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眾
【摘要】 初中體育對于發(fā)展學生的生理、心理素質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加入游戲的成分可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興趣,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本文就體育游戲對教學的影響作用、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 初中體育 體育游戲 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4)06-039-01
由于初中生特殊的年齡階段,他們大都活潑好動、熱愛游戲,對體育教學活動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依據(jù)對初中生的性格特點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的科學分析,將體育游戲活動合理、適度的引入到日常的體育教學當中,不僅可以使教學活動豐富多彩,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體育游戲在體育課程中的運用進行深入的探討、研究,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一、體育游戲對初中生體育課堂教學的影響淺析
第一,趣味性與技巧性兼?zhèn)涞捏w育游戲極大地激發(fā)了初中生對于體育課的濃厚興趣。體育游戲具備較強的娛樂性,可有效吸引廣大學生參與其中,參與感極強。可在游戲中練習常規(guī)教學活動中所規(guī)定的內(nèi)容,與單調(diào)、乏味、枯燥的傳統(tǒng)練習方式相比,效果明顯。例如,將傳統(tǒng)的課前跑操、做操等活動改為趣味游戲,可更好的達到令學生們舒展筋骨的效果。
第二,體育游戲可促使初中生心理健康、積極的發(fā)展。由于體育活動的特殊性,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系列有一定難度的動作。對于具有肥胖、身體殘疾、矮小、體弱等機體問題的學生而言,在參與這類活動時,或多或少會出現(xiàn)一些心理上的問題,如焦慮心理、恐懼心理、孤獨心理等,極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對于上述心理問題,利用體育游戲具有的娛樂性、易操作性、均衡性等特點,可以迅速提高學生的參與感以及自信心。
第三,參與體育游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和創(chuàng)新性。體育游戲內(nèi)容多樣、形式廣泛,可不拘泥于既定的游戲規(guī)則及操作方法。為提高學生的自我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可協(xié)助學生自行創(chuàng)造適合他們自己的游戲,制定相應的規(guī)則及方法,在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老師僅需注意游戲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公平性即可。
二、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具體運用
第一,體育游戲在體育課前準備活動中的運用。體育課前準備活動是我國中小學生體育教學規(guī)章中的規(guī)定,同時體育課的授課效果也與準備活動有著極大的關系,故良好的課前準備活動是極為重要的。準備活動的作用主要分為兩點,第一點,準備活動是體育課的開端,有效地進行準備活動可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從而有助于接下來的正式教學。第二點,準備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舒展筋骨,通過一些低強度動作進行熱身,防止教學過程中一些激烈的動作有可能對學生身體帶來的傷害,保證課堂的安全性。傳統(tǒng)的準備活動一般包括熱身操、慢跑、定位操等方式,但為了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應從準備活動開始改變。
例如,徒手操相對于傳統(tǒng)的體操而言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同時也可以使手腕、大臂、小臂以及關節(jié)、韌帶、肌肉等身體部位得到一定的活動,兼具趣味性與有效性。在提高課堂有趣性的前提下,也不能完全摒棄傳統(tǒng)體操,傳統(tǒng)體操具有極強的運動科學性,能將身體各個部位完全鍛煉,不足之處為單調(diào)、枯燥。教師可根據(jù)課堂具體情況選擇性的將個別動作進行改變,力求達到新穎,可以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教師也可帶領學生一起跳操,在歡樂的課堂氣氛中完成熱身,增進師生友誼,為后續(xù)的教學工作打下基礎。
第二,體育游戲在基礎體育技術、技巧中的運用。在我國現(xiàn)行的初中體育教學大綱中,重點以及難點均為基礎體育技術、技巧。教學內(nèi)容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重復性、單調(diào)性,對于活潑好動的初中生來說,這些特性表現(xiàn)的更為明顯。故,在教學活動中適當?shù)囊M體育游戲極為有效的改善了課堂氣氛,增強了學生對于體育課的興趣、主動性,最終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在教學過程中輔助以體育游戲具有現(xiàn)實性和必要性。
籃球是初中生體育課堂必修的一門基礎球類運動,將基本的籃球運動動作加以改變、轉化即可達到娛樂、趣味游戲的要求。通過移動籃筐、單人控兩球、投籃比賽等小游戲讓學生迅速掌握、理解、領會、練習基礎的投籃和控球動作與技巧,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靈活教學方法,使學生身心投入,達到更好的鍛煉效果。在籃球運球的練習中也可進一步挖掘運動的趣味性,學生同老師一起制定出科學的評判、打分規(guī)則,使得游戲具有科學性、公正性、嚴謹性。
第三,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目的中的運用。在初中體育教學的課堂中,不同教學內(nèi)容對于學生機體的鍛煉部位不同,具有不同的教學目的,如訓練學生的靈敏性或是力量的訓練。在對學生整體身體素質進行強化的訓練中,由于這類訓練具有強度較大的特點,學生在完成訓練后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持續(xù)性的肌肉酸痛,且同時具有動作單一、重復性等弊端,導致學生對此類訓練存在抵抗情緒,不利于教學活動的正常展開。因此,將素質訓練的內(nèi)容適時的融入到體育游戲當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從而達到練習的目的。
總之,體育游戲對提高初中生體育課程教學效果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教師在實施的過程中應起到一個主導者的作用,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參與感與積極性。良好的將游戲與課程內(nèi)容相結合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體育游戲的具體實施中沒有固定的模式,教師應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以適應課堂的需求。
[ 參 考 文 獻 ]
[1]李華.初中體育游戲教學探討[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10(5):33-34.
[2]李洪濤.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及影響[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3(12):45-46.
[3]任波.談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下旬,2013,12(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