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喜
遺憾,或者不無遺憾(創(chuàng)作談)
□楊鳳喜
楊鳳喜,一九七二年出生,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魯迅文學院二十期高研班學員,供職于山西省晉中市文聯(lián)。著有長篇小說《銀谷戀》,短篇小說集《憤怒的新娘》,中短篇小說散見于國內(nèi)20余家文學雜志并被《新華文摘》《中篇小說選刊》《小說選刊》轉載。
從去年開始,我妄圖對自己的寫作進行一次梳理和定位。我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個叫楊灣的村莊,一個叫喜鎮(zhèn)的小鎮(zhèn),一個叫鳳城的小城。我希望建立起自己的文學地理,讓筆下的人物找到恰當?shù)臍w宿。
張蓮花是楊灣的女人。這個女人是庸常的,甚至是偉大的。因為生活庸常,當無力改變自己的命運時,她把人生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兒子身上。她生的是雙胞胎,她的夢想也就放大了一倍。她像天下的父母一樣深愛著她的兒子。她執(zhí)著,任性,主觀,癡迷,有心計,有耐力,培養(yǎng)和成就兒子是她畢業(yè)的事業(yè)。她就這樣背負著傷痕累累的身心跌跌撞撞往前走,義無反顧,不折不扣,她成功了嗎?她的男人馬耕田臨終前的那些感嘆或許提供了一種注解。她的男人臨終前講的是普通話。
或許,張蓮花這樣的女人我們已經(jīng)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蛟S我們從她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當她抱著兩個孩子從楊灣的馬路上走來時,我看到了春花秋月,晝短夜長??吹搅藭r光流轉中那些明亮的作物和依舊在閃閃發(fā)光的農(nóng)具。日子緩緩地向前走,我多么希望她生機勃勃,亭亭玉立,多么希望她的激情和夢想不會被時光淹沒,多么希望她平淡而又奇崛的一生充滿詩情和詩意呀!
遺憾的是,這篇小說一寫完我就發(fā)現(xiàn),它寫得有點早,有點急,有點功利和世俗了。我還沒有把張蓮花這個女人想清楚,把她的內(nèi)心吃透。在她的一系列小動作后面,肯定潛伏著更為宏闊博大的東西。我感覺沒有把它們寫出來。寫作是什么?難道不是穿越生活的表象,發(fā)現(xiàn)表象背后更為幽深廣漠的意味嗎?而一篇小說一旦寫完,這種遺憾往往難以彌補,沒辦法彌補。
和《星火·中短篇小說》這本雜志打交道快十年了。二○○六年,我的第一部中篇小說就發(fā)表在這本雜志上。責編處理稿件一直很及時,雖然沒有太多的交流,卻給我留下了許多溫暖的記憶。對一個寫作者,與編輯的互動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動力。但愿以后的寫作中能少一些遺憾?;蛘?,不無遺憾地說,我已經(jīng)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