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文
[摘 要]作文是教師教學的難點,也是很多學生學習的難點,作文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教師要首先了解學生寫作難的原因,分析對策,對癥下藥,從多方面著手解決難題,努力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關鍵詞]作文;難點;提高提起作文,許多師生都會搖頭嘆息:寫作者,苦思冥想,搜腸刮肚,敷衍成文;批閱者,呼吸不暢,幾近窒息,無從下筆。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寫作文更是如此。作文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要想寫出好文章,絕非易事。為了解決學生寫作難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語文教師應從多方面著手進行引導。
一、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nèi)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
記得自己讀書時,有的語文老師閱卷,先改出前面的基礎知識部分,然后根據(jù)分數(shù)按一定的比例打出作文分。當時覺得這種做法未免草率,現(xiàn)在想想也有一定的道理:一個作文水平很差的學生,他不可能有扎實的基礎,同樣的道理,一個基礎成績非常優(yōu)秀的學生,他的作文也不會差到哪去,除非作文跑題。所以要想寫好作文,還得以“本”為本,夯實語文基礎。為了固本,除了加強字詞句的學習,就是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nèi)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學習說明文《看云識天氣》期間,教師讓學生根據(jù)文中的知識去觀察天空,預測近期的天氣;又根據(jù)文中多處運用諺語使文章語言生動活潑的特點,讓學生回家向家長及鄰舍收集有關天氣與自然界中動物的關系的諺語。作業(yè)收上來后,居然發(fā)現(xiàn)了許多自己從未聽過的帶有方言特色的諺語,不僅頗有趣味,還朗朗上口。更有意思的是有個同學說他媽媽一變天就腰酸……這句話把班上的活躍氣氛推到了高潮。
二、讓學生接觸大量優(yōu)秀文學作品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應讓學生接觸大量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擴展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心。學校應開放圖書館和閱覽室,為學生廣泛閱讀提供場所和書籍。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在教學時經(jīng)常有意無意地提及一些與教學相關的名著,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近名著、愛上名著。
比如講到魯迅先生的《故鄉(xiāng)》時,文中有一句話“遠近橫臥著幾個蕭索的荒村……”。解釋“橫臥”時,為了強化“橫——無生氣”的意象,教師可以提起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安娜以死來懲罰渥倫斯基的時候,原來那么有活力、那么熱愛生活的安娜此時橫陳在那兒……講到文中的楊二嫂出場時,提到《紅樓夢》中王熙鳳的“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張揚高調(diào)的出場方式。談到寫日記時,提到《卓婭和舒拉》中舒拉小時寫的日記:今天吃過了,喝過了,和小別佳打了一架……今天吃過了喝過了,沒同誰打架……久而久之,學生看到老師提過的名著時,會情不自禁地去閱讀,而且老師的這種做法,能使學生從那些充滿著急功近利的暢銷書的書海中找到更有價值的目標。
三、充分利用評語及講評,提高學生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作文就事半功倍了。教師首先要在作文評語上下功夫。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現(xiàn)和被肯定的需要。所以作文本一發(fā)下來,同學們最感興趣的還是老師的批語。每批改一次作文就是師生進行一次思想感情的交流,學生作文是心靈的流露、情感的抒發(fā),教師批改則是思想的啟迪、感情的疏導。教師批閱作文時凡是發(fā)現(xiàn)了好的詞句都要進行圈點,寫上評語,并在作文講評時進行表揚。
記者所教班有個相貌平平的女生,她的名字有個“花”字,大家經(jīng)常拿她的名字開玩笑。后來在作文《這就是我》中,她這樣寫道:因為媽媽生我時,家中院子里的李樹正好開滿了潔白的小花,于是我便有了這個帶著花香的名字……這段文雅溫馨的表述一下抓住了我的心。于是我把這篇文章在班上讀了一遍,大大表揚了一番,從那以后,大家稱呼她時再也沒有誰會用那種揶揄的口吻了,這個同學寫作文也更加用功了。
通過以上做法,同學們再也不像剛?cè)氤踔袝r那樣怕寫作文了,每次布置作文,大家不但認真完成,而且批改之后爭相傳閱,取長補短,筆者也從當初批閱作文時的窒息狀態(tài)中解脫出來。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教師用心去耕耘去澆灌,這些充滿活力的學生在作文園地里一定能開出美麗的花,結(jié)出豐碩的果!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