特殊性。由于學生入學英語水平低,學習文化課的同時還要兼顧訓練和比賽,英語學習時間較少;調查分析其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現(xiàn)狀,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英語學習尤為重要。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研究在武漢體育學院武術學院、藝術學院和運動訓練學院13級832名本科新生中抽取200個樣本為研究對象,男女生比例為1:1。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定量研究,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數(shù)據(jù)收集。該調查問卷的設計基于自主學習的定義、影響自主學習的因素、認知和元認知策略,參考了文秋芳(2001)和徐錦芬、彭仁忠、吳衛(wèi)平(2004)的調查問卷,并結合我校學生的特殊性來設計;調查問卷分五個方面,共18道題。
問卷發(fā)放200份,回收187份,有效問卷173份,有效率為86.5%。問卷回收后用SPSS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
3.研究結果和分析
本章按照學習目的與要求、學習目標與計劃、學習策略、策略監(jiān)控和學習評價五方面列了五個表,每個表分別列出問題,平均值和標準差。由于問卷按照Likert五分量表分級,平均值越高結果越接近題目所闡述的觀點;標準差表示數(shù)據(jù)的離散度,標準差越小,數(shù)據(jù)分布越集中,反之亦然。
3.1 學習目的與要求
學生基本能了解教師的教學目的要求,領會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意圖;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跟上教師的課堂教學進度;但把教師教學目的轉化成自己學習目的的能力較欠缺。
3.2 學習目標與計劃
表二 學習目標與計劃
學生基本能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學習計劃并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材料;在確立學習目標和安排英語學習時間方面,個體差異較大,但總的來說還是需要引導;在完成正常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學生自我學習計劃的安排欠缺。
3.3 學習策略
表三 學習策略
學生的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學習策略使用能力都很低。聽力只能聽懂材料的小部分內容,沒有主動收聽英語廣播的習慣;課外主動鍛煉口語意識不強;課內外閱讀強度不大、范圍不廣;英文寫作時擺脫不了中文寫作思維模式。
3.4 策略監(jiān)控
表四:學習策略監(jiān)控
大部分學生很少有意識地監(jiān)控學習策略,無從發(fā)覺存在的問題并更換之;在完成語言學習任務時,更新自我知識體系的能力欠缺;由于體育生性格特征,他們在學習中能積極主動克服不利于學習的情感因素并與他人合作;但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過程中所犯錯誤的能力不強。
3.5 學習評價
表五:學習評價
大多數(shù)學生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學習策略,無法找出其中的問題并解決;學生在評價自身英語學習進步情況方面的能力低下,在英語學習中也不會經常檢測和評估已學知識。
4.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4.1 學習動機的增強
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自主性的一個衡量標準,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內在驅動力,增強其學習動機。
首先,教師應在課堂上應多表揚學生,讓學生堅信體育生也能學好英語,提高自我效能感。第二,教師應讓學生了解到英語與體育專長結合的意義,激發(fā)他們英語學習的愿望,增強內在驅動力。第三,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對學生成績的反饋,讓學生知道英語學習與體育訓練一樣努力便可取得成績。第四,教師應幫助學生確立自我學習目標、制定計劃,并選擇適當?shù)膶W習內容和材料;學習計劃的制定要具體、有實際操作性,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完善。第五,教師應幫助學生增強學習意義感,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與未來工作息息相關。最后,課內外教師應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降低學生的外語學習焦慮。
4.2 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
外語學習策略分認知和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是對語言輸入的控制。元認知策略是計劃、監(jiān)控及評估學習活動的技能。只有把兩者結合起來并運用到學習中,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但從問卷調查結果中發(fā)現(xiàn),體育院校的本科生對于學習策略的了解不充分,幾乎不能正確使用學習策略。因此,教師應注重指導學生的學習策略,讓學生在掌握各種學習策略的基礎上能靈活運用。
對學生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在詞匯、語法、聽說讀寫教學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各種學習技巧,如閱讀策略、聽力技巧、寫作技巧和應試技巧等,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法、提高認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元認知策略,教師應積極幫學生糾正對學習方法的錯誤理解,幫學生找出英語輸入、輸出的關系;讓學生明白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運用,學會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并制定學習計劃、監(jiān)督自己的學習過程并做好評價和反思。
5.結束語
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分析,探討了體育院校本科生英語學習自主能力的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個非常迫切解決的問題。教師應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認知和元認知策略,更好地發(fā)揮引導者、組織者、解疑者的作用,使學生成為真正的自主學習者。
參考文獻:
[1]HolecH.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Pergamon, 198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7.
[3]紀康麗.外語學習中元認知策略的培訓 [J].外語界, 2002, 第 3 期.
[4]文秋芳.文秋芳.英語教育自選集[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1
[5]徐錦芬,彭仁忠,吳衛(wèi)平.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自主性英語學習能力調查與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