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萍,唐 榮,趙靈通 (.四川省南充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四川 南充 637000;.四川省南充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四川 南充 637000)
血液標本儲存時間對C3、C4補體及血糖檢測結(jié)果的影響
唐 萍1,唐 榮2,趙靈通1(1.四川省南充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四川 南充 637000;2.四川省南充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四川 南充 637000)
目的:探討血液樣本離體后儲存的時間對C3、C4補體及血糖檢測結(jié)果的影響。方法:對50例健康體檢者進行空腹采血,將血液樣本分別在室溫下(18~22℃)和4℃冰箱進行不同時間的靜置,從1 h~7 d不等,室溫下血液標本每隔1小時進行血糖水平進行測定,連續(xù)5 h;4℃冰箱放置的血液標本每隔1天進行C3、C4補體檢測,連續(xù)6 d。結(jié)果:①室溫下放置的血液樣本,1~2 h之內(nèi)檢測的血糖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放置3 h及以上檢測血糖水平明顯降低(P<0.05)。②4℃冰箱放置的血液標本,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C3、C4補體明顯升高(P<0.05)。結(jié)論:血液樣本在離體之后,血糖的檢測應盡量在室溫下2 h之內(nèi)進行;即便是在4℃冰箱放置,C3、C4補體水平也會隨著放置天數(shù)而增加,因此應盡量檢測新鮮標本。
血液標本;儲存時間;血糖;C3;C4
血糖檢測在臨床上對于糖尿病的診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補體是機體的重要防御因子,以C3、C4最有代表性,補體水平檢測對于一些炎性反應、腫瘤、組織損傷性疾病有重要參考價值。由于離體血液標本的諸多不穩(wěn)定性,血糖和C3、C4補體水平檢測結(jié)果的準確性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1],筆者就此問題進行了進一步探討?,F(xiàn)報告如下。
1.1 標本來源:血液標本來源于到我院進行健康體檢者,共50例。
1.2 儀器與試劑:測定血糖的儀器為Beckman Coulter AU6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來源于北京萬泰德瑞診斷技術(shù)有限公司(已糖激酶法);測定 C3、C4的儀器為 Beckman Coulter IMMAGE全自動免疫比濁分析儀,試劑為配套試劑盒(免疫比濁法)。
1.3 方法:依照儀器和試劑盒說明書上的參數(shù)要求,按照常規(guī)檢測程序進行儀器自動檢測。將離體血液樣本立即分離血清,分別進行即時的血糖濃度和C3、C4測定,然后把所有血清樣本等分為兩份,一份在室溫(18~22℃)下分別放置1~5 h,每隔1小時取部分的血樣進行血糖檢測,記錄血糖濃度;另一份在4℃冰箱放置1~6 d,每隔1天取部分血樣進行C3、C4檢測并記錄數(shù)值。按照以下公式計算增長百分率:(當前測得值-新鮮標本測定值)/新鮮標本測定值×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取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室溫下1~5 h血糖值變化情況:1~2 h之內(nèi)檢測的血糖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放置3 h及以上檢測血糖水平明顯降低(P<0.05),詳見表1。
2.2 4℃冰箱放置1~6 d C3、C4變化情況: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C3、C4補體明顯升高(P<0.05),詳見表2。
表1 室溫下1~5 h血糖值變化情況(±s)
表1 室溫下1~5 h血糖值變化情況(±s)
注:與離體后即時檢測血糖值相比,①P>0.05;② P<0.05
放置時間 血糖水平(mmol/L)5.58±1.22 1 h 5.54±1.36①2 h 5.42±1.24①3 h 4.75±1.31②4 h 4.22±1.28②5 h 3.52±1.34離體后即時②
表2 4℃冰箱放置1~6 d C3、C4水平變化(± s,mg/L)
表2 4℃冰箱放置1~6 d C3、C4水平變化(± s,mg/L)
項目放置時間1 d 2 d 3 d 4 d 5 d 6 d C3 810.6±12.4 824.7±13.3 918.2±15.7 1 121.6±23.8 1 323.4±34.3 1 345.7±34.9 C4 212.7±11.3 216.9±12.5 287.1±22.8 323.4±23.2 335.2±23.9 379.0±24.7
血糖值測定是糖尿病等內(nèi)分泌疾病的重要診斷指標,除了儀器、試劑、標準品和質(zhì)控品等因素之外,血液標本因素是決定測定結(jié)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有關(guān)文獻報道,血液標本放置的時間對血糖測定值有極大的影響,未及時處理的室溫條件下血液標本,每小時血糖值可降低7%[2]。本組資料結(jié)果也表明,同一血液標本在采血后的不同時間進行測定,結(jié)果可出現(xiàn)有很大的差異,提示對于血糖測定的血液標本,采血后必須及時送檢且保證在采血后2 h內(nèi)完成血糖濃度的檢測。本研究中血糖濃度隨血液樣本放置時間的增加而出現(xiàn)下降的原因是:當血液離開機體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會繼續(xù)被紅細胞酵解,而使血糖濃度明顯降低。因此血液標本離體后要盡快分離血清或血漿,以免血清中的葡萄糖被紅細胞酵解而導致檢測結(jié)果偏低[3]。
補體是機體的重要防御因子,隨著血液標本存放時間的延長,血清中某些酶可自行裂解,從而導致 C3、C4顯著升高[4]。本研究表明,血液標本離體后即使在4℃冰箱中儲存,C3和C4的檢測值仍會持續(xù)性地升高,說明在臨床檢驗工作中,對于測定C3、C4補體的標本一定要做到新鮮標本及時檢測,才能保障檢驗結(jié)果的可靠性。
[1]李影林.中華醫(yī)學檢驗全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2071-2074.
[2]朱忠勇.實用醫(yī)學檢驗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8:423.
[3]王小敏,張嬌珍.血液標本放置時間對血糖濃度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05,16(4):136.
[4]崔志剛,孫鮮麗.標本儲存時間對C3、C4檢測結(jié)果的影響[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5,12(2):533.
2014-03-14 編校:徐強]